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在2022年理想汽车财务报告电话会议上,李翔表示,“随着工业成熟度的逐步提高和上下游供应的逐步改善,理想汽车对2023年零部件供应保持信心。”
李翔的信心从何而来?
事实上,与其他新力量相比,理想汽车一直特别重视供应链的培训和管理,现在已经“小成就”。正是通过这种不懈的努力,李翔才能放心,甚至保持信心。
例如,在核心动力电池中,理想汽车已经从早期直接购买电池组发展到独立开发电池组;同时,理想汽车也建立了宁德时代+蜂巢能源+像新旺达这样的多电池供应模式更有保障。
例如,最近上市的理想L7搭载了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的电池。虽然供应商不同,但李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性能、质量和保修政策与Max和Pro车型一致。”
对此,有网友吐槽道:“到时候车主会问理想的销售,‘你说性能质量一样,为什么价格不一样?’理想销售说‘宁德时代有名’?”
还有很多相关的论点。虽然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理想汽车一直以宁德时代为电池供应商。这一次,L7突然宣布 Air更换了电池供应商,并确保与高配置车型的性能、质量和保修政策一致,引起了一些讨论。
但是理想汽车和蜂巢能源的“联姻”,蜂巢能源的实际情况如何?
“蜂巢”不容小觑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理想汽车与蜂巢能源的“联姻”,恐怕就是“严格”。
据报道,为了确保理想汽车自主研发PACK电池的顺利高质量交付,早在去年7月,理想汽车研发领导就带领团队进入蜂巢能源进行指导和审计,蜂巢能源真的达到了预期,交出了令人满意和美丽的答案。
在设计PACK电池时,高效和安全是蜂巢能源的首要考虑因素。因此,蜂巢能源采用自制的117 AH三元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达180Wh/kg,巩固了电池能量基本盘,实现了宁德时代纯电动续航里程。
为了更大程度地保证用户的驾驶安全,蜂巢能源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第一个冷板代替纵梁,与电池和外壳高度集成,为电池设备了高强度钢的安全指甲。同时,一旦电池组在高温下失控,可抑制不超过2个失控电池,大大提高了电池组的安全性。
蜂巢能源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生产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潜力,使PACK的生产成为可能。
蜂巢能源为理想汽车配备了自动CTP专用生产线,实现了从电池到PACK的模块化自动组装。MES系统用于记录和分析过程设备和产品参数,以确保过程质量的可控性和可追溯性。PACK离线后,检测覆盖PACK和车辆端的各种信号,以确保产品100%合格。
当然,对全局的准确控制离不开对细节的精益求精。
例如,Pack生产过程全部采用一流的阿特拉斯拧紧系统,实时监控拧紧扭矩、角度和数量,实现100%防止错误;例如,焊接采用行业先进的环形光斑振动镜激光焊接,焊接质量从六西格玛提高到十西格玛水平,焊接外观美观,焊渣飞溅比传统激光焊接减少90%。
为了严格防止从设计到产品离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蜂巢能源建立了严格的系统质量管理体系,如自动CCD在线检测等关键工序段+100%性能的测试+质量门的控制;再比如严格的停机停机机制,实行十大质量红线。
蜂巢能源的每一个生产步骤和参与生产的每一部分,从设计到生产,从人到机器,不仅是高标准、严要求,更是精细化管理。
在此期间,双方从高层到团队对合作项目保持了深入的沟通。李翔敢说,“性能、质量和保修政策与Max和Pro车型一致”,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对蜂巢能源智能制造水平的信心。
理想汽车和蜂巢能源的“婚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就像宝马选择了一个无名的宁德时代一样,企业目前的影响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去企业积累了多少实力,重要的是未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目前,蜂巢能源似乎不为人所知,但实际上有很多来源。
蜂巢能源前身为2012年成立的长城汽车动力电池部门,于2018年正式独立,开始了单打独斗的辉煌岁月。
在不到5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无钴电池、短刀电池、龙鳞甲电池、第三代超高速叠加工艺等前沿技术,并与多家汽车厂进行了深入合作。蜂巢能源已跻身全国十大动力电池企业之列,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一些行业预测,到2025年,锂电池在全球交通领域的电气化和电力储能总需求将超过1.8Twh。面对进入Twh时代的大势所趋,蜂巢能源也可谓雄心勃勃。
在2021年蜂巢能源电池日,蜂巢能源提出了扩大产能的战略,计划在未来几年在中国建设多个基地,实现产能跨越式大幅提升。
与理想汽车的合作无疑是美丽的第一枪。在未来,蜂巢能源必然会释放出越来越好的产能,形成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强的影响力。
