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多轮降价后,新能源品牌甚至不到30%

大多数未能达到半半半以上的目标

经过第一季度促销政策转型和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增长近10%。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增长9.3%和9.8%。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增长42.4%和44.1%。

然而,在高增长的背后,主要汽车品牌的年度销售目标实现率普遍低于预期,其中大多数未能实现超过一半的目标销售。

从汽车集团来看,今年上半年 ,广汽集团 、长安集团、长城集团、上汽集团年销售目标完成率分别为44.05%、43.49%、32.45%和34.53%。除特斯拉、理想、比亚迪、埃安目标完成率超过40%外,新能源品牌甚至不到30%。

上半年多轮降价后,新能源品牌甚至不到30%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按照以往的规律,汽车行业的销售旺季主要集中在下半年,所以汽车公司上半年和下半年的销售比例应该是4:6.换句话说,超过40%的汽车公司实际上完成了上半年的目标销售。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的情况非常复杂。除了政策驱动外,还经历了三波降价浪潮,其中一波甚至被视为“历史上最强”。

在如此大的推广下,汽车公司的销售完成仍然“拉胯部”,是市场竞争太激烈还是汽车公司的目标设定不合理?上半年多轮降价后,下半年如何提振销售?

此消彼长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598.6万辆,同比增长22.4%,市场份额为53.1%,同比增长5.9%。1-6月,合资和外资品牌乘用车销量约为528.2万辆,同比下降3.4%。

这不仅反映了中国乘用车市场格局的变化,也意味着合资品牌不再是各大汽车集团的“中流砥柱”,这也是汽车公司半年销售完成率越来越难达到40%-50%的原因之一。

上汽集团最典型的销售贡献主要来自合资企业,其中上半年上汽大众销量50.33万辆,上汽通用销量45.10万辆。两家合资企业的销量同比下降了两位数以上。即使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上半年累计销量约41.08万辆,同比增长12.3%,也无法中和合资板块的下滑。上半年上汽集团累计销量为207.16万辆,同比下降7.28%,600万辆年销售目标完成率为34.53%。

长安汽车与广汽集团合资板块也大幅下滑,但自主品牌的快速增长已成为集团新的增长引擎。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广汽集团累计销售116.3万辆,同比增长1.14%,实现年度目标(267万辆)43.6%。在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双双下滑的基础上,广汽埃安上半年累计产销21万辆,同比增长108.81%,将广汽集团上半年销量拉至正增长。2023年,埃安的销售目标是保护50万辆,挑战60万辆。目前,埃安已完成年度销售目标的41.9%。

上半年多轮降价后,新能源品牌甚至不到30%

图片来源:广汽埃安

在长安汽车方面,上半年累计销量为121.57万辆,同比增长7.99%,目标完成率为43.42%,其中自主品牌为102.05万辆,同比增长13.39%。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都跌出了主流阵营。

行业分析认为,合资品牌遇到困难,与其电气化转型速度太慢,未能抓住国内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红利有很大关系。数据显示,今年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到35.1%,同比增长7.8%。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58.8%;豪华车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为30.9%;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仅为3.7%。

“如果合资企业不加快转型,不能跟上电气化的发展趋势,他们将面临极其困难的挑战。”乘客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合资企业,特别是外国企业,应该有强烈的危机感,增强电气化发展的信心,加强只有站在世界电气化技术的前沿,电动汽车研发的技术创新和引进才能保证其在中国有相对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随着中国品牌的不断扩张,合资品牌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对于既定的销售目标,合资品牌的贡献也在减弱,甚至越来越多的弱势品牌也在逐渐退出中国市场。

自主扩容

从生产和销售数据来看,中国品牌可以在弯道上超车,主要来自新能源市场。根据乘用车联合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量为952.4万辆,同比增长2.7%;新能源汽车累计零售308.6万辆,同比增长37.3%。

就比亚迪而言,它远远落后于许多合资汽车公司。1月至6月,比亚迪销量125.56万辆,同比增长94.25%,占市场份额11.3%。广汽埃安累计销量20.93万辆,同比增长109%。比亚迪和广汽埃安的年销售目标分别为41.85%和41.86%。

