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伟:新能源汽车没有产能过剩

苗伟:新能源汽车没有产能过剩

作者 | 甄 瑶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 编者按

从软硬件到产业链到政府,再到人们的头脑,新能源革命产生的能量波正在猛烈地影响着新汽车时代的各个方面。

在全球能源变革和科技创新迫切需要的背景下,电气化、智能化、芯片、自动驾驶和低碳等原本属于多个领域的话题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融合。新能源轨道不仅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而且正在重新定义人类的生活方式。

重新定义的是产业链。目前,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亟待升级。其中,技术发展方向、市场格局是否颠覆、补贴政策是否延续、产能是否过剩、电力电池供应何时缓解、政府应以何种方式参与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吸引,都是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月1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专家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伟、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席陈清泰、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百人会副主席欧阳明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主席、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联盟主席董洋、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秘书长刘晓诗出席会议。讨论上述话题。

苗伟:新能源汽车没有产能过剩

针对市场高度关注的新能源补贴下降的影响,苗伟表示:“这将对1月甚至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产生不利影响。政策下降后,市场将有一段时间的萧条,但影响不会大于2019年,新能源渗透率的增长趋势也不会改变。”

今年1月,新能源汽车补贴终止,“鲶鱼”特斯拉率先降价,搅动市场,叠加新年假期,去年年底冲动透支,使1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减半-42.5万辆和40.8万辆,环比大幅下降46万辆.6%和49.9%。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并不乐观地发出警告——整个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工业的稳定增长任务仍然非常困难,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导致汽车消费恢复滞后,需要不断提振政策。

在这方面,苗伟建议继续计划在今年年底退出的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

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2022年4月1日表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乘用车,将出现灾难性的产能过剩!”。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所所长张翔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曾经说过,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并不是第一次。2015年左右,由于当时政府补贴高,大量资金涌入新能源汽车轨道,企业扩大生产,导致严重产能过剩。

“新能源汽车是燃料汽车的替代关系,真正需要控制的是燃料汽车的产能过剩。”鉴于目前新能源汽车投资不佳,苗伟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总体产能不过剩,但部分地方和部分企业产能过剩。

此外,苗伟认为,地方政府不能成为投资主体,以避免“外行管理专家”的低水平。目前,随着市场升级,行业内100多家汽车制造企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淘汰考验。汽车制造必须有决心和信心用真金白银砸碎它们。“画蛋糕”和“空手套白狼”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

欧阳明高回答了动力电池行业、混合动力技术路线等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

鉴于电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欧阳明高表示,中国的动力电池目前处于全球市场领先地位,全球70个%动力电池产能来自中国企业。

欧阳明高认为,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和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都可以被视为上述特征的市场体现。

他预测,电力电池原材料价格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下跌,并在未来几年恢复正常,预计价格将保持在30万元至40万元之间/吨区间。

帮宁工作室为读者提取了这次专家交流会的七个精辟观点。

▍苗伟:建议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

去年年底,十多年的“国家补贴”退出历史舞台将对今年1月甚至上半年的汽车市场产生不利影响,但不会超过2019年的下降。

一方面,这次下跌的金额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它很早就预测了市场。因此,从上述角度来看,影响是可控的。

此外,由于三年的疫情,这次衰退持续了。为了弥补衰退带来的不利影响,政府提前出台了双点措施。从个人角度来看,建议“国家补贴”适当延续一年,制定政策要系统考虑,而不是每年预测一次,让市场和企业提前做好准备。

▍苗伟:新能源汽车没有产能过剩

记得2021年有媒体报道:现在新能源汽车产能已经达到1000万辆,但当年产量只有300万辆。产能不是严重过剩吗?

然而,我们没想到新能源汽车在过去的一年里发展到700万辆。如果2021年底没有1000万辆产能,去年如何生产700万辆新能源汽车?

因此,总体而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传统燃料汽车发展迅速,甚至连续三年下降。新能源汽车是燃料汽车的完全替代关系。真正需要控制的是燃料汽车的产能过剩。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主要问题是如何将过剩燃油汽车的产能转化为新能源汽车,充分利用和处理。

去年,中国汽车产量超过270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5辆.6%,我估计今年新能源汽车很可能会增长超过30辆%,超过30%即900万辆,甚至可能达到1000万辆。

若新能源汽车产量为900万辆,则为800万辆%为了满足今年的需求,产能利用率(这很高)应该有1120万辆。此外,产能建设需要有一定的周期,还必须考虑明年、明年和未来的发展。因此,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能不存在过剩。

当然,总的来说,这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地区可能产能过剩,有些企业也可能产能过剩。平均80%产能利用率不是各企业一步一步走的。

苗伟:新能源汽车没有产能过剩

▍苗伟:政府不应过度参与招商引资

还有另一种情况:一些地方政府确实跨越了政府的边界,渴望吸引投资,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新项目。有些人做得很成功,但有些人浪费了很多,最后陷入了自己。

比如2016年以来新建的苏州未来、淮安敏安等企业产能利用率低于5%。此外,赛林、拜腾、汉腾等项目基本倒闭。

有些地方政府太迫切了,有些土地不需要钱,有些甚至建造工厂,购买机械设备,这不是地方政府应该做的。

其他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支付资金来吸引社会资本,并建立了工业投资基金,这当然是投资金融风险的好方法。然而,地方政府不能成为最大的股东,因为他们不了解汽车,也不能管理汽车,只是手里有一点钱。如果地方政府想进行风险投资,最好不要进行领导投资和跟进投资,以避免风险。

新一届地方政府应启动国内需求。今年的经济应该有更好的发展。许多省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要进一步吸引投资,扩大项目,包括新能源汽车项目。

利用产能过剩来控制准入是相反的。

▍苗伟:建议参考注册制改革

目前,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确实很多,但100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将适者生存,最终集中在几家龙头企业,不断出现新的进入和新的生产能力。

这里有两种情况。

具有新能源汽车资质的企业,在新增产能时,可以看看目前的产能利用率。假如只有百分之几、百分之十以上,那就没必要搞那么多大项目,先利用好现有的产能。比如设置一个80%(我认为80%太高了,设置70%、60%)产能利用率,因为我们还需要发展,还需要经营这种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如果产能利用率太低,就不要再建了。

难点在于,如何把握从未造过车又想造车的新势力的准入门槛?

