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生能否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外部?破局者?

黄宏生能否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外部?破局者?

创维汽车母公司

最近的汽车圈“红人”还有一个,那就是创维集团、创维汽车创始人黄宏生。

在创维汽车春季技术生态大会上,他说:“开维修车,寿命延长30年,让每一位车主都能享受百岁生活。”“自从开了(创维)电动车,我的高血压、糖尿病等问题都好了。”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大会上,他说:“汽车实际上是带轮子的家用电器,也是消费电子的属性。”“创维的目的是为车主提供深度睡眠和深度养生的友好条件。”

看到如此奇特别致的演讲,不禁让“车圈能见度”心生疑惑:现在汽车制造业已经出现了“内卷”汽车公司高管必须到达汽车公司“胡说八道”吸引眼球?

事实上,作为创维集团的创始人,黄宏生已经非常有名了。他也是汽车制造新力量中年龄最大的企业家。没有必要依靠这些言论来赢得关注。然而,他的创维汽车仍处于跌跌撞撞的增长阶段。虽然天美汽车的前身早在2017年就开始了这个项目,但它在2019年正式成立,但多年来一直不为人知。去年,平均月销量不足2000辆,品牌迫切需要有效的循环营销。

只是这种惊人的营销方式真的能让消费者付出代价吗?黄宏生能否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外部?“破局者”?

1

造车棋局十几年

著名的黄宏生“彩电大王”,家电企业创维成立于1988年,并于2000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其跨境汽车制造的故事从开沃汽车开始,从客车开始“落子”,已经快13年了。

2010年底,黄宏生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之旅,在南京成立了凯沃汽车,英文名字是Skywell,类似于创维集团的英文名字Skyworth。

黄宏生为了快速进入市场,第二年通过重组“南京金龙”,第一个进入汽车行业的人“入场券”,并将发展重点转向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全面参与整车和核心部件的生产、销售、研发和服务。

有了金龙巴士的基础,开沃汽车一路走得很顺利。2014年,南京丽水总部基地正式投入使用,成为中国青年奥运会运动员的指定车辆;2015年,南京金龙纯电动交付2022年冬奥会筹备小组;2016年,武汉、深圳首次进入香港。

根据凯沃汽车官网信息,核心子公司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2014年纯电动客车产销排名全国第二,2015-2017年排名全国第四,2018年排名全国第三,2019年排名全国第二。

这样的成绩还是可圈可点的,但是“商用车市场太小了”,在黄宏生心中,“乘用车是主战场”。因此,他也在默默地等待和准备一个成熟的机会进入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最后,2017年,凯沃汽车获得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的乘用车准入资格,并于同年12月接受了新能源准入资格。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签约30万辆。这意味着凯沃汽车从那时起就拥有了乘用车“准生证”。

拿到“准生证”此后,创维汽车的前身天美汽车诞生了。根据天眼信息,江苏天美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1月1日,是凯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的全资子公司。

虽然天美进入市场较晚,但其战略目标非常激进。成立仅一个月后,首款纯电动SUVET5将投放市场,未来五年将发布4款新车,推出N项智能技术,完成50万辆的生产和销售。

当时,杜哥与现任创维汽车总裁兼联合创始人吴龙巴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认为,董事长黄宏生很早就进入了汽车制造业,母公司开沃汽车在新能源客车方面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因此,天美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有自己的优势。该集团的目标是使汽车行业达到1000亿元。

雄心壮志还在耳边,可惜后来天美汽车没有做到。“大器晚成”,坚持不到两年就换名重来。

2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在汽车制造业,“商转乘”或者“商乘并举”有很多先例。例如,江铃、福田等商用车代表通过合资企业和收购进入乘用车领域,试图在乘用车领域实现飞跃,但表现并不理想,开沃汽车也不例外。

交强险数据显示,2020年上市当年,天美汽车总保险只有467辆,2021年前3个月只有206辆。

如此糟糕的成绩,让黄宏生不得不思考如何做出改变,比如利用它“创维”这个品牌开始受欢迎。

因此,在2021年3月26日,凯沃汽车与创维集团签订了相关商标转让协议,前者以2800万元的价格获得了创维集团“创维品牌”转让第十二类商标。4月27日,创维汽车召开品牌会议,宣布天美汽车更名为创维汽车。

