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000万辆,比第二千万辆更快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000万辆,比第二千万辆更快

作者|沈天香

编辑|李国政

生产|帮宁工作室(gbngzs)

2023年7月3日,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这一天意义重大。

今天(3日),随着广州广汽埃安第一智能制造中心一辆白金GT的下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000万辆。在这个里程碑上,中国新能源汽车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从1992年第一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从培育到示范运营,再到快速增长,已经31年了。

虽然时间跨度很长,但直到近年来才取得突破——2020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500万辆;2022年2月,超过1000万辆。显然,第一辆1000万辆已经使用了近30年。

但第二千万辆车只用了一年五个月。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进入了规模化、全球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行业专家还预测,第三千万辆将在明年7月之前实现——比第二千万辆更快。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000万辆,比第二千万辆更快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壮大,不仅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也促使中国汽车品牌不断向上,有机会站在世界舞台中心,真正与全球汽车巨头竞争。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2000万辆线下仪式上表示:“这是一个历史意义重要的时刻,是全行业用心血和智慧浇灌的希望之花,也是致敬中国汽车工业70周年的最佳礼物。”。

在这个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好的时代,在这个中国品牌最好的时代,在这个汽车行业最“卷”的时代,中国汽车品牌正在加速转型。老品牌正在创新,新品牌的孵化正在开始,一些互联网和其他跨境公司创业成为新的力量,特别是后者,大多数经历了几轮淘汰,并在困难中不断突破。

然而,从个人新能源品牌的角度来看,却有几个快乐和悲伤。

今年6月,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销售额超出预期,实现了集体增长。乘客联合会预测,6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额约为67万辆,环比增长15.5%,同比增长26%,市场渗透率约为36.6%。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000万辆,比第二千万辆更快

比亚迪作为第一家吃螃蟹的中国汽车公司,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去年,其销量超过了一汽大众,今年月平均销量超过20万辆。6月,比亚迪销量超过25万辆,成为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冠军。

其中,高端品牌腾势销量11058辆,进入俱乐部1万辆。7月3日,该品牌的第二款车型腾势N7上市,集猎装车、轿跑车、SUV于一体,售价30.18万元~本月最快交付37.98万元,预计将成为腾势品牌的增量产品。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000万辆,比第二千万辆更快

比亚迪之后,要么是特斯拉,要么是埃安。目前,埃安在6月份继续稳定在40000家俱乐部,销量为45000家,上半年销量约为210000家,同比增长109%。同一天,昊铂GT以21.99万元的价格下线~33.99万元将帮助埃安向高端迈进。

特斯拉尚未宣布6月份的销售额。联合会和其他机构预测,特斯拉将在6月份取得突破。自今年以来,特斯拉已经降价了很多轮。最近一次是7月1日。根据特斯拉中国的官方网站,所有版本的模型 X和Model S价将从3.5万元降至4.5万元。

在特斯拉和埃安之后,应该是理想的汽车。6月份交付量为32575辆,是唯一一个月销售额超过3万辆的新车品牌。今年上半年,理想交付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根据规划,第三季度,理想L8和理想L9挑战月交付量超过1000辆,理想L7挑战月交付目标1500辆,第四季度整体4000辆。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000万辆,比第二千万辆更快

在众多新势力中,理想车已经断层领先,把曾经与兄弟相称的蔚来和小鹏甩在了后面。

理想之后,除了上面提到的腾势,截至7月3日宣布销量的品牌中,还有五菱宾果(车型)。、零跑、哪吒、蔚来、极氪、欧拉分别为1918、13209、12132、10707、10620和10015。

五菱目前只宣布了宾果的销量,这是它的领导者。欧拉在5月份突破1万辆后继续增长。零跑和哪吒的销量基本稳定在1万辆以上,波动不大。蔚来汽车回归1万辆。为了刺激销售,6月12日调整了整个系列的价格和第一辆车主的权益,降低了购车门槛。在三款车的共同努力下,极氪首次超过1万辆。

月销售1万辆,这是业界公认的竞争门槛。未能突破1万辆的品牌应该加快速度。

例如,小鹏。6月份,共交付8620辆新车,环比增长15%。与第一季度相比,小鹏第二季度的交付量持续回升,但仍未回归1万辆队列。6月29日上市的小鹏G6被业界视为小鹏反击的利器。

小鹏汽车首席执行官何小鹏3日表示,自7月以来,随着G6销量的快速增长,预计月销量将连续超过10000辆;第四季度(第四季度)预计每月交付量目标将挑战20000多个。

何小鹏认为,下半年将是小鹏的拐点,预计从下半年开始进入小的正循环,目标是第四季度经营正现金流,到2024年下半年进入更大的正循环。

G6起售20.99万元,全系标配800V、SiC碳化硅平台、3C电池、前舱、后地板一体化铝压铸车身技术、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确实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何小鹏能否如愿,还有待市场表现。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000万辆,比第二千万辆更快

6月份,深蓝汽车的销量也在8000辆左右,为8041辆。随着深蓝S7于6月25日发布,6月30日大规模交付,深蓝品牌月交付很可能迅速突破1万辆。

此外,赛力斯在6月份交付了5668辆新车,smart、6月份兰图、飞凡、智己、极狐、阿维塔等品牌交付量均未超过5000辆。

目前,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品牌都没有造血功能,但规模化是解决成本问题的重要途径。即使是那些每月销售10万辆汽车的人也无法保证利润,更不用说成千上万辆汽车了。此外,这些月销量低于1万辆的汽车企业面临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

总体而言,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今年上半年,包括威马、天际、爱驰在内的多家新车制造企业相继暴露出倒闭、停产、拖欠工资等问题,马太效应加剧。一些新的领导力量表现良好。传统汽车企业孵化的新能源品牌数量众多,加速了新能源汽车品牌之间的竞争。

2023年已经过去了一半,下半年的情况如何?

近日,易车研究院院长、首席分析师周丽君建议,2023年下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将更差——许多地方政府和汽车公司的弹药将集中在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持续4年,往年新能源抢购潮不会在今年12月再现;下一个春天2024年2月中旬,春节购车效果将从今年12月转移到明年1月..2023年,不仅“金九银十”可能泡汤,11月和12月的传统冲量期也可能不复存在。

然而,看跌者可能低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实力和价值。面对未知的明天,每个中国品牌都会付出时间,只要他们努力工作。

原创文章,作者:帮宁工作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041998978.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