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电极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市场需求将迎来爆发期

燃料电池车的快速放量必然会推动燃料电池行业的扩张。膜电极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市场需求将迎来爆发期

膜电极(MEA)它是由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和气体扩散层三个基本部件组成的电极。膜电极是电子、质子、气体等物质传输和电化学反应的核心场所,决定了燃料电池的堆积性能、使用寿命、输出性能、反应效率等。近年来,随着燃料电池市场的发展,市场对高性能、低铂负荷、低成本、长寿命的膜电极的需求不断释放。

膜电极原料涉及质子交换膜、碳纸、铂催化剂等。在技术方面,膜电极技术经历了三代创新,其中第一代热压膜电极(GDE)已基本淘汰,第二代CCM膜电极已大规模生产,商业化程度最高。第三代有序膜电极是膜电极制造研究的热点,只有少数企业实现了大规模生产。

膜电极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燃料电池领域。在双碳背景下,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发布了燃料电池发展计划,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将加快。燃料电池在汽车端的应用相对成熟。在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所有权不断增加。截至2022年6月,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量已达到1.0多万辆。燃料电池车的快速放量必然会带动燃料电池行业的扩张。膜电极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市场需求将迎来爆发期。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膜电极产业市场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得益于燃料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膜电极市场需求不断释放。为满足市场需求,鸿基创能、擎动科技、武汉理工氢电、上海唐峰能源、泰极电力等国内企业均扩大了膜电极生产规模。

膜电极制备工艺复杂,产品研发周期长,资本投资大,行业进入壁垒高。在全球市场上,膜电极供应商主要包括杜邦、戈尔、加拿大巴拉德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国内膜电极的性能逐渐达到国际水平,但铂负荷、冷启动、催化剂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高端膜电极的需求仍依赖于进口,未来国内替代空间广阔。

新思界行业分析师表示,膜电极是燃料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双碳的背景下,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正在加快。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国内膜电极企业扩大了生产,膜电极行业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是一个主要的燃料电池生产国,但由于技术限制,国内膜电极与国际先进产品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高端膜电极迫切需要定位突破。

原创文章,作者:新思界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14225955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