在会议上,黄宏生给出了新的目标:“汽车行业只有上市才能做大做强,快速上市是我们最近的目标。目标是今年内申报,希望明年能在科技创新板上市。”

目前,创维汽车2022年上市的目标显然还没有实现,并取得了成功“创维”汽车商标使用权后,也没有发挥多大作用。

更名三个月后,创维汽车正式带来创维EV6,补贴后价格区间为15.28万元~24.98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创维EV6尺寸为4698x1908x1696mm,轴距为2800mm,定位为纯电动中型SUV,续航里程为410公里,续航里程为520公里,续航里程为410公里,续航里程为410公里,续航里程为410公里,续航里程为410公里。

这些数据与天美ET5完全相同。换句话说,创维EV6相当于“换标”天美ET5配置稍多,诚意相当不足。因此,虽然销量有所提高,但仍处于低迷状态。2021年,保险金额为1670辆。

然而,黄宏生仍然很有信心,他在品牌会议上提出“1-3-3-3”目标,四个数字表明,创维汽车投资100亿元,未来投资300亿元,创维汽车市值3000亿元,努力培养优秀企业家团队30年。

在2022年4月创维汽车2022全球战略伙伴大会上,推出了两款全新产品——在创维HT-i和2022款创维EV6之后,又定下了创维HT-i“2022年完成3万辆”交付目标同时影响销售额45亿元。

现实情况是,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创维汽车总销量达到2.19万辆,达到3万辆目标的73%,今年前两个月共交付2664辆。根据交通强制保险的数据,2022年创维汽车的保险数量仅为5183辆,今年前两个月累计为919辆。

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更名重生似乎并没有扭转局面。在众多造车新势力中,创维汽车始终没有存在感。

3

另辟蹊径走黑红路线?

娱乐圈有句话“黑红也是红”,讨论总比没有声音好。我不知道黄宏生是否在学习这种营销方法。最近,他经常依靠一些“金句”将创维汽车送到热点。

为新车造势时,黄宏生竟然另辟蹊径为自己的车开了车“健康牌”,而且语出惊人:“企业家的平均寿命会缩短10岁,但使用创维汽车后会延长30岁。”

他还表示,要打造8000万创业者的健康车,创业者最大的挑战往往不是金钱,而是健康。更重要的是,“自从开了(创维)电动车,我的高血压、糖尿病等问题都好了。”

简直是医学奇迹,这种保健车的定位确实是“前无古人”,大概率也“后无来者”,难怪他的言论一出来,整个网络立刻都在吐槽和调侃。

然而,黄宏生仍然非常坚定:“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汽车企业,都专注于科技等元素,让一辆车专注于‘健康’汽车成为人们高度依赖的合作伙伴,是创维汽车始终遵循的品牌理念。”

不仅是打“健康牌”,在安全方面,吴龙八表示将通过“4390品质战略”,在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给用户带来看得见、摸得着、开着爽的安全驾驶体验。

“4390品质战略”意思是通过4种认证体系,9种质量管理工具,单车测试不少于300万公里,全面保证产品质量,实现交付“0”投诉。

但令人尴尬的是,创维汽车的安全性也受到了质疑。根据不久前中国汽车评估公布的C-NCAP碰撞测试结果,创维EV6在满分为五星的前提下 520智能版只获得一星成绩。

在碰撞测试的详细分数方面,创维EV6主动安全评价得分率为30.26%,行人保护评价得分率为61.46%,乘客保护得分率为38.45%。在侧柱碰撞的单次测试中,该车获得了惊人的零分。车内假人胸部压缩变形超过极限值,这意味着车内乘客在碰撞中受到致命伤害。

驾驶这样一辆碰撞测试只有一星的车,基本安全难以保证,怎样才能实现多活30年的愿望?

不可否认,近70岁的黄宏生还在努力创业,值得学习。然而,没有人能有梦想制造汽车。头部的新力量还没有摆脱损失。创维汽车依靠它“吹牛”能走下去吗?

黄宏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纵观全球百年汽车发展史,破局者往往来自外部。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们不妨更加宽容和支持,剩下的就给时间去检验了。

今年,创维汽车的目标是“全年销售4万辆,其中国内3.2万辆,海外8000辆”,我们等待时间的考验。

作者|刘媛媛

来源|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原创文章,作者:车圈能见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4/10186826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