中国证监会启发了上市公司注册制改革。过去,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实行审计制度,要求3年盈利,年净资产收益率达到5%以上等。今年,在试点项目的基础上,全面放开注册制度,即未经批准,由证券交易所审查,中国证监会只审查证券交易所。我们不妨借一下。中央政府只审查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控制。正如我刚才所说,你不应该带头,你的工业投资基金也不应该是最大的股东。这些事情需要审查。

那么,只要企业敢于投资这个地方,政府就会乐于看到它的成功,可以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工作效率更高。让投资真正形成产品,这件事仍然交给企业。

过去,有些人拿着PPT,有些人甚至打样车,说他们将来会这样做,然后在社会上筹集很多钱。最后,他们没有这样做,有些人去了美国。这种事情再也不能发生了。

如果你(企业)真的想建造一辆车,你必须把真正的钱放进去。如果你成功了,我(政府)会给你奖励,地方政府可以表彰和颁发大证书。如果你失败了,那么我会帮你清理残局,但不要陷入其中,更不用说把政府准入的资格变成一个外壳了。

要认真总结过去成功的做法,也要总结过去失控的原因;既支持发展,又防止盲目建设。

▍苗伟:中国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支持全球芯片市场的重要力量

新能源汽车使用的芯片数量是手机的10倍以上。新能源汽车平均每辆车大约需要1500个芯片,上升到自动驾驶阶段。自行车需要3000多个芯片,远远大于消费电子产品的芯片。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705.与去年相比,增长了96万辆.9%,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约60辆%以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可以弥补消费电子产品的下降,成为未来支撑全球芯片市场的新力量。

在这方面,中国政府承诺在任何时候都更加开放和本地化。中国将平等对待中外企业,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创新的土壤和环境。

▍陈清泰:加强中国汽车工业:

首先,电动汽车加强了中国的汽车工业。

中国在燃油汽车技术路线上追赶了近50年,但没有翻身。这一次,我们的竞争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后,整体形势发展迅速。2016年是一个转折点。当时,欧阳高度判断,中国汽车销售将占全球约30家%。此外,我国还选择了以纯电为主的储能电池,这种技术建设是可行的。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我们都是新技术的跟踪者,这次我们是领导者,这是一个伟大的变化。

如何在未来发展?如果第一步是电气化,我们的战斗将非常美丽,下一步可能是网络化和智能化。因此,我们不能局限于电气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人工智能甚至共享旅游。如果我们能充分发挥新的技术优势,加强网络协调,中国就有可能再次引领它。

苗伟:新能源汽车没有产能过剩

二是实现汽车革命绿色出行。

汽车革命不是鼓励进行的。支持汽车革命的是新能源和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迫使汽车革命的是拯救地球,减少碳排放。

汽车革命应该实现绿色出行。要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交通成本,减少交通伤亡,改变出行体验。

电气化只是这一变化的1.0.要充分释放未来汽车电气化、绿色化、网络化、智能化、共享化造福社会的潜力,还要依靠网络化、智能化、旅游服务创新。因此,电动汽车应与新能源、智能交通和智能城市相结合。

未来的电动汽车,将是绿色能源储存和消费的基本单位,是智能交通和智能城市的基本单位,是新一代移动通信、共享旅游节点,促进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和智能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能源、环境、城市交通等长期困扰,重塑未来的旅游体验。

第三,电气化改变了汽车的定义和属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公司的渗透,今年汽车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服务软件也越来越丰富,这使得中国更早地意识到电动汽车正在改变汽车的定义和属性。

它正在从典型的机械产品转变为基于机械产品的电子电力产品、互联网产品和电子信息高科技产品。

它不仅是一种行走机械,也是一种数据决定体验和软件定义的移动智能终端。汽车的核心和边界发生了变化。数字能力水平将决定汽车未来的竞争力。

第四,电动汽车是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领导者。

电动汽车是软硬件集成的复杂移动基础设施。它具有较强的能力,广泛吸收信息、网络、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电子电力、先进制造等方面的新技术和新发展,将成为许多产业集成和创新的平台。网络和智能将为数字和人工智能提供高水平的应用场景,并将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也将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智能电网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的发展。产业链的调整和转型将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要充分利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优势,推动我国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

▍欧阳明高:今年动力电池行业增速大幅放缓

苗伟:新能源汽车没有产能过剩

预计今年国内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将接近10亿千瓦时,比去年增长近3亿千瓦时。随着电动汽车增速的放缓,以及程序和插入式混合新能源汽车装载量的增长,今年动力电池行业的增速将大幅放缓。

今年下半年,碳酸锂价格将降至35万至40万元/吨。为保证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平衡价格的合理范围为30万至40万元/吨。

目前,我国碳酸锂已连续下跌2个多月,其中电池级碳酸锂已从去年11月底的60万元跌至目前的43万元左右。

主机厂对电池的投资要谨慎,未来可能会出现工业过剩。

原创文章,作者:帮宁工作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20214942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