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成本赶上加油?燃料车主和新能源电动汽车车主的“焦虑”可能

充电成本赶上加油?

燃料车主和新能源电动汽车车主的“焦虑”可能正在变得相似。就像油价的波动引起了燃料车主的心一样,充电成本也让新能源电动汽车车主“在薄冰上行走”。

目前,充电价格的上涨正在引起许多不满。最近,郑州一名出租车司机向媒体抱怨说:“(电动汽车充电)每天多花15~16元,每月多花400~500元。”一些出租车司机还说:“充一次电大约要花一包烟。”

许多人怀疑: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汽车成本是否应该逐渐接近燃油汽车?

涨,涨,涨

上述担忧并非不合理。毕竟,全国许多城市的充电桩都有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

青岛某新能源汽车车主反映:“从6月1日开始,我发现我经常去的公共充电桩价格上涨。综合各平台,各充电站平均涨价0.2元/度。”按每次充电需求70度计算,车主发现每次充电成本增加10元以上,满电可持续500公里,供两周日常通勤需求使用。

巧合的是,据一位网友透露,上海某地区的充电桩费用大幅上涨。据网友介绍,过去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段的充电桩价格为1.15元,但现在涨到2.15元,涨幅高达87%。数据还显示,上海电动汽车充电价格甚至一度上涨200%。

此外,郑州也是近期收费增长最明显的城市之一。据悉,郑州几乎所有不同品牌的充电站都迎来了价格上涨。与过去最便宜的“深夜阶段”相比,收费成本几乎翻了一番。据相关媒体报道,与以往相比,类似特呼、联合等品牌的充电站充电价格有一定程度的上涨,涨幅超过30%。

值得注意的是,充电价格上涨不止上述三个城市。截至目前,北京、浙江、广东、重庆等地区的公共充电桩收费也有所上升。

从长远来看,大规模充电成本上升,人们逐渐开始思考购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初衷。

充电涨价:有人哭,有人笑

图片来源:特斯拉

事实上,在新能源汽车对消费者的众多吸引力中,绿色品牌政策、汽车优惠(如减免购置税、免费停车等)、汽车成本低等因素必然是“最好的”。

一些新能源汽车车主甚至告诉盖世,即使新能源汽车不打“价格战”,他们也非常愿意选择电动汽车。毕竟,从长期使用成本的角度来看,电动汽车充电成本较低,维护成本较低,可以节省大量成本。停车场内置充电桩,部分情况下可享受限时免费停车费。

但是现在看来,充电价格的上涨,似乎正在挑战车主的耐心极限。

有些人已经开始计算“经济账”:如果按照电动车100公里耗电15度,充电2元/度,油车100公里耗油10升,成品油7元/升计算,电动车使用成本约为油车的40%。 有网友认为,按照这个速度,电动车充电成本会高于油车加油成本。

那充电费用“脱轨”到底是谁在“暗中作弊”呢?

涨的钱都“流”进了谁的“口袋”?

据悉,目前C端充电费包括销售电价和度电服务费。我们可以从这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首先是销售电价,是指运营商从电网采购电力的成本,动态更新。同时,不同企业的采购价格会使销售电价略有差异,一般采用平价和峰谷电价两种策略。对于充电成本上升的原因,一些业内人士告诉相关媒体:“更常见的观点是,由于工商用电政策的调整。”

根据国家发改委今年5月发布的《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相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新的电价计划将于6月1日起实施。

《通知》明确规定,新的电价计划将用户用电价格逐步分为三类: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工商用电(除执行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外),大型充电站用电分为工业用电。与民用电力和农业电力不同,工业用电价格较高。

换句话说,充电站购电成本上升,充电成本自然会上涨。

充电涨价:有人哭,有人笑

图片来源:保时捷

二是电力服务费。如果电力采购成本的上升是一个无法控制的客观原因,那么电力服务费的上升可能是充电桩运营商的主观因素。

随着这一轮充电费用的上涨,一些地区出现了度电服务费上涨的现象。

据《河南经济报》报道,当地一些新能源车主报道,充电桩价格波动不大,但服务费翻了一番;一些车主表示,充电桩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是商家调整了服务费,服务费从0.1元上升到0.42元。

7月12日,郑州地区专用电话服务费从0.42元/度调整为0.6元/度,涨幅43%。此外,青岛等地的充电桩服务费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当销售电价和度电服务费一起上涨,最终共同作用于消费者时,就是它的“症结”。

一个不满的声音说:“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就像以前的汽车使用天然气或汽油一样。你必须使用充电站。虽然有很多充电站,但只有少数人使用充电平台。谁来照顾他们?”

价格上涨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车的规模效应?

盖世汽车认为,也许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关数据显示,在充电桩运营商的收入比例中,服务费占90%的绝对优势。近年来,大多数充电桩运营商亏损是不争的事实。这些企业要想生存和赚钱,就必须在服务费上“写文章”。

事实上,充电桩运营商服务费上涨并不少见,奇怪的是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涨。

《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的通知》指出,当电动汽车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在交通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时,通过市场竞争逐步放开充电和更换服务费,结合充电和更换设施服务市场的发展。

因此,是否可以认为电动汽车的普及范围已经达到了充电桩运营商希望的规模,这是充电桩运营商可以考虑接近利润目标的节点?毕竟,威来汽车充电站也开始以合理的理由“加班”。

充电涨价:有人哭,有人笑

图源:蔚来汽车

简而言之,供过于求是卖方市场。

当新能源电动汽车销量飙升,道路上的新能源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充电桩难以提供充电需求时,话语权掌握在充电桩运营商手中。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推广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4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609.2万台,同比增长95.9%。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仅202.5万台,仅占30%。

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新注册新能源汽车312.8万辆,同比增长41.6%,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6.6%。

7月31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春临透露,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数量已超过162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市场份额和所有权创历史新高。

换句话说,虽然全国充电桩基础设施增长迅速,但公共充电桩与数千万新能源汽车相比仍呈现出一定的“滞后”。

那么,充电成本的上升是不可控的吗?

早在201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发布了《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的通知》,指出到2020年,将对电动汽车充电和更换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充电和更换服务费标准的上限由省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制定和调整。然而,从那时起,充电服务费逐渐市场化,服务费价格灵活上涨。

那么,服务费的灵活性有多大呢?

盖世汽车研究所分析师表示:“从长远来看,加电必须比加油便宜,价格大幅上涨是不现实的。”

此外,声音呼吁将公共充电桩的充电服务定价纳入政府价格监管机制,促进公共充电价格的确定和调整,参照相关公用事业服务的定价政策和程序的实施。

星级充电告诉相关媒体:“如果我们进行调整,我们必须遵循当地市场的总体趋势和智能算法。这(价格调整)必须由市场监督局报告,而不是随机决定的。”是否提高充电成本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取决于区域的发展,因为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同。

我们可能会认为,充电暴利是不现实的,但充电桩运营商不会一直过着“艰难的生活”。当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普及规模到来时,充电桩运营商的“好日子”即将到来。

原创文章,作者:盖世汽车 苑晶铭,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030010993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