行至十字路口的车险新蓝海

导语:行至十字路口的车险“新蓝海”。

数科社出品

作者丨林木

上个月,威来布局已久的保险经纪公司终于浮出水面,离比亚迪财险大规模增资行动相隔几天。

根据工商变更信息,9月20日,汇鼎保险经纪企业名称正式变更“威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早在去年年底,蔚来就已全资入股该公司。

近两年来,进入保险轨道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并不少。

自2022年以来,比亚迪、威来、理想等领先玩家以注资收购的方式收购了保险经纪许可证。其中,比亚迪投入了36亿元“接盘”易安财产保险高调入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汽车公司跨境进入保险业的目的被视为竞争“新蓝海”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

然而,这一块是由新能源汽车企业自己做大的“蛋糕”,然而,它并不像预期的那么容易吞咽。不管怎样,它陷入了一场又一场“车主喊贵,保险公司叫亏”双向迷局。

获得入场券的汽车企业可以解决新能源汽车保险的问题“魔咒”吗?

01丨重塑中的“新蓝海”

9月,各财险公司先后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新能源汽车保险再次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数据显示,上半年人保财产保险新能源汽车数量达到282.4万辆,同比增长54.4%,保费收入126.3亿元,同比增长54.7%,占汽车保险总保费的9.4%。;上半年,太保产险实现车险保费收入507.65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新能源汽车保险同比增长65.1%。

不难看出,两家龙头保险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不断上升,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的快速增长。以PICC财产保险和太平洋保险财产保险为例,2022年新能源汽车保险收入增长率分别为72.7%和90%。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保险的快速升温打破了以往汽车保险市场的低迷,未来前景广阔。然而,面对超出预期的情况“新蓝海”,然而,财险巨头越来越谨慎,态度完全相反。

在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民保险副总裁、人民保险财产保险总裁于泽表示,人民保险财产保险对经营性质的新能源汽车采取了谨慎的承保策略。他将原因归因于新能源汽车的风险率上升和不可抗拒的综合成本率。

“发展可观,成本有一定压力。” 太平洋财产保险总经理曾毅坦言,新能源汽车的危险率接近燃油汽车的一倍。今年上半年,太平洋财产保险汽车保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至98%。

综合成本率由成本率和赔偿率组成,是衡量财产保险行业盈利能力的主要标准。综合成本率能否控制在100%以内,也决定了保险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稳定。

目前,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普遍亏损,高赔付率和高风险率横跨这一领域“新蓝海”健康发展前的头号难题。

据相关统计,在汽车损坏保险方面,新能源汽车的赔偿率总体上高于传统燃油汽车。在家用汽车中,前者的赔偿率比后者高出约30个百分点。根据申万宏源的研究报告数据,新能源汽车保险的平均赔偿率接近85%,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承保损失压力。

业内人士认为,高赔偿率主要受新能源汽车的影响“三电系统”(电机、动力电池、电控系统)。与传统燃油汽车不同,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成本近一半来自“三电系统”,零部件成本较高,人工维护成本增加等因素也导致维护成本较高。

2021年底,“三电系统”正式纳入保障范围,形成新能源汽车独立定价体系,也意味着过去新车保险的估算逻辑曲线发生了变化。

高赔偿成本的背后是保费的上涨。根据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披露,自202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平均保费已超过4000元,2023年第二季度已上升至4472元/辆。新能源汽车专属条款实施后,特斯拉因保费一夜之间上涨了近80%。

根据中国银保信的数据,新能源汽车的保费比传统燃油汽车高21%,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保险赔付率高,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损坏率是燃油汽车的三倍。

此外,新能源汽车加速快、智能系统不稳定、用户驾驶不完全磨合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事故频发,大大提高了风险发生率。

伴随着担保与承保的平衡被打破,新能源汽车保险业态正面临着新的重塑。

必须争夺的02“蛋糕”

