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全天震荡反弹,创业板领涨。
盘面上,鸿蒙概念股集体走强,亚华电子、创意科技、常山北明、传智教育、立达信等10余股涨停。下午锂电池等新能源轨道股走高,艾罗能源、融捷股份、中矿资源、金龙羽等涨停。飞行汽车概念股盘中大幅上涨,光洋股份、王子新材料、万丰奥威涨停。计算能力、数据要素概念股迎来反弹,直接技术、高科技发展、深桑达A交易限额。在下跌方面,石化概念股进行了调整,新凤鸣跌停。
在板块方面,飞行车、鸿蒙概念、算力租赁、锂矿等板块涨幅居前,供销合作社、煤炭、旅游等板块跌幅居前。总体而言,个股涨跌较少,整个市场上涨了4400多只个股。
截至收盘时,上证指数上涨0.31%,深成指上涨1.47%,创业板指数上涨1.95%。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712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成交额651亿元。北行基金全天净买入42.31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2.11亿元,深股通净买入44.42亿元。
总的来说,今天a股市场出现了三大优势:
首先,经济观察网络表示,央行已批准住房租赁集团购买贷款总额1000亿元,支持8个试点城市购买商品房作为长期租赁。然而,据新浪金融报道,1000亿元的住房租赁贷款支持计划不同于商业银行发放的住房租赁集团购买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2023年专门设立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第二,500亿元的长期大资本取得了最新进展。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协会披露的信息,1月8日,一家名为“国丰兴华(北京)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私募机构正式完成登记备案。该私募股权成立于2023年12月22日,由新华资产和国寿资产共同投资500万元。根据中国人寿此前的公告,投资试点基金项目是“汇智项目”,试点基金期限为10 N年。这意味着基金运营将持续10年“长钱”。
第三,北行资金“抄底”,全天净买入超过42亿元。与此同时,海外数据显示,iShare中国大盘股ETF。(FXI)近几周看涨期权持仓量大幅上升,与2022年底非常相似。
01
市场有两个热点方向
鸿蒙概念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当今热点方向的两大热点。
首先,在鸿蒙概念方面,板块指数一度成交量上涨6%以上,创下阶段单日涨幅最大。亚华电子、创智科技20%涨停,智微智能、常山北明、立达信等10多股也强势封板。
在新闻方面,华为宣布与京东合作,正式启动鸿蒙本土应用开发,为今年鸿蒙生态奠定了又一个重要里程碑。目前,有爱奇艺、支付宝、美团、米哈游、B站、包括高德地图在内的数百家头部合作伙伴宣布启动鸿蒙本土应用开发,涵盖旅游、社交、游戏、办公、购物、生活、教育等18个领域。
此外,华为将于今年1月18日举办鸿蒙重要活动,届时将揭露鸿蒙生态和HarmonyOS NEXT高级新篇章。根据华为的计划,新的HarmonyOS NEXT开发者预览版将于今年第一季度对所有开发者开放。
其次,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面,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一度涨幅超过4%,中国银行业涨停;锂矿业板块也强劲上涨。中国矿业资源和荣捷股份下午关闭了板块。天齐锂业a股一度触及涨停,股价创4个半月新高。赣丰锂业、永兴材料、盛信锂业的涨势有所扩大。
在新闻方面,飞行车或最大催化剂。小鹏汇天官微发布消息称,2024年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小鹏汇天陆空一体化飞行车亮相。(CES 2024)。自去年10月发布以来,这是小鹏汇天一体式飞行车首次在国际舞台上公开亮相。小鹏汇天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王谭在CES上宣布,另一个“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车预订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并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量产交付。
目前,许多企业对飞行汽车的广阔前景感兴趣,并开始布局飞行汽车的设计、生产和验证工作。市场认为,2023年是国内飞行汽车流行的第一年,多场景应用程序的井喷可能很快就会出现。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9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2.1万亿美元。
