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未来三到五年将发生重大变化,只有核心技术企业才能生存

王传福:未来三到五年将发生重大变化,只有核心技术企业才能生存

这是比亚迪最好的时代。

作者|章涟漪

比亚迪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6月8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比亚迪在资本和人才储备方面都处于历史上最佳时期,有信心在未来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同时,他表示,汽车行业已进入淘汰赛阶段,供过于求。未来三到五年将发生重大变化,只有核心技术企业才能生存。如果只是简单的组装,生存的概率很小。

“比亚迪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和产业链。过去,我们无能为力。现在公司的资金、规模和可调动的行业资源都比以前好了。我们有一颗坚强的心。”王传福说。

王传福还特别提到,比亚迪在2023年招收了3万多名应届毕业生。许多应届毕业生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许多985、211高校。“以前没有这样的人才资源。”

因此,他坚信,“上半场,比亚迪的电气化战略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下半场智能化也将领先”。

01

再来说说智能布局的思路

王传福对比亚迪智能化的思考有争议。

今年3月,王传福在比亚迪2022年财务报告交流会上表示,现阶段不断倡导的无人驾驶和自动驾驶几乎相当于泡沫。

他认为,“无人驾驶是胡说八道。弄个虚心的东西都是傻瓜。无人驾驶是一场游戏‘皇帝的新装’,比亚迪有60多万员工,不可能用机器代替这些人工。因为机器不可能模拟人工操作的每一个场景。连固定生产线上的工作都做不到“无人”,更何况是变化无常的实际路况?”

上述话语被广泛传播,王传福本人也遭受了不小的批评。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BU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首席执行官余承东甚至怀疑隔空回应说,行业领袖之前关于“无人驾驶是胡说八道”他说:“说自动驾驶是胡说八道有两个原因:或者不了解这个行业;或者故意这么说,他们做得不好,打击这个行业。”

其实王传福有些“委屈”。

他当时的演讲还有后一段:高级辅助驾驶是实用的,“它相当于一个看着人开车的上帝。当你困的时候,看短信的时候不会发生车祸,这是真的。”

显然,王传福同意高级辅助驾驶,这与余承东的观点并不冲突。

在股东大会上,王传福再次谈到了他对智能驾驶的态度。

在他看来,自动驾驶技术仍存在瓶颈,在许多未知领域无法实现人工替代,减少事故,改善安全旅行,这是汽车智能化的方向。在法律法规不变的情况下,先进的辅助驾驶是形成商业闭环的主流途径。

“谁将对智能汽车事故负责?企业负担不起。目前,智能汽车实际上是一种驾驶辅助,成本不会很高,仅限于3k到5k,消费者会购买,这是有意义的。”他认为,整车、软件等产业链也应该形成商业闭环,对智能期望过高,失望过高。

同时,他表示,比亚迪将在未来增加成像感知、雷达等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并声称比亚迪的电气化战略在上半年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并将在下半年领先。

与自动驾驶相比,王传福更注重智能驾驶舱。他期待着,“它可以在汽车生态中形成腾讯和阿里巴巴等几家巨头。智能手机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幸福。我们能否在汽车时代进一步丰富我们的生活?”

当被问及比亚迪如何规划操作系统时,王传福表示,目前安卓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接受度高,使用方便。然而,他补充说,“大公司都想建立自己的系统。比亚迪也在深入思考如何根据未来的市场份额和发展阶段进行发展。“未来比亚迪将不仅仅是安卓”。

此外,在芯片方面,王传福认为,需要高度整合产业链,构建核心技术。

02

产能问题已基本解决

与智能争议相比,比亚迪电气化发展良好,基本没有争议。

不久前,比亚迪刚刚发布了5月份的销售数据,显示新车销量为240220辆,同比增长 109.4%创下月度历史新高。今年前5月,比亚迪累计销量超过100万辆,达到1002591辆,同比增长97.63%。

王传福:未来三到五年将发生重大变化,只有核心技术企业才能生存

然而,他也承认,与前几年新能源汽车供应短缺相比,今年市场显然已经进入了供过于求的时代。在此期间,行业将适者生存或淘汰赛。

王传福认为,未来三到五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发生变化。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做出快速决策,正确判断战略方向的企业才能生存,只有简单组装的企业才能面临淘汰。

在这场汽车行业革命中,王传福认为,快速决策机制是比亚迪的重要优势之一。目前,比亚迪的核心决策层是“创始团队”。比亚迪有信心在未来三到五年内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今年年初,王传福曾表示,“比亚迪今年的销售目标是300万辆,并努力翻倍到360万辆。”

在股东大会上,王传福宣布已安排产能。

“自去年以来,比亚迪一直在大力扩大各地区的产能,基本解决了供需平衡问题。”据王传福介绍,比亚迪拥有深圳总部工厂和8家分工厂,共9个生产基地,年产能341.85万辆,产能利用率90.3%。

产能就绪,期待比亚迪年底的成绩单。

销量上升后,规模效益也得到了体现。今年以来,比亚迪和特斯拉推动了新能源产业“价格战”。对此,王传福表示,没有竞争就不会有创新,更不会有繁荣,有压力就会有动力。

与此同时,他指出,“在未来,90%的玩家将死亡。如果外国品牌没有快速的决策能力,他们在中国很难相处”。

然而,自今年年初以来,比亚迪的出口业绩并不理想。根据公开数据,比亚迪1-5月分别出口10409辆、15002辆、13312辆、14827辆和10203辆,出口波动较大,自2月以来没有显著增长。

对此,王传福表示,目前比亚迪的出海车型主要是ATTO (比亚迪元Plus),“这款车在以色列和泰国都有很好的销售业绩,而海豚在7月份才能在全球上市。主要原因是认证缓慢,尤其是在欧洲市场,海豹未来也将面向海外市场。”

03

换电、储能、保险

在股东大会上,王传福还回答了换电、储能、保险等相关话题。

在换电方面,王传福直接表示,乘用车领域没有关键必要性。

“五六年前,换电的想法还不错,因为单次续航里程不多。但目前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所提高,市场主流车型的续航里程可达600-800公里。”在王传福看来,换电不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流方向,也不是必要的。

例如,与手机行业相比,早期手机需要经常更换电池。现在手机的电池容量越来越大。一次充电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只有少数人需要携带充电宝等外部充电设备。

“汽车行业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换电站占地面积大、维护周期长、电池标准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池的使用价值会降低,导致电池成为重资产;换电也存在严重的结构安全问题和零部件磨损问题。”因此,王传福表示,虽然重型卡车可以采用换电技术,但换电不再是乘用车领域的主流。

比亚迪非常重视储能业务。

王传福表示,未来比亚迪将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两个方向高度协调发展,“储能是项目制的。吃了最后一顿饭后,我不知道下一顿饭。汽车是连续的。因此,我们将汽车电池的生产能力与储能电池的生产能力高度结合,共同形成更大的业务空间。”

比亚迪对新能源汽车保险业的布局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今年 5 月,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文件,同意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汽车工业”)易安财险10亿股被转让,持股比例为100%。随后,“易安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更改名称批准“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现任比亚迪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周亚琳担任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

易安财产保险的收购标志着比亚迪成为保险业第一家私人股东独资的中国保险公司。

在股东大会上,王传福指出,BYD进入新能源汽车保险行业,将利用技术、销售、用户积累,在科学理赔和销售环节,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保险行业进入正确、科学的发展轨道。

可见,随着比亚迪的快速发展,王传福充满了信心。

原创文章,作者:赛博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09229194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