据乘客联合会最新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进一步上升至55%。有机构预测,届时新能源汽车保费将达到1543亿元,约占汽车保险总保费的15.7%。到2030年,保费将超过万亿元。

可见,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蛋糕”不断扩大。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这显然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新增量市场。

2018年7月,小鹏汽车成立了广州小鹏汽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2019年4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霸主特斯拉收购了美国马克尔(Markel Corp)特斯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于次年8月在中国注册并成立。

当时,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透露,这部分自营保险业务的价值预计将占未来特斯拉主要产品之一的30%至40%。

2021年底,国内新能源汽车保险专属条款《新能源汽车示范条款(试行)》出台,随后比亚迪和理想汽车成立了自己的保险经纪公司。

今年5月,比亚迪投资36亿元收购易安财产保险,是汽车企业跨境保险行业最强的一笔。

易安财产保险成立于2016年,最初是原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四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之一。然而,近年来,由于管理不善,它被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接管,进入破产重组程序,最终成为比亚迪财产保险的前身。

上个月,比亚迪财产保险刚刚完成了30亿元的大规模增资。目前,其注册资本(40亿元)已超过安心财产保险(12.85亿元)、众安保险(14.70亿元)在国内四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中仅次于泰康在线(55亿元),排名第二。

从业务业绩来看,BYD财产保险披露的第一份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保费收入60.79万元,净亏损2746.49万元。但截至第二季度末,净资产已转为负,从第一季度末的-1.66亿元增加到3.47亿元;第二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也转为负,从第一季度末的-428.59%增加到949.54%。

虽然还没有走出亏损迷局,但比亚迪凭借其轻松超过百万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实力,足以搅动这一领域“新蓝海”巨大的鲶鱼。

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企业跨境保险业不仅可以开拓新的增量市场,还可以开拓从销售到后期维护的整个生命周期,进一步探索客户的长期价值。汽车保险业务,可以直接接触消费者,获取产品问题反馈数据,是汽车制造商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03.新能源汽车公司能破局吗?

目前,龙头保险公司努力将传统汽车保险市场积累的经营优势复制到新能源汽车领域,但从其谨慎的反应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带来的变化显然难以快速适应。

例如,在过去,保险公司采用与传统汽车相同的定价模式来定价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纳入保障体系后,必然不再适用。

长期以来,传统保险公司一直依赖它“大数法则”,以历史数据和车辆参数来预测和计算价格、风险和赔偿。然而,面对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它陷入了缺乏足够数据的尴尬境地。

与保险公司相比,新能源汽车公司无疑具有固有的数据获取优势,获取数据的成本和效率更高,这意味着更容易实现数据收集和分析到输出定价模型,然后实现准确的定价,充分发挥成本优势,提供更低的保费。

在德勤与中国银行保险媒体联合发布的《从新能源汽车保险看财产保险经营模式变革》报告中,以特斯拉保险为例,阐述了汽车公司开展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的优势。

报告认为,特斯拉保险的核心优势在于,它可以利用车主的驾驶行为数据进行风险筛选和定价。特斯拉创建了一个安全评分模型,为驾驶行为良好的车主提供更多的保费折扣,以增加用户粘性,形成一个积极的反馈循环。

利用自己获得的大量数据,不断优化迭代技术,降低风险,这是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独家优势。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也在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比亚迪将利用技术、销售、用户等方面的积累,在节约成本、科学理赔等方面赋予新能源汽车保险业权力。

据《财经》此前报道,未来三到五年,BYD财产保险将依托新能源汽车数据优势,进一步优化精算定价模型,为行业内其他新能源汽车保险运营提供参考。

诚然,虽然新能源汽车企业具有独特的数据优势,但在运营能力、储备人才、网上商店服务系统等方面仍需与保险企业保持一致,才能真正发挥其数据优势的最大效果,这显然需要一个深入和沉淀的过程。

原创文章,作者:数科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152312700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