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是能够满足人类所有幻想的终极能源。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虽然没有锂电池行业那么漂亮,但在新能源战略布局中也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近两年来,各行各业的玩家跨境进入,掀起了持续的投资浪潮。
在中国,政策仍然是氢能发展的最大驱动力——由于燃料电池的成本仍然很高,出于战略需要,相应的商业化进程需要首先由政策补贴推进,这也是新兴产业的正常状态。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通常用于衡量燃料电池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全年排名第一的是中国“氢能第一股”亿华通。与雄涛、国鸿氢能、重塑技术等企业一样,它诞生于中国氢能产业规划的密集发布之前,在轨道上的黄金含量相对较高。
2月27日,亿华通发布2022年业绩快报,2022年收入达到7.38亿元,收入连续三年增长。在两届会议上,亿华通董事长张国强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成为中国第一个氢能行业代表。自年初以来,全国许多地方都表达了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决心。该行业预测,氢能产业的爆炸性增长可能即将到来。
“氢”火燎原,终极能源释放吸引力
今年1月底,全国十多个省市的“春节第一次会议”提到了对氢能产业的重点支持。去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的保有目标设定在5万辆。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截至2022年底,中国燃料电池车数量为12682辆,业内预计到2025年底将有5辆-10万台。
该政策在早期给予了非常实际的支持。2021年9月,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首批设立京津冀、上海、广东三个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示范期为4年,“以奖代补”。在此期间,每个城市群最高可获得17亿元的中央财政资金。当年12月,河北、河南第二批城市群加入示范行列,“3+2.形成格局。其中,京津冀地区是亿华通布局的重点。
还有许多类似的措施。政策补贴通常直接分配给汽车制造商。只要产业链中的企业与客户密切合作,就可以分享产业红利。
另一方面,产业链对氢能的兴趣也在增长。2021年3月,“光伏茅”隆基绿能成立子公司隆基氢能,开展氢能设备技术业务。隆基创始人李振国认为,“能源发展趋势逐渐从碳能转向硅能,然后转向氢能”。光伏发电是世界上最经济的清洁能源,而光伏制氢则是“双重清洁”。
纵观产业链,虽然我国氢能产业和燃料电池汽车都处于起步阶段,但有很大的迹象表明锂电池已经从势头复制到飙升。万联证券将目前的燃料电池行业与2011年左右的锂电池行业进行了比较。类似的技术壁垒、巨大的资本支出和超长的回报周期使企业的发展看似困难,但一旦达到临界点,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因此,尽管产业链上下游经历了多次炒作,但赛道龙头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市场的关注。易华通是风向标之一。
国内市场顶级氢能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自诞生以来,亿华通一直瞄准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潍柴动力氢能业务起源于2018年收购巴拉德;国鸿氢能成立之初,购买了巴拉德电堆技术授权,并于2016年转向自主开发。此外,还有国氢技术、上汽捷氢技术等国家队支持国家电力投资。
在技术研发方面,亿华通遵循“剥洋葱”的技术路线,坚持预研、开发、推广的原则,先后征服了燃料电池系统、电堆、双极板、膜电极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零部件定位率达到100%。
目前,亿华通产品功率覆盖30kW至240kW,可满足中长途、重载、城际客货运输、城市公交、冷链、卫生等不同应用场景,实现陆路交通应用场景的全覆盖。世界上第一台240千瓦燃料电池发动机是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实现了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新突破,将氢能应用扩展到长途和重载领域,为重型卡车低碳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公开数据显示,亿华通在行业内的市场份额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与30多家国内汽车企业合作,共同发布了121辆燃料电池汽车公告。3000辆配备亿华通燃料电池的汽车继续在23个城市运营,里程超过1亿公里,安全运行时间超过230万小时,为行业发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投放12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创了人类历史上氢能汽车大规模服务国际赛事的先例。其中724台配备了亿华通燃料电池发动机,氢能和亿华通再次“火”。
然而,氢能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一件相对陌生的事情。10年前很少有人100%预测锂电池的未来。就像现在一样,很少有人敢选择100%相信氢能的未来。这一事实与市场预期之间的“预期差异”在轨道上是自由的。
为未来代言,被低估的亿华通
投资科技创新板,要有风险投资意识。2022年的疫情风险很大,但亿华通连续三年的收入增长为“氢能第一股”,赢得了基本的“体面”。
国际氢能委员会在《氢气展望2022》报告中指出,2030年,全球氢能行业需要7000亿美元的直接投资,这是一个由真金白银堆积的行业。然而,正是这一新兴产业的特点误解了市场对公司的具体价值。
就性能而言,这些评价方法也不准确,如性能快递:“随着燃料电池产业链本地化进程的加快,导致燃料电池产品成本和价格下降,为了进一步巩固公司资产质量,报告期公司部分不能满足客户市场需求或适应产品库存和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本身并不是一个有利因素。然而,有必要考虑诱导资产减值的因素是否能与减值本身形成对冲。亿华通提到的产品成本和价格的下降不仅可以解释为现有产品的公允价值正在下降,也可以被视为行业利益,即应用成本正在下降,这与应用前景的扩大相对应。对于氢能行业来说,后者显然更有意义。
