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比亚迪:重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

本文以公开资料为基础,仅用于信息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生产|公司研究室新能源组

文|交泰

回顾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成为领先大哥,以186万辆的成绩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在新力量品牌的竞争中,哪吒汽车成为黑马,全年交付15.21万辆,销售数据超过魏小理。以广汽埃安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公司不甘示弱,全年交付27万辆,反击新力量品牌。

比亚迪:重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

比亚迪是国内外众多传统汽车公司中最坚定、最大胆的新能源汽车转型公司。2022年3月,比亚迪宣布停止销售燃料汽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停止销售燃料汽车的汽车品牌。

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总销量186.35万辆,同比增长208.64%。2022年,比亚迪不仅是国内汽车销售冠军,还结束了近40年来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被合资品牌占据榜首的历史;凭借超过50万辆的巨大优势,他还从特斯拉夺回了世界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宝座。

2022年,比亚迪不仅销量突出,而且年中市值一度突破万亿。年底,它在全球汽车公司市值榜上排名第三,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2022年,比亚迪全年股价下跌4.13%。与特斯拉近70%的下跌相比,比亚迪是2022年最好的汽车股之一。

近日,有消息称,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将公司2023年的销售目标定为400万辆,比2022年翻了一番。1月5日,比亚迪正式推出全新高端汽车品牌仰望

比亚迪2022年雄心勃勃,2023年雄心勃勃。然而,2022年,比亚迪因长沙工厂的排污门而多次被搜索。在追求业绩的同时,比亚迪不应忘记大企业在环保和社会福利方面的责任。

广汽埃安:传统汽车企业强势反击

2022年,新能源品牌竞争中一个明显的亮点就是广汽埃安的强势崛起,除了比亚迪的独秀遥遥领先。

2022年3月,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广汽集团业绩交流会上提到,广汽埃安要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先品牌,把现在的魏小理变成埃小蔚。

冯兴亚的高调言论反映了广汽埃安挑战新势力的雄心壮志。2022年,广汽埃安累计销量27.1万辆,同比增长126%。2022年,保20万挑战25万的销售目标超额实现,销量远超魏小理。

此外,2022年5月,广汽埃安完成股权改革,10月完成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根据上市价格,广汽埃安A轮投资前估值约850亿元,融资150亿元,预计投资后估值超过1000亿元。

据悉,广汽埃安目前正在向证券监管机构报告首次公开募股申请的相关材料,计划冲刺科技创新板新能源汽车第一股。

哪吒车:周鸿祎投资缩水

2022年,哪吒汽车共交付15.21万辆,同比增长118.26%,销售目标超额达到15万辆。哪吒也是中年销量最高的品牌。

除了销量,哪吒最吸引人的事件就是周鸿祎放弃了10亿元的额外投资。

2021年10月,360宣布以29亿自有资金入股哪吒汽车,持股比例为16.59%,成为哪吒第二大股东。事实上,当时360只支付了19亿元,剩下的10亿元还没有支付,对应着哪吒3.532%的股权。

到2022年6月,360将持有799.44万元的哪吒汽车注册资本以0元转让,周鸿祎对哪吒的投资从29亿减少到19亿。

当被问及是否下车时,周鸿祎表示,如果继续投资,可能会发挥主导作用。汽车制造应该由团队主导,并愿意担任配角。

根据360的公告,哪吒汽车已于10月31日完成股改,股份公司预计将于2022年12月31日完成成成立。这一举动显然是为上市做准备。也许,哪吒汽车可以在2023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看到。

理想车:二号人物沈亚楠套现离场

2022年,理想汽车交付量居魏小理三家之首,年交付13.32万辆,同比增长47%。其中,理想汽车12月单月交付21233辆,创下单月最高交付记录,成为新势力中第一个月交付2万多辆的品牌。

今年,理想汽车最大的人事变无非是二号人物沈亚楠的离去。

沈亚楠是2015年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 2000年,我开始担任理想汽车总裁,负责公司的整体业务战略和业务运营,包括销售、售后服务、海外、供应链、制造、质量和充电网络。除了研发和技术,沈亚南几乎经营了理想汽车的所有其他业务,仅次于李翔。

12月9日,理想汽车宣布,公司联合创始人、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沈亚南将于2023年6月底不再担任上述职务。

沈亚楠的离去并非毫无预兆,2021年12月,沈亚楠先后减持200万辆理想汽车股份;2022年9月,沈亚楠在5天内两次减持100万辆理想汽车港股,两次套现约2.73亿元。

李翔与沈亚楠搭档7年,带领理想汽车完成了从0到1的艰难创业,但也无奈七年之痒,终将分道扬镳。

威来汽车:推出子品牌下市场

2022年,威来分别在香港和新加坡上市,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在三地上市的汽车公司。然而,威来在香港和新加坡上市,目前还没有发挥筹集资金的作用。

2022年,蔚来交付12.25万辆新车,同比增长34%,在蔚小理三家中排名第二。蔚来作为前新势力的老板,连续两年错过了销售冠军,其领先优势不再明显。

威莱曾经坚持奢侈品牌的风格。李斌甚至在接受公开采访时表示:威莱五年内没有计划生产30万元以内的产品。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李斌不得不想出一个折衷的办法,那就是建立一个新的子品牌,探索30万元以下的主流汽车购买市场。

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会议上,李斌宣布威莱将建立一个新的子品牌,主要生产20-30万元的产品,代号为阿尔卑斯。此外,市场传闻威莱还将推出10-20万种产品,代号为萤火虫。

李斌既想保持威来豪华车的风格,又想通过子品牌进入大众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威来能回到领先地位吗?

