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卖越亏,理想何时走出亏损局面?

文|天羽来源|博望财经新车的交付,并没有让理想汽车走出困境。12月9日,理想汽车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理想汽车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3.42亿元,同比增加20.2%,略低于市场预期的96亿元;净亏损16.46亿元,环比增加156.7%,创下单季亏损新高。相较于第二季的6.41亿元的净亏

文|天羽

来源|博望财经

新车的交付并没有让理想的汽车摆脱困境。

12月9日,理想汽车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显示,理想汽车第三季度收入93.42亿元,同比增长20.2%,略低于市场预期96亿元;净亏损16.46亿元,环比增长156.7%,创下单季度亏损新高。

与第二季度6.41亿元的净亏损相比,本季度的净亏损更为引人注目。在这方面,理想在财务报告中解释说,因为理想ONE订单预测减少,导致相关库存拨备和购买承诺损失8.03亿元。

不仅如此,这一措施还影响了车辆的毛利率。理想汽车的毛利率从今年第二季度的21.2%下降到第三季度的12%。L8和L9的上市加速了理想ONE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翔表示,原材料供应方首席执行官李翔意想不到。

面对外部市场的压力和供应链的不确定性,迫切需要加快供应链的发展和优化,提高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否则,盲目的创新和变革只会给理想的汽车带来更多的净损失。

01

越卖越亏,理想何时走出亏损局面?

不得不说,第三季度理想三季度的交付量并不好,只有2.65万辆,与前两季度相比,增急剧下降。但销售成本不断上升。第三季度理想汽车销售成本81.6亿元,同比增长36.8%,环比增长19.1%。

此外,理想的持续研发投入,第三季度增加到18亿元,环比增长17.6%,同比增长103.1%。但即便如此,理想还是无法走出亏损的漩涡。理想汽车的自由现金流达到-19.6亿元,而去年同期,自由现金流达到11.6亿元。

在这方面,财务报告解释说,理想的自由现金流环比和同比急剧下降,主要是由于经营现金流出和资本支出的增加。但从16亿元的损失来看,每辆车理想损失超过2万元,最终导致相关库存准备和购买承诺损失高达8.03亿元。

事实上,按照原来的理想计划,2022年只有一个全尺寸的SUV,即理想L其余两款计划于2023年上市。L8.在市场压力下提前上市。李翔对此相当乐观。在他看来,在不确定的宏观环境下,以及供应链的干扰,理想 L9 第一个完整生产月交付超过1万辆。

理想情况下,未来单月销量超过2万辆将正常。预计2023年L稳态月销量8000-11000辆;L稳态月销量为1000-14000辆。

尽管如此,2022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车经营亏损达到21.3亿元,比第二季度9.79亿元增长117.6%;营业费用也在上涨,达到18.0亿元,同比增长73.4%,烧钱还在继续,理想L9盈利之路还挺长的。

02

沈亚楠卸任,马东辉上位

财务报告发布当天,理想汽车还正式宣布了管理层的重大变化。总工程师马东辉将取代沈亚南担任理想汽车总裁,并进入董事会,负责研发和供应团队。高级副总裁谢燕将成为一辆理想的汽车CTO,全权负责系统和计算组。

执行董事兼总裁沈亚南退出董事会,加入理想汽车流程改革委员会,并将于明年6月底结束在理想汽车的工作。其管理的供应团队(包括供应链、制造和质量)将由总裁马东辉管理,商业团队(包括销售、服务和充电网络)将由总裁马东辉管理CEO李想直接管理。上述任命自2023年1月1日起生效。

沈亚楠自2015年起担任理想的汽车总裁,负责公司的整体经营战略和经营, 职责包括销售、售后服务、供应链、制造等。可以说是理想的ONE它是由沈亚楠创造的,奠定了理想汽车的基调,实现了从0到1的发展。沈亚楠的辞职也可能表明理想汽车时代的结束。

李翔在财务报告电话会议上表示:随着沈亚南加入流程改革委员会,我们也将开启从1到10的新篇章,继续围绕创造移动之家,创造幸福之家的品牌使命,为明年公司100亿元的收入规模提出新的挑战。

这样,理想需要新的血液注入,马东辉是最合适的候选人。据了解,在过去的七年里,马东辉的产品和技术研发团队领导了理想ONE从0到1的研发和交付,以及从1到10的理想阶段L9、L8、L成功研发和交付7种产品。

自2019年以来,马东辉带领团队完成了扩展电力、高压纯电力、智能空间、智能驾驶舱四个技术平台的研发,为新一代产品提供了坚实的技术研发保障。这也为李想升级的矩阵组织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以确保整个过程的管理质量。

但不可否认的是,理想的汽车需要时间来测试明年能否达到1000亿元的收入规模,实现双倍增长。

03

新能源汽车后劲不足

纵观几个新能源汽车品牌,不仅理想的汽车交付能力令人担忧,而且威来、小鹏等新能源品牌也在这一轮对抗中失利。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前11个月,蔚来共交付新车10.67万辆,年交付首次超过10万辆,但与年目标15万辆仍有近4.5万辆的差距,目前完成率约为71.11%。小鹏的情况也差不多。虽然已经交付了10.95万辆,但离预计交付25万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了购车群体的购买力下降外,产品同质化也成为新能源汽车面临的首要问题。MPV以市场为例,岚图梦想家,腾势D9.极氪009纷纷入局,价格分别为36.99万~68.99万元、32.98万~45.98万元、49.9万~58.8万元,类似于蔚小理。

但是国内对高端汽车市场的需求真的那么大吗?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有车家庭的比例达到41.67%,但81.2%的家庭开的是20万元以下的车,总价超过100万元的家庭只有0.27%。

也许,汽车制造业的新力量应该关注10万到30万的市场,否则高端产品的成本性能只能反映在制造商自己的采购成本价格上,对用户来说,是羊毛来自羊,成本性能是不可能的。

原创文章,作者:博望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14202662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