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冬奥会中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各种低碳节能的清洁能源车辆,主要由丰田、北汽以及中国重汽三家集团提供,相关占比达84.9%,为历届冬奥会之最。
2022年北京冬奥会指定用车有哪些
2022年北京冬奥会指定用车服务主要提供商有3家:丰田、北汽以及中国重汽等集团。
- 此次冬奥会丰田超2000辆车为冬奥服务,服务车型有丰田E-palette、MIRAI 2、氢燃料大巴车柯斯达氢擎和一些为残障人士服务的福祉车。
- 北汽集团542辆新能源车型,其中330辆北京EU7纯电动车以及212辆欧辉氢燃料客车。
- 中国重汽提供自主研发的黄河雪蜡车,配备ADAS辅助驾驶系统,提供冰雪项目的服务保障工作。
冬奥指定路线接送服务用车:丰田E-palette
丰田的自动驾驶纯电服务车E-palette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亮相,为各国的奥运健儿提供指定路线的接送服务。

丰田的E-palette自动驾驶汽车搭载了L4级自动驾驶系统,有丰田最新的安全感知技术,包括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等传感器装置,再通过高精度的3D地图技术,可以实现低速的自动驾驶。
在东京奥运会上就已经亮相,当时这款车能够沿着指定路线接送运动员和工作人员。
冬奥山地赛区交通用车服务:丰田MIRAI 2
本届冬奥会上,MIRAI 2将作为交通用车,承担延庆等山地赛区观众及工作人员的运输任务。

MIRAI 2搭载两个高压储氢罐,可储存5.6KG的氢气,采用了全新的材料电池技术,配备了锂离子高压电池,车辆的最高时速可达175km/h,0~60英里的加速时间仅为7.4秒。
丰田其他冬奥服务车型:氢燃料大巴车柯斯达氢擎
这款车是丰田汽车与奥组委通过合作形式共同开发,并基于丰田的电动化技术打造的首款国产氢动能汽车,由74kW氢燃料电池和70MPa高压储氢系统组成,可储氢8KG氢气,续航里程可达600公里。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冬残奥会,丰田还提供柯斯达、海艾士、赛那等车型的福祉车,方便残障人士使用。
冬奥会赛事保障用车:北京EU7和欧辉氢燃料客车
北汽集团作为“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的合作伙伴,在去年12月7日共向北京冬奥组委会交付了542辆汽车,用于冬奥会交通服务保障用车,这些车辆将在冬奥会期间完成北京赛区和延庆赛区的服务保障工作。

在这542辆汽车中,有330辆北京EU7纯电动车以及212辆欧辉氢燃料客车,其中这200多辆欧辉氢燃料客车搭载了丰田的氢燃料电池系统。
冰雪项目的服务保障用车:黄河雪蜡车
本届冬奥会上,中国重汽的黄河雪蜡车将用于冰雪项目的服务保障工作。

这款黄河雪蜡车是中国第一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雪蜡车,申报了66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1项,24项技术突破及整合创新设计亮点,配备了L2+级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使车辆驾驶更加安全智能,同时配备了电控ECAS气囊悬架+超低位鞍座,离地高度可降至985mm,达到国内整车高度最低;黄河超低位牵引头的加持,实现了雪蜡车厢体内部净高最大化设计,满足了雪板打蜡的工作需求。
据悉,冬奥会结束后,雪蜡车还将服务于国际国内重大赛事。
2022年北京冬奥会相关车辆低碳政策保障
在本届冬奥会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各种低碳节能的清洁能源车辆。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全部的赛事车辆中占比达84.9%,为历届冬奥会之最。
新能源汽车以电动车和氢能大巴车为主,使用的电动车电池为新型的全气候电池,保障低温低碳车辆运行。全气候电池不惧怕极限低温,哪怕在零下三十度的环境中,冻透了的电池也只需要三十秒时间,就可以把电池自加热到零度以上,电池即可以正常工作。除了电动车外,新能源氢能大巴也参与赛区核心区的接驳服务。氢能大巴搭载从材料到零件均是我国自主打造的“氢腾”系列燃料电池发动机。比赛时将在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投入700余辆氢燃料大巴车,提供交通服务保障。这些大巴每辆每行驶100公里,可减少70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14棵普通树木一天的吸收量,实现零排放、零污染。赛区外,交通体系中也有智能动车的参与。新型奥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目前在京张高铁清河站上线。列车采用轻量化技术、环保可降解材料、石墨烯空气净化装置、灰水再利用系统打造绿色低碳空间。在列车的车头设计方面,采用仿生学车头方案,实现运行阻力减小7.9%,综合能耗降低10%以上。
整个冬奥会的交通体系已经织起了一张全面绿色的智能大网,将场馆与场馆,场馆与人都连接了起来。绿色智能的冬奥标杆示范效应,未来也会在我们日常的出行生活中展开,低碳的交通体系会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多点开花。

冬奥车辆低碳政策示范效应
冬奥期间,氢燃料电池车将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相信冬奥之后,社会对氢燃料电池车的熟悉度将大幅提升,将加速这一车型在国内的大范围落地。
在此前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重要文件中,明确提及要大力发展氢燃料汽车。到2030年,我国要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200万辆的目标。此外,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曾预测到2030年,我国氢能汽车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发展新能源汽车是目前的主流趋势之一,其中氢能源汽车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能量转换效率高、噪音小、续航里程长、加注燃料时间短、无需充电等特点,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CarMeta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02/07171079.html
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712335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