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公布“史上最大规模”架构调整,此次调整背后有何原因?未来又在何方?据媒体报道,小鹏汽车(9868.HK/XPEV.N)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10月21日晚发布全员邮件,宣告小鹏汽车将进行史上最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本次调整后,三大矩阵的负责人均直接向CEO何小鹏汇报。
这次调整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未来在哪里?
据媒体报道,小鹏汽车(9868.HK/XPEV.N)董事长兼CEO10月21日晚,何小鹏发布全体员工邮件,宣布小鹏汽车将进行历史上最大的组织结构调整。
本次调整后,三个矩阵的负责人直接转向CEO何小鹏汇报。何小鹏对战略、产品规划、技术规划的参与度进一步加强。
除了人员和报告线的变化外,小鹏还将建立三个虚拟产品矩阵组织,涵盖市场、客户服务、沟通、销售、培训、销售管理等环节。
显然,在这次调整中,小鹏打算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打造全业务闭环。何小鹏本人可以更直接地了解一线市场信息。
大手术后,小鹏能成为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吗?
01 G9导火索
在这次架构调整之前,是寄予厚望的G9上市。由于产品体系的混乱,G9引发了用户和媒体的反复吐槽和抵制。
9月21日小鹏G9正式上市时,加上数字E/X/G最后的车型表不符合消费者对产品数字号越大,性能越高,价格越高的常规理解。比如650版比702版贵。
G9上市宣传图来源:小鹏汽车官微
小鹏甚至出现在网上。G9.购买手册,详细拆解6种配置的差价和差异,带消费者携手教车。
小鹏G9购车手册来源:了解车帝
智能驾驶舱、辅助驾驶等核心配置需要以更高的价格购买,这也引起了许多车主的抱怨。
来源:太平洋汽车网小鹏G9论坛
因此,小鹏重新调整了命名逻辑和价格配置,并设置了一些智能和豪华配置。
调整后,即使是小鹏G9最低版也有XPILOT辅助驾驶系统等关键配置。同时,很多版本都标配了原本需要选择的5D音乐座舱。
与原方案相比,大多数版本相当于变相降价2万-3万元。
调整后的小鹏G9配置图来源车官方微信
根据小鹏汽车官方微信,2022年9月,小鹏汽车总交付8468辆。其中,小鹏P7交付4634台,小鹏P5交付2417台,小鹏G3i交付1233台。
2022年1-9月,小鹏汽车共交付9853辆,同比增长75%,超过2021年全年交付量。
乍一看,增长数据还算不错,但要看和谁比。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小鹏汽车已经跌出行业前十,无论是9月的销量还是1月到9月的累计销量。
销售排名来源:9月份中国汽车协会市场报告
全年98553辆的累计交付量与小鹏汽车年初公布的25万辆的年销售目标相差甚远。
小鹏汽车和其他造车新势力一样,不能实现年度销售目标,已经是大概率事件了。
02 盈利饥渴
小鹏不是市场新手,G9价格体系混乱的低级错误出现在多次夺得月销量冠军的小鹏汽车身上。干坤是什么?
看似混乱和错误的配置/价格体系暴露了小鹏对利润的渴望。
连年亏损的小鹏车太需要了G第一款超过30万的车型,承担着利润贡献者的重任。
根据今年第二季度报告,小鹏汽车收入达到74.36亿元,同比增长97.71%;净亏损27亿元。与上一季度11.95亿元的净亏损相比,小鹏汽车亏损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比亚迪开始盈利,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投资者的信心,不惜一切代价盈利已成为汽车公司发展的首要任务。
小鹏的利润痛点之一是低毛利。
根据2022年中报,小鹏汽车第二季度毛利率仅为10%,与蔚来汽车相比(NIO.N/9866.HK)16.7%,理想车-W(2015.HK)21.5%有明显差距。
当然也有成本端压力,比如成本端上游电池和原材料价格越来越贵,也有疫情冲击。
但小鹏本身也有两个特点:
一方面,小鹏自行车的价格低于另外两辆。
蔚来的主要车型价格为30万+至50万+,理想为30万+至40万+。小鹏的主要车型价格为20万+,只有G9突破了30万。
高价意味着高毛利率,反之亦然。
另一方面,小鹏在技术研发的投资相对较大。小鹏的研发收入比例不仅高于威来和理想,也高于比亚迪和特斯拉。
研发投资成本分摊到每辆车,能否及时转化为实际利润,不仅考验了资本耐心,也考验了企业领导者的战略判断力。
2021年各车企研发支出及同比增长率来源:公司年报,WIND、零壹智库
除了自行车经济模式,销售无法达到规模效应的门槛,利润当然也无法到来。
03 自动驾驶的孤勇者
小鹏汽车对前沿技术的追求非常执着,赢得销售最关键的因素是最终的性价比。
以小鹏G例如,超快充和全智能是两大核心卖点。