“蜂巢式”引领
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已经井喷式发展了大约10年。得益于此,大量新车厂和动力电池企业发展迅速,后者与松下、LG等全球老牌电池企业竞争。
但严格来说,无论是站在台前的整车厂,还是幕后的动力电池企业,都离真正的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此,在当今电力电池行业呈现寡头模式的情况下,蜂巢能源与理想汽车的“婚姻”只是为该行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合作模式。从表面上看,理想的汽车似乎支持蜂巢能源,事实上,双赢的局面是这种“婚姻”的最大结果。
一方面,对于理想的汽车,蜂巢能源只是理想的L7 Air车型提供电池的专用产品线合作模式,在保证产品质量不变的前提下,最大的意义是帮助理想的汽车降低成本。
面对蜂巢能源,理想汽车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强。同时,引进了多家供应商,优化了供应链体系,提高了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方便了采购成本的控制,最终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理想汽车的价格门槛已降至31.98万元,是相应的体现。
价格下跌也使得理想汽车在2023年初爆发价格战。即使在促销活动没有大动作的前提下,也能以更从容的态度灵活应对价格战中的危机。
对于蜂巢能源来说,最大的意义是利用理想汽车的影响力,让用户可以看到和做出更多的产品选择,以理想汽车为跳板,获得更多的高质量客户。
同时,通过与理想汽车的合作,也有利于提高蜂巢能源的工艺精度和技术高度,在更长的时间线上继续为汽车公司输出更具成本效益的电池解决方案,最终形成自身的积极反馈,促进良性发展。
事实上,汽车制造商选择许多动力电池企业作为供应商,动力电池企业寻找许多汽车制造商作为客户本身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毕竟,至少两条腿走路稳定。
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只有呈现出网状合作结构,整个行业才能稳步发展。一旦行业寒冬来临,每个企业作为分散在互联网上的点,都有足够的韧性来应对。
然而,正如上述,在动力电池行业,寡头模式行业已经形成,整车厂与动力电池企业的合作也陷入了微妙的境地。
一方面,大多数汽车制造商都想与一两个寡头合作,以提高他们的产品竞争力,最终导致行业红利的平衡严重倾斜。
另一方面,许多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只与一家汽车制造商有太深的绑定,如中国创新航空对广汽、国轩高科技对公众、弗迪对比亚迪等。
与汽车制造商的深度绑定可以快速增长,但它限制了它们的快速成熟。一旦绑定到汽车制造商的“另一个新的爱”或“水壶底部的工资”,动力电池企业很可能会迅速下降,甚至崩溃。
命运还是要掌握自己的手才能坚定。
与汽车制造商过于深入的绑定也限制了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交叉合作,不仅不利于整个行业的稳定,而且提高了动力电池的成本,增加了汽车制造商的生存压力。如果汽车制造商不这样做,整个行业都将遭受痛苦。
因此,对于动力电池企业来说,依靠汽车制造商来完成原始的资本积累和快速增长来生存是很重要的,但无疑更重要的是独立增长到成熟,以释放适应市场的潜力。
目前,不仅是理想的汽车,许多汽车制造商都在积极寻找许多电池供应商,而且大多数动力电池企业也经历了生存阶段。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汽车制造商和动力电池企业越来越迫切地完成双向旅行。
例如,理想汽车与蜂巢能源的合作模式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一是公开透明,向用户解释;二是实现双赢,让双方都有回报。当然,两者之间的“婚姻”是合适的。
电势有话要说
2022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8.同比增长937万辆.4%,整个汽车市场的渗透率达到25.6%,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依然旺盛,未来蜂巢能源等动力电池企业不断扩张的故事还会继续上演。
虽然目前寡头模式的形成令行业窒息,但电池技术路线、市场耐久性和能源需求结构尚未确定,短期内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市场需求不会改变。
蜂巢能源公司董事长杨红新曾表示:“不留后路,用研发创新建护城河。”事实上,只有建立坚不可摧的技术壁垒,蜂巢能源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应对当前的寡头模式,然后寻求更多的可能性。
无论如何,理想汽车与蜂巢能源的合作,虽然舆论纷纷,但仍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蜂巢能源的圈子。这无疑为2023年的新开端。新的“飙升”之路的起点可能就在这里。我们拭目以待,看看未来能否“加速飙升”!
原创文章,作者:金刚新能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031755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