总的来说,在之前的市场经历了持续的回调和调整后,各个方向都迎来了一定程度的修复。然而,由于市场成交量没有显著回升,热点爆发后的连续性仍不应该有太高的期望,仍然首先是轮换结构。
02
退市制度由官方媒体发布
就个股而言,今天ST鸿达再次跌停,股价已连续15个交易日跌破面值,提前锁定“1元退市”。此此外,*ST华谊最近收到了交易所的退市决定,*ST泛海和*ST柏龙在收到退市决定前收到了事先通知,*ST爱迪也提前锁定了“1元退市”。
回顾过去三年退市新规实施,退市改革稳步推进,一批绩效差异“钉子户”集中清算。2023年,随着全面注册制度的深入推进和新退市规定的严格执行,a股退市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a股上市公司46家退市退市,2022年退市42家以上。
《经济日报》今天也对a股退市制度发表了评论。
文章指出,a股退市制度仍存在不足:与上市公司的绝对增长和部分公司的业绩相比,现有退市公司数量仍较少,部分问题公司和业绩不佳的公司仍在股市“苟延残喘”;与海外成熟市场年退市率6%至8%相比,a股年退市率低于1%;与强制退市数量相比,主动退市、并购重组退市等案例较少,多元化退市渠道有待进一步畅通。
只有进退优胜劣汰,资本市场才能成为“一池活水”。特别是当前上市公司数量较多,市场增量资金不足时,应充分发挥退市制度“过滤器”作用,进一步加强退市,让公司和公司退出,引导宝贵的金融资源流向经营状况更好、增长更强的企业,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拓宽多元化退市渠道是必要的。要进一步畅通主动退市、并购、破产重组等多元化退市路径,制定多维退市标准,优化退市流程,加强可执行性,防止不符合持续上市条件的公司通过闪电重组、突击出售资产、免除巨额债务等手段避免退市,坚决退出符合标准的企业,加快市场劣币驱逐,优化投资生态。
加强退市监管是问题的应有意义。退市不是“免责牌”,不能退出,增加欺诈发行、财务欺诈、内幕交易、虚假陈述、财务欺诈背后、操纵股价罪魁祸首等相关责任人,以身作则,使上市公司不敢违规、不想违规、不想违规。
保护投资者利益是当务之急。a股市场主要是散户投资者,几乎每家上市公司都有成千上万的中小股东,退市必然会影响其重要利益,有必要建立正常退市模式匹配投资者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民事赔偿、集体诉讼机制,简化相应程序,减少退市对中小投资者的损害,避免投资者的过错。
当然,退市制度的意义不是体现在数量上,而是简单地追求退市总量,而是体现在数量上。“应退尽退,该退则退”,优化市场生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高市场投资价值。这样“激活资本市场,增强投资者信心”。
03
A股2024年或“欲扬先抑”
最后,看看a股的后续走势。
今天,a股上涨,三大指数全部收盘,虽然上证指数尚未恢复2900点,但在结构性市场下,点本身并不意味着太多的意义,板块之间的良性轮换和成交量能否温和成交量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
对于a股2024年的表现,国金证券战略首席分析师张驰判断,在认可2024年国内经济或曲折修复的基础上,2024年a股市场的流动性或“N型”修复,市场整体走势也将是“欲扬先抑”。
首先,在财政政策方面,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2024年财政政策是由“蓄力”转向“发力”。历史规律表明,实际利率与库存行为相反,弱领先。考虑到当前实际利率处于历史绝对高位,下行趋势已经确定,实际库存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修复趋势已经开始。在政策的支持下,2024年的经济表现可能比2023年有所改善。
其次,在流动性方面,松弛判断,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经济或共振下降,叠加流动性收紧,a股可能调整和二次触底;第三季度流动性边际反弹,市场触底反弹,第四季度国内经济逐渐进入复苏初期,如果美国经济软着陆,a股反转市场开放,甚至可能是新一轮牛市的起点;如果美国经济硬着陆,信贷危机可能会产生阶段性影响,但不会改变反转趋势。
最后,在具体战略方面,从全年的角度来看,张驰判断2024年中小盘和增长主题仍将占主导地位,主题投资仍是2024年的主线,繁荣战略仍需等待经济进入复苏期。
在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既有轮动,也有坚持”:一是寻找代表经济结构转型方向、具有产业趋势投资机会的产业趋势之路,包括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消费电子、机械自动化、医药(创新药)CXO)、军工等;二是“御寒类”防御品种,包括医药、黄金、高股息、金融等。
– End –
原创文章,作者:证券之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152214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