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累计销量约为51.9万辆,同比增长0.14%;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为9.3万辆,同比增长46.60%。按照年销量160万辆的目标,长城汽车下半年压力很大。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三大代表,选择不同发展路径的“蔚小理”分化也越来越明显。作为今年最引以为傲的新势力品牌,理想汽车不仅是第一个月销量超过2万辆的新势力品牌,也是6月份月销量超过3万辆的品牌。按照28万辆车的年销量目标,理想汽车已经完成了49.68%,可以说是汽车企业中目标完成度最高的企业之一。

第二季度刚刚经历了产品替代的蔚来,6月份交付量恢复到1万多辆,上半年交付5.46万辆,仅达到年度目标(25万辆)的21.84%。

上半年多轮降价后,新能源品牌甚至不到30%

图片来源:蔚来汽车

小鹏的情况更加危险。上半年销量4.14万辆,年销量20.7%达到20万辆。无论是月销量还是累计销量,都比去年的亮点时刻差不多减半。然而,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认为,目前的结局还没有到来。“今年好不代表明年好,今年差不代表明年差。”

此外,今年1月至6月,零跑车共交付4.45万辆,完成年度目标(20万辆)22.25%;极氪累计交付4.26万辆,完成年度目标(14万辆)30.43%;共交付4.16万辆深蓝,完成年度目标(20万辆)的20.81%。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标完成度不高,这也与汽车公司的目标设定不合理有关。许多汽车公司低估了竞争的残酷性。

变数仍存

“下半年变量更大”,汽车行业专家判断,基于过去产品形式的护城河将不那么稳定,上半年优势汽车公司也将面临艰苦的战斗,上半年劣势企业仍没有喘息的机会。此外,上述人士还表示,目前,一些新能源汽车公司的交付并不意味着该行业已经大幅复苏,背后有积极降价的阴影。

7月,新一轮降价潮又开始出现迹象。7月7日,特斯拉推出了介绍和回购奖励。其中针对Model 三、Model Y推荐订单,推荐人可获得3500元的推荐激励,用于扣除车辆尾款;推荐人可获得7000分奖励。优惠后,Model目前起价为23.19万元 3价为22.84万元,Model起价为26.39万元 Y价为26.04万元。

与此同时,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也宣布了其ID.推出了一系列电动车 其中,“限时优惠活动”ID.降价3.7万元,ID.6 CROZZ PURE 最高直降8.7万元,而整个ID. 该系列车型的售价已降至12.59万元。7月10日,凯迪拉克也加入了“降价大军”。与以往相比,纯电动SUV瑞歌的定价降低了6万元,并推出了支付定金2万元、安装电桩的活动,综合优惠高达8万元。

许多汽车公司高管预测,下半年价格战将继续,当前汽车价格体系摇摇欲坠,由于内部卷,车辆配置改进将提高整个行业标准,对消费者来说,车辆功能和配置越来越高,超出自身需求,价格因素对汽车的影响越来越大。

中国汽车协会还指出,目前的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一些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消费者需求仍然不足,行业运营仍面临巨大压力,企业运营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保持政策稳定和可预测,帮助行业顺利运行。

此外,一些企业还担心所谓的价格战能否摆脱无底线价格战的模式。此外,当购置税减半政策无法恢复时,燃油汽车下半年是否会出现崩溃负增长。

“虽然汽车消费在1月至6月恢复了正增长,但在6月后将迎来高基础,增长压力仍然很大。2023年,汽车市场消费需要持续的政策支持。”崔东树认为,今年上半年持续增长的大幅推广扰乱了汽车市场的正常价格趋势,终端价格修复需要一段时间,加上第二季度对下半年汽车客户消费透支效应的超级推广,第三季度价格交换的效果可能会减弱。

本文为中新汽车原创。欢迎您分享。如果媒体需要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作者和来源。任何媒体和“我们媒体”拒绝将本文的任何内容作为视频和音频脚本制作。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原创文章,作者:AutoM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251310615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