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利剑昊天)1月12日,动力电池企业星恒电源正式发布2023年度战略。按照计划企业将朝着全球化、全场景、全产业链新能源应用结构。此外,企业研发的钠离子电池“超钠F1”也正式亮相并将于3月正式上市、量产。
星恒结构 图/企业官网
星恒电源董事长兼总裁冯笑暗示,星恒电源将以轻型车业务为根本,并加大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应用场景的结构,在电动汽车生态、城市短途交通、储能系统以及相关的换电运营、换电模块标准化方面发力。
今朝星恒已与五菱宏光、麦田等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系统企业告竣合作。
技术与产物方面,星恒发布了全新单晶锰酸锂+磷酸锰铁锂技术,在结构工艺上取得突破的“金砖电池”,以及率先实现产业化的钠离子电池。
星恒电源大电芯工程院院长王正伟向贝壳财经记者先容,预计未来3-5年,在电动汽车中紧凑级及以下占比将跨越80%,400千米以内的续航根基满足市场主力里程需求;同时,2025年家庭储能电池需求将达100GWh。星恒针对以上需求,打造的“金砖电池”,可以满足400千米以内电动汽车以及家庭储能等多元化应用场景。
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则将聚焦于两轮电动车上。星恒根本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成龙暗示,钠电池与锂电池在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和应用场景上都具有高度一致性,甚至在资源储量和本钱方面拥有较大上风。在铅酸电池太重,锂电池本钱较高的现状下,钠电池的出现加倍合适两轮车装配需求。
赵成龙先容,钠离子电池本钱比当前锂电下降约20%,预计到2025 年,钠电池在两轮电动车范畴渗透率有望提升至20%-40%。为此,企业推出“超钠F1”电池,该技术或将于2023年3月上市量产。
此外,在产业链方面,星恒正在尝试形成包括正极材料先驱体材料制造,电池研发制造、销售和运营以及回收操纵在内的产业链条生态闭环。
编辑 陈莉 校对 赵琳
原创文章,作者:新京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132237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