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企业调查,4月13日,广东新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注册地址为广州黄埔区,法定代表人为江海龙,注册资本2亿元,业务范围包括:储能技术服务、海洋能源系统和设备制造、电池零部件生产、电池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等。
根据企业股权渗透,公司由南网科技、科技电子、东阳光、亿威锂能、珠海冠宇、良信股份、南网储能科技等7家企业共同持有。其中,南网科技是最大股东,持有16%,其余6家分别持有14%,
值得注意的是,江海龙还担任南网科技董事、总经理;新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图源:企业检查
通过新公司的注册地址和1亿纬度锂能源的股东,我们可以看到七方共同建立新的储能公司背后的原因,以及1亿纬度锂能源加快储能投资布局的趋势。
广东政府推新策,打造万亿储能产业
目前,广东省正在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加快建设万亿级新型储能产业。
3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促进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将新型储能产业建设成为广东省“制造业领袖”的战略支柱产业。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
广东省拥有完整的储能电池产业基础,涵盖了储能电池材料制备、电池和电池包装、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集成和电池回收的整个产业链。新的储能产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具有全球竞争力。2022年,广东省新储能产业营业收入约1500亿元,装机规模达到71万千瓦。
为促进新型储能产业的扩张,提出优化锂电池产业区域布局,加快钠离子储能电池产业的发展,提高储能控制芯片和产品供应能力,培育电解水氢设备产业的发展,前瞻性布局多元化储能领域,梯度培育新型储能企业,增加优质企业投资。
其中,在优化锂电池产业布局方面,《指导意见》提到将加快瑞庆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威锂能、新旺达、鹏辉能源、普泰来、贝特瑞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领先的锂电池企业投资项目。
南网科技、亿威锂能等公司成立新的储能公司,是对《指导意见》的积极响应,未来很可能会实施与储能相关的项目。
亿纬锂能储能业务快速增长
亿威锂能坚持消费、动力、储能电池三足鼎立的业务结构,2022年业绩稳步增长。
2022年亿纬锂能营业收入363.05亿元,同比增长114.8%;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消费电池业务营业收入85.13亿元,同比增长23.81%;实现营业收入276.83亿元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业务,同比增长176.63%。
在储能电池领域,亿威锂业务发展迅速,参与国家电网和中国南方电网智能电网建设,与林阳能源合作建立储能电池项目,与美国主要储能系统集成商签订供应协议,建立新的储能平台。
亿纬锂能作为一条确定性较高的增长轨道,今年来势更加激烈,已抛出100多亿扩产计划。
1月18日,亿威锂能宣布将于2月7日在四川简阳投资100亿元建设2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基地。
同时,亿威锂还宣布将云南曲靖项目调整为“年产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约55亿元。
1月31日,亿威锂宣布计划投资108亿元,在荆门高新区新建60GWh动力储能电池超级工厂。2月1日,项目正式启动;同日,亿威锂6789区73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3月20日,位于辽宁沈阳的亿纬锂储能与动力电池项目正式启动。
密集而快速的布局行动背后是亿威锂对自身竞争力和市场前景的高度信心。毕竟,亿威锂能源相关人士表示,手头储能订单远远超过公司销售能力,亿威锂能源明确表示,2023年营业收入目标比2022年翻了一番。
在客户需求高、增长目标高的双重刺激下,亿威锂能扩产加速是合理的。根据计划,亿威锂能计划2025年储能产能超过100GWh。
高需求也体现在出货量上,2022年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量和排名大幅提升。根据咨询机构Infolink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总出货量为142.7 GWh,204.3%同比大幅增长。其中,亿威锂能量约为11Gwh,同比增长450%,排名第三,较2021年大幅提升3位。前两名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需要注意的是,去年全球储能市场爆发,不仅亿纬锂能,电池厂商也扩大了产能规模。这逐渐形成了储能专用化的重要发展方向。方形电池从50/100Ah升级到280Ah/300Ah,大容量、长循环的储能电池成为未来的重要竞争阶段。
亿威锂能以前瞻性的技术布局新产品,去年发布了新一代储能电池LF560k,容量560Ah,能量1.792kWh,能量1.2万 循环寿命等优良性能。配套储能电池的储能电站运行成本可低于抽水蓄能电站,以满足大规模、高经济的储能市场需求。
荆门高新区项目将批量生产新一代储能电池LF560K,预计明年第二季度一期完成,年底前全部投产。
此外,去年12月15日,亿威锂能还发布了第一代大圆柱钠离子电池产品,能量密度可达135Wh/hkg,10C下容量保持率高达90%,循环次数可达2500次 容量保持率为80%,在-40℃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
钠离子电池被认为是高度适合储能场景的电池技术之一。凭借前瞻性的技术布局和高质量的产品实力,一些分析人士认为,2023年的储能业务很可能成为亿威锂能源的主要业务,并逐渐超过动力电池业务。据机构预测,2023年亿纬锂电池出货量可能在30GWh左右(20GWh三元电池,10GWh铁锂电池),储能电池出货量可能超过30GWh。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锂电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4/18187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