“G9是豪华车中最智能的,智能车中最豪华的,量产车充电最快的。智能旗舰SUV的认知,从G一开始,我相信它会被重新定义。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G上市发布会上说。
在对外宣传中,小鹏也不遗余力地强调这两点。
来源:百度搜索
800作为第一款搭载V超高压充电系统国产车型小鹏G9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口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车主的充电焦虑,引起了极高的热度。
但请不要忽视,要达到这个效果,需要匹配小鹏自建的800V超充桩平台。
搭载800V超高压充电系统车辆在800以下v充电桩上的充电速度也可以比普通车辆快,但在节省时间方面没有显著优势。
800V过度充电带来的溢价激励无疑是对小鹏的刺激G9挑战30万+区间的重要因素。现在一般800V平台(车辆)比400左右V汽车分析师、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说,这个平台要花四五万元。
目前,国内外汽车公司正在加快高压大功率超充网络的布局。然而,在超充桩大规模普及之前,如果只是日常家庭,大多数用户可能不会花更多的4万或5万元来节省这段时间。
另一方面,智能是小鹏汽车一直贴在自己车身的标签。在自动驾驶领域,小鹏是最激进、最领先的技术公司之一。
日前,小鹏G9成功通过了广州智能网络汽车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测试的部分要求已超过普通智能车辆L2级自动驾驶达到自动驾驶水平L4的级别。
伴随G9交付时,小鹏汽车宣布其第二代辅助驾驶系统XNGP2023年,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能力将在大多数城市实现。2024年,小鹏将逐步完成驾驶和停车功能的开通,形成完整的智能导航辅助驾驶。
在技术领先的背后,小鹏充满激情和毅力。
自动驾驶模型培训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在这方面,何小鹏曾经说过:去年年初,我们判断2025年计算能力投资将超过10亿元。
然而,市场对自动驾驶的态度发生了新的变化。
英伟达在主机厂疯狂攻城略地(NVDA.US)“CUDA生态,或比亚迪等国内合作公司的地平线,有能力提供一套完整的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不需要主机制造商自己开发。
更重要的是,在技术设施不满意的情况下,追求高水平的自动驾驶不仅脱离群众,而且与销售追求背道而驰。
从需求方面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30%后,其用户群不再是早期的科技爱好者,而是追求性价比的普通大众。
L2阶段的自动驾驶足以满足现阶段大多数用户的需求。为了追求更高水平的自动驾驶而牺牲成本效益仍然是一个问号。
毕竟,除了自动驾驶外,还有许多因素,如空间、耐久性、安全性和外观,这将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在所有因素中,性价比是满足用户需求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扩大销量的关键。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斯拉发展了自动驾驶时代(TSLA.O),在自动驾驶中连续自废武功。毫米波雷达早些时候宣布废弃后,现在连超声波雷达都废弃了,只剩下100%的纯视觉方案。
特斯拉放弃了毫米波和超声波雷达,不是技术上不可突破的困难,也不是提高自行车毛利率,而是提高产品性价比的积极选择。
在2022年H埃隆马斯克宣布,特斯拉将推出的新产品价格仅为现有产品的一半。
也就是说,不久,特斯拉也将进军10万+,汇聚比亚迪(002594)SZ/1211.HK)、吉利汽车(00175)HK)、广汽集团(601238)SZ)等待主要产品的价格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04 未来之手还是产品
结构调整后,小鹏汽车能否重振雄风,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小鹏拥有足够的发展基础,包括先进的技术储备、卓越的开发团队和高度认可小鹏的基本用户群。
组织变革只是前哨,更有意义,要看小鹏落实到产品的动作。
在现有忠粉的基础上,如果选择更多的产品,覆盖更多的价格带,可以进一步扩大更多的用户群。
如果我们能控制更多的成本,比如在大多数消费者容易感知的地方投入有限的资金,我们就能更好地提高产品的性价比,真正回归用户的实际需求。而不是妈妈觉得你冷的猜测。
所以,小鹏和朋友一样,有着光明的未来。
原创文章,作者:阿尔法工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0/24178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