小鹏汽车上半程骄傲,下半程失意

2022年,小鹏汽车上半年感到骄傲,下半年感到沮丧。2022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为6.90万辆,同比增长124%,成为国内新势力半年销售冠军。然而,上半年的小鹏汽车却陷入了困境。

对于小鹏汽车来说,2022年最重要的是G9上市。以15万-30万的价格定位G3、P7等系列产品不同,起价在30万以上G被何小鹏视为冲击中高端市场的重要棋。

9月21日,小鹏G何小鹏,何小鹏说G9会是50万以内最好的SUV但就市场反馈而言,网友吐槽G9配置多杂,定位模糊,价格远高于预期,几乎没有惊喜,甚至有车主退订。

G9的失败成为导火索。10月,小鹏汽车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组织结构调整。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夏恒辞去董事会职务,仍担任总裁,专注于产品;何小鹏将大大降低对小鹏汇天等生态企业的直接参与,加强对小鹏汽车战略、产品规划和研发的管理。

何小鹏可能会及时调整问题,但10月和11月,小鹏的汽车交付量只有5101辆和5811辆,与上半年不同。全年共交付12.08万辆,不到年销售目标25万辆的一半。

零跑车:上市前后两人

2022年,零跑成功跨越造车生死线,全年共交付11.12万辆,同比增长154%,在国内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一。此外,2022年9月29日,零跑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继魏小理之后第四大国内汽车制造新势力。

2022年零跑车可按上市节点划分。上市前,零跑的交付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4月份成为造车新势力销售冠军。5月至9月,交付量连续五个月突破1万,似乎有影响一线造车新势力的姿态;上市后,零跑的后劲不足。10月至12月,公司月交付量未突破1万辆,第四季度交付业绩相对平淡,未能帮助公司实现年初设定的12万辆销售目标。

在登陆港交所的前一天,即9月28日,零跑车肩负着使命C01上市显然是为了零跑IPO然而,零跑上市的第一天并没有迎来良好的开端。发行价为每股48港元,开盘时破发,盘中跌幅近40%。2022年,零跑股价下跌37%,年底以每股30.20港元收盘。

此外,在2023年国家补贴退出后,许多汽车公司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但零跑宣布维护C01售价不变。C在01不涨价的背后,是有足够的利润作为信心,还是害怕失去市场份额,肿脸胖?接下来,C01的市场表现可能会直接影响零跑的市场布局。

AITO问:背靠大树乘凉

2022年,AITO问界接连发布问界M5、问界M7以及问界M5 EV三款车型。三月,问界M5开通交付后,创下87天新品牌自行车销量突破1万的最快纪录。

8月,问界交付量为10045辆,创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月交付量超过1万辆的最快纪录。问界的快速崛起无疑给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竞争格局增加了一些变量。2022年,问界交付了7.5万多辆。虽然8万辆的销售目标未能实现,但仍成为增长最快的新品牌之一。

AITO作为华为与赛力斯深度合作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问界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外界的极大关注。尤其是每次余承东是问界平台,往往都会有一些惊人的话语。

例如,当对问界出现在网络上时M在对外观设计提出质疑时,余承东回应说:我们问边界M7发布的时候,有人喷我们的产品车不好看。我想说他的品味还是比较好的low。”

余承东的目的是为问界造势,而依托华为这棵大树,问界很容易进入数百家华为线下销售渠道。问界的销量越好,赛力斯的损失就越大。2022年前三季度,赛力斯亏损26.75亿元,2021年仅18.24亿元。每次赛力斯卖出一个问界,至少损失1.35万元。

极氪:销量预翻倍,上市赶进度

进入新能源时代后,曾与比亚迪争夺民营汽车公司一哥的吉利汽车已经远远落后于比亚迪。

在几何品牌失败后,吉利于2019年推出了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极氪,2021年底,极氪01开始交付。2022年,极氪总销量为71941辆。这个销售数据并不令人惊讶,但至少是一个好的开始。

近日,极氪公布了2023年销售目标-14万辆,比2022年翻了一番,但也只是蔚小理等新势力汽车公司2022年的销售水平。

极氪在销售数据上赶上进度,另一方面也赶上市场进度。2022年12月,吉利宣布极氪已秘密向美国证监会提交IPO注册文件。据市场传言,极氪前往美国IPO计划在2023年第二季度以100亿美元的估值筹集10亿美元。

吉利财报显示,2021年极氪收入28.68亿,亏损10.1亿。2022年上半年,极氪收入88.28亿,亏损7.59亿。

北汽新能源:破圈营销没有奇效

2022年,北汽新能源有一些亮点。产品方面,与华为合作的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本上市交付;在营销方面,极狐先后命名崔健、罗大佑、新裤子等数千万场音乐会。特别是4月份独家命名的崔健在线音乐会,累计观看量6370万,观众人数超过4600万,感情爆炸了朋友圈。

极狐的营销活动并不成功,但成本也很高。2022年前三季度,北汽蓝谷销售费用高达14.66亿元。然而,极狐未能形成闭环,后续的支持营销行动无法跟上,缺乏产品端客户获取机制,流量未能转化为实际销售。

2022年,北汽新能源年销量为50179辆,同比增长92.06%。年初,该公司设定了10万辆的销售目标,最终只完成了50%。

总有人对销售不利负责。2022年11月,市场消息称,极狐总裁王秋凤离职,后来被北汽蓝谷确认。2020年10月,王秋凤加入北汽蓝谷,负责极狐品牌的营销和传播。

有网友吐槽北汽蓝谷,极狐汽车两端都没有站住,一会儿去折腾冠名演唱会,一会儿去华为合作,造车新势力和传统国企优势。

原创文章,作者:公司研究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10203649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