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科技观察】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创造历史。
首先,BYD代表中国新能源汽车赢得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重要里程碑。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BYD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年销量186.85万辆,同比增长152.4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85.74万辆,同比增长212.82%。
第二,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出色表现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走向了全产业化、专业化、全球化的全生命周期过程,这也是比亚迪2022年向外界发出的声音。
【蓝科技】了解到,比亚迪在过去两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市场引起了外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当地主流电视台DW、德国著名的汽车媒体Auto Motor und Sport等对比亚迪Atto3(元plus)测试和传播的产品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从产品本身、企业布局、市场模式等维度来看,BYD刀片电池技术不仅是BYD垂直集成的既定步伐,而且通过卡片刀片电池等关键节点,促进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护城河”,也增强中国汽车品牌在世界地位和竞争力。
然而,为了长期赢得国际市场的“青睐”,我们还必须看到刀片电池技术对车辆系统结构、安全等整个生命周期的影响。BYD在动力电池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应用经验,再次证实了其刀片电池的安全性、优秀的车辆设计和良好的驾驶体验。
一、比亚迪刀片电池技术实现提前占位布局
新能源汽车电池是一条“长坡厚雪”的技术竞争轨道,涌入这条轨道的企业很多。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和电池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动力电池轨道布局较早,出货量长期位居全国前三。
在延长周期方面,BYD早在2018年就与长安汽车合作成立了动力电池公司,一些长安纯电动汽车已经使用了两者共同开发的动力电池。另一个例子是,2020年4月,BYD和丰田汽车公司在中国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名为“BYD丰田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用于纯电动汽车和电池的相关研发。
基于动力电池领域长期积累的技术先进布局,BYD于2020年3月推出的明星电池产品刀片电池将加快全球电气化的普及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说:“刀片电池已经开始向整个行业供应,几乎每个你能想到的汽车品牌都在与比亚迪谈判和合作。未来,刀片电池将陆续配备国内外主流品牌的新能源车型。”
刀片电池的出现代表了BYD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新突破,也标志着中国在电力电池领域的领先模式。公开数据显示,BYD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制造商之一,在电池领域拥有4000多项专利。在刀片电池领域,该技术和产品是独立设计和开发的,具有知识产权。BYD申请了320多项专利,其中大部分是发明专利。
据报道,刀片电池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安全通过迄今为止最严格的针灸测试的动力电池。它一举填补了国际空白,也显示了比亚迪在刀片电池技术领域的发言权。
2、刀片电池创新是比亚迪最好的认可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用户关注的焦点也增加了电池安全、耐久性和对整车的提振。
首先,在电池安全方面,刀片电池的特殊设计可以使电池在短路时产热更少,散热更快。
据报道,刀片电池采用全方位高温“陶瓷电池”技术,确保电池安全:在高风险安全点采用耐高温、绝缘性能优异的高温陶瓷涂层,如极耳陶瓷、隔膜陶瓷、陶瓷柱等,在电池短时间内,一般无剧烈反应,极端情况下只有烟雾现象,使电池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其次,刀片电池的优点也体现在动力电池组的空间利用率上,这将大大提高整车的运行性能。电池体积能量密度可提高50%;重量能量密度也有所提高。在大大提高系统质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的同时,给整车带来了更高的产品稳定性和更低的故障率,使新能源汽车具有高安全性和高质量的特点。例如,电池首次应用于比亚迪汉EV车型,电池组的能量密度达到140Wh/kg,以84KWh605公里NEDC续航是铁锂电池在乘用车领域的新突破。
此外,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刀片电池在全球市场上的关键突破离不开比亚迪对安全的追求,始终坚持针灸测试标准和比亚迪更严格的安全标准。
实验表明,BYD刀片电池在针刺试验后没有火灾爆炸,甚至针刺点附近的温升变化程度较低,表现出良好的安全特性。换句话说,当新能源汽车被异物侵入并损坏电池时,BYD刀片电池不会爆炸,可以有效地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在46吨满载重卡碾压刀片电池组的重卡压力试验下,其电池组也可以完好无损,无泄漏、变形、无烟现象,电池包装回原车仍可正常使用。
在上述两种极其严格的条件下,测试结果足以证明比亚迪刀片电池在安全性和强度方面的出色表现。
根据网络舆论信息的不完整统计,BYD被一些欧洲观众认为是一个更有价值、更安全、更舒适的选择。事实证明,BYD在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声誉下,反映了其独特的刀片电池技术不仅为自身创造了核心产品竞争力,而且全面保护用户驾驶安全,品牌声音和性能增长自然。
原创文章,作者:蓝科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031743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