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协会刚刚公布了2023年6月汽车工业产销数据,从数据来看,中国汽车出口继续快速增长。今年1月至6月,汽车出口总量达到214万辆,其中乘用车出口量为178万辆,同比增长88.4%。
从单月数据来看,6月份中国汽车工业出口38.2万辆,环比下降1.7%,同比增长53.2%。从车型来看,乘用车出口31.2万辆,环比下降4.1%,同比增长57.7%。
汽车作为先进制造业的代名词,是国家工业制造水平的有效体现。随着中国汽车出口的不断提高,国内汽车的产品实力和品牌效应也出国了,得到了越来越多外国用户的认可和认可。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目前给出的出口数据,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可能超过420万辆,如此高的增长率也使中国汽车公司在全球汽车出口中处于领先地位。
百花齐放,各车企出口增速明显
在传统观念中,中国自主汽车产业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合资企业和进口汽车企业,这从大多数自主品牌局限于国内市场可以看出。然而,随着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新能源轨道上,许多汽车公司逐渐走出国门,开始布局海外市场。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6月份整车出口量前三名是上汽、奇瑞、长安,其中上汽出口量达到8.7万辆,同比增长15.1%,占总出口量的22.7%。
今年1-6月,比亚迪出口8.7万辆,同比增长10.6倍;奇瑞出口39.4万辆,同比增长1.7倍;长城出口12.4万辆,同比增长97.3%。
排名前十的汽车公司中,只有东风的出口量略有下降,其他9家汽车公司呈现上升趋势,这表明今天的自主品牌汽车公司正专注于海外市场,这是一个更大、更空的大蛋糕,希望凭借实力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新能源车型出口继续向前推进
近年来,中国自主品牌深耕新能源轨道,弯道超车已成为中国汽车企业的共识。
据中国汽车协会统计,6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7.8万辆,同比增长1.7倍,占乘用车出口的31%。
此外,据乘联会统计,纯电动车型出口占89%,尤其是A0 A00级纯电动车型占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的60%以上。因此,微型车、小型车和紧凑型新能源车型越来越受到外国用户的青睐。
从出口国的角度来看,俄罗斯、墨西哥和比利时是所有类型汽车产品出口的前三名。此外,比利时、英国和泰国在新能源汽车出口方面排名前三。
在燃油汽车时代,大量的欧洲汽车出口到中国,现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进入欧洲市场。在这种“反向输出”的背后,中国汽车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占据了发展优势。
乘客协会秘书长崔东树说:“随着中国新能源的规模优势和市场扩张需求,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品牌出国,海外认可度不断提高,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新能源出口市场继续改善。”
根据分析机构Canalys的预测,到2025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将超过40%。由于欧洲市场主流车型产品的平均价格与中国汽车出口产品的平均价格高度一致,欧洲市场对新能源车型的接受度较高。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产品在欧洲市场的渗透率预计将提高到16.5%。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梁海明也表示:“中国汽车出口大幅增长受益于中国及时抓住电动汽车发展的有利机遇,依靠大量科技投资,提高中国汽车制造企业扩大服务能力,引起世界市场兴趣,因此中国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热门商品。”
虽然目前国内汽车市场“内卷”依然严重,但不可否认的是,自主品牌和国产车“窝里横”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随着2022年国内汽车出口量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二,今年国内汽车出口量再次大幅增加。超越日本,赢得世界第一名已经是手持式的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场所,现在出口赢得了世界第一,不可避免地叹息,中国汽车时代即将到来。
原创文章,作者:E车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1310101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