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向新阶段?

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超出预期,渗透率迅速提高,堪称 “大爆发”的一年。

这种爆发不仅体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上,也体现在技术进步和丰富产品上。

换句话说,2022年,新技术的应用是什么,逐渐将新能源汽车推向新阶段?

今天我们为大家盘点一二。

麒麟电池

被《时代》周刊评为2022年最佳发明的“麒麟电池”,放在这次盘点的第一位,应该没有人会有疑问吧?

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向新阶段?'

虽然技术仍然是CTP技术,但宁德时代今年中旬发布的CTP3.0,即麒麟电池,几乎将当前电池材料系统下的性能指数压到了极限。

简单来说,通过结构的改进,能量密度在同一化学系统和同一电池组尺寸下再次突破。比特斯拉的4680电池领先13%,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整车续航可轻松超过1000公里。

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向新阶段?'

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热管理系统,将以前的底液冷却改为侧散热。散热面积相当于从平面扩展到立面,成为以前的四倍,这意味着电池的温度控制销量显著增加。据报道,电池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将比传统电池高得多。

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

这最初是马斯克在2020年电池日提出的想法。当时,马斯克透露,特斯拉正在开发这种车身结构,将电池组设计成车身结构部件,并将电池组与车身前后部一体化。此外,这种方法被称为未来电动汽车的终极制造方法。

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向新阶段?'

但仅仅两年过去了,这项技术就成了现实。

进一步说,所谓CTC,其实就是让动力电池跳过模块和包装的概念,直接成为底盘的一部分。这样可以省略很多结构,减轻重量,增加电池布局的空间。

在今年推出的一系列新车中,国内几家汽车公司实现了集成技术的大规模生产。包括BYDCTB电池车身集成技术和零运行CTC技术。两者相似,将电池盖与车身地板结合起来,使电池既是能量体又是结构部件,简化了车身结构和生产工艺,增加了电池布局空间。

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向新阶段?'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比亚迪和零跑都没有实现纯粹的目标CTC,与激进的特斯拉Model Y与海外4680版相比,更像是一种过渡。

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向新阶段?'

后者有多极端?将整个合金材料压成车身,然后将电池直接放在底盘上,包括地毯、中央控制和座椅。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性能和效率,完全切断了拆卸和维护的可能性。

因此,该技术在2022年逐渐崭露头角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但笔者认为,就像智能手机无法拆卸电池一样,由于电池材料暂时无法取得根本性突破(钠离子仍然是一个PPT),目前,电力交换技术只能实现高端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因此从这个集成机构的水平上取得突破显然是一个实际的进步。

800V快充

除了车身结构的突破,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效率,充电速度能更快吗?

事实上,充电困难、充电缓慢的问题也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消费者对快速充电的需求非常强烈。快速充电的核心是提高汽车的充电功率,目前最先进的是800V超快充电,几乎可以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不再是梦。

该技术最早是2019年保时捷首款纯电车Taycan首次亮相。自Taycan以来,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其他汽车公司能赶上800V超充。

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向新阶段?'

幸运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行业供应链不断完善,进入2022年,800V越来越多的国内厂商逐渐应用高压平台。例如,极狐和阿维塔使用华为750V10分钟内,平台续航200公里。小鹏自研的800V超充技术随G9一起上市。在发布新电子电气结构的同时,理想汽车宣布2023年推出的首款纯电动汽车也将提供800辆V平台和快速充电。

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向新阶段?'

除上述企业外,广汽、上汽、长城、比亚迪、兰图、埃安、吉利等汽车企业均在布局800家V。明年会有更多的8000V平台车型诞生了。

以前手机行业经典的“充电五分钟,待机两小时”,现在似乎适合新能源汽车行业。

百家争鸣的混合架构

2022年可以称为新能源的第一年,与混合动力车型的爆炸性发展密切相关。在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和渗透率急剧上升的背后,是许多创新技术的实施。

在百家争鸣的混合结构之前,在人们的印象中,混合动力系统几乎可以等同于日本企业。在汽车圈之前,有一句流行的话:市场上有两种混合动力汽车,一种是两田的,另一种是其他的。

诚然,基于行星齿轮结构的丰田混合动力结构在燃油经济性方面具有极高的质量性能,但经过多年的市场验证,其较高的价格和动力短板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随着2022年左右多个自主品牌开发的混合动力架构的出现,这种情况已经被打破。多个自主品牌的技术架构将充分展示两种主流混合动力架构的潜力。

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向新阶段?'

综上所述,2022年可以算是新能源技术大步前进的一年,以上盘点是作者认为年度几项具有代表性的突破性技术。并不是说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有多酷,主要是从行业的角度来说,这些突破确实带来了客观的效益,给量产车型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随着这些“量变”的不断发生,在未来,人们更愿意相信新能源汽车有一天会发生质变,完全取代传统燃油汽车。

原创文章,作者:买车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16183839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