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厦门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辰储能)与中国工商银行厦门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工商银行厦门分行将在未来三年内为海辰储能提供不超过120亿元的意向信贷支持,支持海辰储能实现战略目标。
图:海辰储能官微
据统计,加上本次签约,2023年3个月内,海辰储能已获得7轮银行资金支持,累计资金达680亿元。
3月17日,厦门银行意向综合信用额度不低于80亿元;2月28日,交通银行厦门分行意向综合融资支持100亿元;2月24日,建设银行厦门分行意向信用额度120亿元;2月14日,中国银行厦门分行信用服务不超过100亿元;2月1日,获得中国农业银行厦门分行总额80亿元的意向性信用额度;1月9日,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获得意向性综合信用额度不超过80亿元。
一方面,金融机构对海辰储能综合实力和未来增长潜力的高度认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商业银行对储能产业发展的乐观和积极支持。
数据显示,海辰储能成立于2019年,专业从事锂电池核心材料、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700多名研发人才。
三年来,海辰储能迅速落地产能,产品迭代迅速,订单不断获取,迅速成长为储能行业的大黑马。2022年,海辰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5GWh,出货量增速居行业前列。
除了经常获得财政支持外,海辰储能今年1月的订单也有好消息,总容量超过20GWh,累计订单价值超过100亿元。1月9日,签署了双力(宁波)电池有限公司15GWH电池供应合作协议;1月31日,中标了新源智能储能开发(北京)有限公司2GWH电池等订单。
2月15日,海辰储能与徐继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储能领域进行全面合作。其中,双方将深入合作,共同发展徐继集团2023年的框架采购计划和项目实施,以及电池PACK生产线的建设。
此外,海辰储能还与华能集团、中国电力、东方日升、科陆电子、东方电气、南方电网等行业龙头企业达成了长期战略合作。
根据GGII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超过600GWh,到2030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2300GWh,市场规模将超过3万亿。
同时,资本端和需求侧给了海辰储能加速量产的信心和信心。
目前,海辰储能厦门锂电池项目一期年产15GWh的M1智能工厂已全面投产。今年厦门基地一期、二期投产后,海辰储能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超过25GWh,整体电池出货增速将超过500%。海辰储能计划于2024年实现年产能超过100GWh,2025年实现年产能超过135GWh。
产能扩张需要产品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支持。2022年,海辰储能发布了300Ah电力储能专用电池和大圆柱形家用储能专用电池。今年,海辰储能将发布下一代低成本280系列产品,并将推出超高效、一致的大圆柱形电池。同时,还将定制开发新一代的电力储能平台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电池和系统直流侧的成本。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锂电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312265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