此外,产品迭代降低了旧产品的吸引力,还需要关注新产品的开发进度和销售进度。亿华通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招股说明书中表示,香港股市筹集了75笔资金%将用于未来三年的研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持续酝酿的巨大变化。2022年前三个季度,亿华通的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加45.91%,占收入的三分之一。2022年,燃料电池领域公开专利545项,在中国排名第一,在世界排名第五,反映了科研实力和科研成果的双丰收。
2023年,氢能窗口期极其明朗,是加速发展的好时机。从成长的角度来看,亿华通本身必须加快产品序列更新,本质上是在不断增强竞争力。
简而言之,过去的资产可能会带来损失,但未来的市场扩张速度要快得多。在两者相互抵消后,亿华通的主题仍在增长。特别是加强国内替代研究,对未来整个行业的成本下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亿华通的产品核心部件已实现国产化率100%,近年来,国内燃料电池的成本为每年20元-25%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口比例较高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亿华通的收入构成主要由燃料电池系统组成,其余为零部件、技术服务等收入(2021年6).总收入59亿元,总收入59亿元.燃料电池18亿元)。然而,燃料电池从目录到企业结算到最终付款之间存在明显的时差。因此,在不同的口径下,与企业销售相关的数据可能不统一,这意味着其增长不能由单一的季度性能决定,而取决于长期曲线。
可以预见,未来市场很可能会给亿华通带来惊喜,这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
一是五大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需求持续。五大示范城市群第一年考核指标完成参差不齐。从公开数据来看,京津冀城市群完成第一年目标,其他几个城市群可能不符合标准。在考核压力下,各大城市群也先后给自己下了军令。例如,上海坚持实现2025年1万辆氢能汽车的目标,可见示范期内的投资意愿和实力,需求明确。
此外,山西、四川等燃料电池汽车非示范城市群成员正在积极布局氢能产业,希望被国家批准为新一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这些城市的需求也扩大了未来的市场空间。简而言之,2023年是氢能产业布局推广速度的窗口期。
二是2022年疫情对地方投资、招商等方面影响较大,政策落地滞后。但在许多地方的“春节第一次会议”上,今年对企业的支持是肯定的。各种免征购置税、给予新成立公司补贴的措施仍将层出不穷。特别是主流政策也制定了基调。例如,国家能源管理局在年初发布了《新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草案)》,提出了氢能的关键任务:大力推动新能源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交通领域全面取代传统能源汽车。
与2不同,全年氢燃料电池汽车预计将呈现高增长趋势2022年政策细则未落地时,谨慎试水。2023年,大部分地方政策指导和补贴规划已经发布。更完善、更商业化的产业链叠加全国固定补贴(先到先得),行业成交量确定性强。预计2023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将继续翻倍。国金证券研究报告指出,1月份燃料电池系统装机容量为14.4MW,其中商用车装机量为14.3MW同比上升33%。
三是加强氢燃料电池汽车主流汽车企业布局,2023年市场增长将有更多支撑。例如,北汽福田计划在2023年底推广4000辆燃料电池商用车。2025年,上汽计划推出至少10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包括燃料电池商用车和乘用车),形成1万辆以上汽车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市场份额计划达到10辆%以上。在早期阶段,汽车公司与目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随着2023年行业的东风,汽车公司将向氢能汽车倾注更多的资源来实现目标。
第四,氢能产业链各环节的不足逐渐受到重视和修复,将进一步推动2023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
“制-储-运-从源头制到应用攻关,氢能的发展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促进产业链的协调发展也是许多地区的重点。例如,2022年底,亿华通与新疆伊宁市人民政府、伊宁联创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伊宁光伏绿电氢源网储存一体化项目建设。该项目涉及氢能全产业链,年产2万吨绿氢,建成20个加氢站,能满足3000多辆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的日常运行需求。在政策效果和产业链成本降低的推动下,将为2023年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翻倍提供巨大支持。
此外,社会资本的进一步关注和重点车型(如重型卡车)的优先增长将使氢能市场的表现日新月异。市场预期最大的差异总是对工业发展的认知滞后。由于各种因素,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普遍处于“知道但不知道为什么”的状态。此外,行业迭代速度快,使得看到市场形势和企业价值更加困难。
然而,企业的战略表现不会撒谎。亿华通在R&D生产能力、批量上车、上下游资源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今天的低调意味着未来的“高走”。氢能的确定性足以完成股票选择的问题,剩下的只是时机选择。
文章来源:松果财经
原创文章,作者:松果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031755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