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
刚发完产销喜报,海马汽车(000572).SZ)公告将延期回复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2022年年度报告的询价函,这是其第二次发布延期回复公告。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最初的要求,海马应该在5月25日之前回复,这是患有“拖延症”,还是有什么困难?
作为海南省唯一的乘用车制造商,虽然海马汽车销量在今年前五个月同比增长了49.86%至1.62万辆,但其财务业绩却非常糟糕。今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亲的净亏损为5210.1万元,去年归属于母亲的净亏损高达15.74亿元。
正是如此巨大的损失引起了监管机构的注意。5月1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向海马汽车发出询价函,质疑相关业务业绩,甚至要求海马汽车解释相关资产是否存在不当的盈余管理或“洗澡”。
然而,截至《汽车圈能见度》的发布,海马汽车还没有回复询价函,只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承认,“公司近年来表现不佳的核心原因是公司本身。”在这方面,公司管理层有着深刻的反思和审查。”
依靠出售房地产,成功扭亏“摘星脱帽”的海马汽车,似乎又站在了危险的悬崖边上。
1
巨大的损失被质疑“洗大澡”
海马汽车成立于1988年,曾经是国产车的实力干将,也是海南工业的“领头羊”,让很多海南人向往。
2016年是海马汽车的巅峰时期,年销量达到21.6万辆,同比增长19.30%,净利润也达到2.3亿元。
然而,自2017年以来,海马汽车一直陷入无休止的困境。2017年年销量下降35.1%至14万辆,2018年继续下降51.9%至6.8万辆。
随着销量的下降,海马汽车的亏损也在迅速扩大。2017年和2018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4亿元和-16.4亿元,两年累计亏损超过26亿元。
由于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审计的净利润为负,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了“退市风险警告”,“海马”股票名称改为“*ST海马”。
为了自救,海马汽车不得不通过出售资产、组织减肥、重组供应链、改变营销渠道来解决流动性危机。
据统计,2019年,海马两次出售上海和海口房地产401套,套现资金3.33亿元;当年7月,海马转让其持有的河南海马物业服务有限公司39%股份,收入约4300万元;9月,海马转让其持有的上海海马R&D有限公司100%股权,收入约4.3亿元。
经过一系列操作,2019年海马实现归母净利润8519.6万元,成功扭亏为盈。2020年6月又成功“摘星”,2021年5月又成功“脱帽”。
但现在看来,靠出售资产只能解决燃眉之急,海马汽车仍未能走出经营困境,2022年再次转盈为亏。根据最新年报,2022年海马归母净利润为15.74亿元,去年同期为1.12亿元。
因此,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出询价函,要求海马解释相关业务数据的变化细节和合理性,其中之一直接质疑公司的“大浴”。
原因是年度报告显示,研发设备和模具因研发项目停止而闲置,现有产能过剩由于业务减少而导致。海马汽车对原资本化研发支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当期减值准备总额为8.15 占当期净利润的亿元 51.75%。
据《车圈能见度》报道,如果是“洗大澡”,相当于上市公司故意在年报中制造“过度亏损”现象,然后在第二年扭亏为盈,避免退市。这属于会计游戏主要手段。
然而,海马汽车还没有回复询价信,是否真的“洗个大澡”,还要等待监管机构的“审判”。对于后续运营,海马汽车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的态度是:“我不会幻想回到过去,更不用说放弃了。”
2
外援“依赖”难以消除
“如何利用现有可用的资源和条件,坚持转型,摆脱困境,找到适合公司自身情况的发展道路,是公司管理层全力以赴的方向。”据海马汽车称,该公司已经明确了南北基地的不同发展战略。
其中,郑州基地将利用现有产能,一是做好出口工作;二是努力与合作伙伴深入合作,规划区域旅游专用产品等细分市场;三是进一步处置低效无效资产,合理控制规模,努力减轻负担。
我们注意到,虽然这是一种方式,但海马汽车仍然依赖合作伙伴。例如,在最早的发展初期,海马汽车与日本马自达合作,推出了普利马和福美来等流行车型,其中福美来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新三种”之一。
2017年陷入经营困境时,海马与小鹏签署了《小鹏品牌汽车合作制造框架协议》,开始为小鹏汽车OEM。到2019年6月,第1万辆小鹏G3下线。2019-2021年,海马连续三年年度报告显示,主要产品为8S、S7、小鹏等。
不管造血能力如何,都可以靠OEM“活下去”。不幸的是,海马与小鹏的OEM合作在2021年到期。
也许我们渴望找到一棵新的“大树”,然后我们经常看到海马汽车与其他公司合作的消息,但很多都没有以下内容。
例如,去年4月,据报道,滴滴正在与海马谈判电动汽车的合作生产,但在谈判阶段,它还没有对汽车制造做出最终决定,也没有看到这个消息。
现在确定海马已经与丰田和盒子智行达成合作,主要押注“氢燃料电池汽车和B端旅游市场”两条轨道。
今年4月,海马宣布将与丰田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和工业化领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促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国内市场的真正实施,实现商业运营。
5月初,海马汽车透露,公司与丰田合作建设的氢能乘用车7X-H已完成工程设计,配备丰田电推系统的功能原型已于今年4月底成功下线,努力在今年第四季度开展小批量示范运营。
与盒子智能银行的合作主要由全资子公司增资。盒子智能银行是一家从事智能旅游平台运营的创新技术公司,主要提供B端新能源汽车设计、销售、运营和物联网商业平台,专注于在线叫车、出租车和商务旅游市场。
然而,由于海马目前的亏损,“车圈能见度”仍然担心它是否能支持氢能汽车的交付。B端市场并不那么容易发展,“后来者”盒子智兴仍处于增长阶段。
3
扭转局面路在哪里?
由于经营业绩越来越差,近三个月股价波动下跌,投资者开始质疑海马的发展战略是否错误,管理能力是否不适合领导海马。
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全面转型战略为例。在《纽约时报》的趋势下,转型决策没有问题,但海马汽车专注于氢能,一个尚未成熟的市场领域。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165万辆和158.6万辆,同比增长27.7%和26.2%。其中,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产销分别为566辆和681辆,累计同比增长-24.4%和-6.8%。数据相当低迷,实现工业化需要更长的时间。
由于商业化进程缓慢,包括日产、戴勒姆在内的许多传统汽车公司已经退出了这条轨道。2021年中旬,本田还宣布将关闭日本狭山工厂,停止生产氢燃料电池车CLARITY FUEL CELL,转而多关注电动汽车。
结合海马汽车本身的业绩,投资者可以质疑其氢能汽车的战略。此外,出口业务也是近年来海马汽车业务的关键方向,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2022年,海马汽车境内销量3120辆,同比下降85.32%,海外销量21272辆,同比增长157.53%。
与国内市场不同,上市公司可能缺乏控制和理解,对当地市场变化的反应可能会延迟,从而影响海外市场的销售。此外,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上升,海外贸易在物流和结算方面可能面临相关政策变化的风险。
海马还承认,出口依赖风险是公司关注的风险之一。然而,对于风险,公司的措施是:一方面,努力探索更多的海外市场,合理分散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深化合作,不断加强与海外合作伙伴的合作深度,从销售到生产到研发,避免不确定性风险。
目前,海马汽车正在努力恢复其主营业务。我们可以看到,公司前五个月的销量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我们还没有看到海马汽车扭转局面的趋势,目前的情况仍然很严重。
作者|刘媛媛
来源|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原创文章,作者:车圈能见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131993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