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战兵
编:亦可
2017年7月,在北京百度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上,时任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的陆琦备受瞩目,面对近5000人的歌唱(畅)(想)“ALL in AI”。
图源:网络
这是陆奇和百度人工智能的亮点时刻。在李彦宏的支持下,人们期待着这位曾创下大陆华人在全球科技巨头中担任最高职务的中国人“奇才”,能被他称为“中国谷歌”百度,创造不同的故事。
百度阿波罗计划首批15家汽车合作伙伴,包括东风汽车、一汽集团、长安汽车、福特、戴姆勒、长城、奇瑞、江淮、北京汽车、北汽新能源、威莱、汽车和家居、金龙客车、福田汽车、一汽解放等。
从传统汽车公司到新力量,从乘用车到商用车,百度阿波罗正式发布仅3个月,吸引了中国汽车行业的主要新力量。百度阿波罗成为当时中国自动驾驶和汽车智能转型的灯塔。
不到一年,2018年5月,陆奇因个人和家庭原因辞去百度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职务。阿波罗的创始人陆奇离开了,但承载着百度汽车梦想的阿波罗计划仍在继续。
2023年,中国自动驾驶和汽车智能转型的灯塔似乎从百度阿波罗变成了华为。
一方面,主机制造商的热情转向华为、小康社会、奇瑞、江淮、北汽主机制造商冒着成为OEM的风险,与华为深入合作,推出华为主导产品定义、营销、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新品牌;长安与华为合作采用人工智能模式;东风、一汽等汽车公司也与华为签署了深入合作。
图源:鸿蒙智行官网
另一方面,华为也在推广类似百度阿波罗开放平台。去年11月,华为与长安成立合资企业,将华为BU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的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到新公司。余承东说:“中国需要建立一个由汽车行业共同参与的电气化智能开放平台‘火车头’开放平台。”
这家新公司也引起了原始设备制造商的注意。据报道,一汽、东风等原始设备制造商正在联系这家新公司购买股份。路透社报道,华为已联系梅赛德斯-奔驰和奥迪两大德国品牌,讨论购买少量股份。
相比之下,百度阿波罗此时显得有点孤独。百度致力于自动驾驶和智能汽车已有10多年的历史,很早就开始对主机厂进行处理“教育”,终于熬到了辅助自动驾驶开始落地城市的场景,华为横空杀出,拿着主机厂归来,有一种鸭子飞了的感觉。
01
十年押注 硕果几何?
作为一家科技企业,百度对汽车行业变革的判断是独一无二的,起步很早。与谷歌、苹果等全球科技巨头不同,华为和小米近年来才进入市场。
2013年,百度推出了自动驾驶项目。2015年12月,百度自动驾驶部成立;2016年9月,百度成立L3业务部;2017年3月,整合汽车相关业务,成立智能驾驶业务组;2017年4月,世界上第一个自动驾驶开放平台Apolo推出。百度已经投资自动驾驶10多年了。
目前,百度阿波罗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自动驾驶,另一个是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分为Robotaxi萝卜快速运行和硬件汽车机器人(包括自动驾驶巴士、无人物流车辆等)。智能汽车更倾向于解决方案,包括智能驾驶(辅助驾驶、独立停车)、智能驾驶舱、智能地图等。此外,百度阿波罗还延伸到智能交通领域。
百度阿波罗旗下“小弟”很多,但似乎没有人能打,尤其是不能和华为竞争。运营自动驾驶车队,提供出行服务的萝卜快跑,虽然截至2024年1月2日,总服务量超过500万,落地中国约10个城市,但多限于固定区域和路线,无法跑出“示范区”,普通公众对它的感知并不多。在商业化方面,尽管萝卜去年9月迅速跑步“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但商业化还很遥远。
曾经寄予厚望的集中汽车也因为资质问题而改变了策略。百度主导,占据大股东,吉利成为大股东,占据主导地位。集中汽车被定位为“汽车机器人”,它是百度自动驾驶和智能技术成果的最佳载体。然而,集度更名后的极越汽车产品令人失望,淹没在许多新的汽车品牌中。
图源:极越汽车官网:极越汽车
去年10月底上市的极悦01仅一个月就降价了3万元。即便如此,销量也相当惨淡。据媒体报道,极悦01去年12月的销量仅为774台,今年1月下降至218台。最初是用户和市场体验百度自动驾驶和智能能力的绝佳机会,但现在似乎已经被浪费了。
相比之下,2024年1月,华为问界销量达到32973辆,环比增长34.76%,成为新势力品牌销量第一。去年年底上市的问界M9还没有大量交付,但肯定已经超过3万辆。
不仅如此,百度还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去年6月,百度智能驾驶业务集团(IDG)郭阳,首席产品架构师,主要负责百度智能驾驶产品独立停车(AVP)、行泊一体(ANP 2.0)等项目落地;
7月,百度集团副总裁、IDG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储瑞松发出告别信,宣布离开百度。据媒体报道,百度智能驾驶 L2 车辆终端整体软件架构、规控与车辆交互技术负责人罗琦离职,加入英伟达汽车事业部。
02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自动驾驶曾经是人们对智能汽车的主要幻想。无论是科幻作品还是真实需求,人们都希望一辆能够独立驾驶和解放人类劳动的自动驾驶车辆。相比之下,汽车语音交互更像是儿科水平。
因此,谷歌、百度等科技巨头从一开始就瞄准了自动驾驶,并成功地吸引了原始设备制造商和用户的注意。谷歌明星项目Waymon是全球自动驾驶轨道的领导者,最高估值达到 1750 1亿美元。百度阿波罗最初定位为自动驾驶的开放平台“大饼”吸引了一批主机厂的合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百度阿波罗经常为自动驾驶专利的数量和世界上许多城市的开放道路测试感到骄傲。事实上,说到中国的自动驾驶,百度是不可避免的。许多初创自动驾驶公司的创始人和核心成员都来自百度。
然而,小何也输了。受政策、安全、技术、商业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自动驾驶的实施和商业化似乎还很遥远。百度已经投资了十年,无法从自动驾驶中赚到足够的钱。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说:“无人驾驶是胡说八道。弄个虚心的东西都是傻瓜。它(无人驾驶)是皇帝的新衣服。”
在去年的一次行业会议上,地平线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余凯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我认为L3(有条件自动驾驶)十年后是不会真正实现的。”
资本嗅觉最敏感。2022年和2023年,自动驾驶领域进入资本寒冬。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自动驾驶累计披露融资金额超过68亿元,2022年超过200亿元,21年超过850亿元,大幅缩水。Waymon的估值也缩水到300亿美元,蒸发了1400亿美元。
事实上,市场对自动驾驶的需求也已成为辅助驾驶。自2023年以来,小鹏、理想、阿维塔、智己、华为问业、威莱、长城等品牌车型一直在努力成为城市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更令人尴尬的是,这个计划主要是由原始设备制造商开发的。百度类似的智能驾驶计划只在新的蓝图FREE中、极越01等少数车型上线。
自动驾驶不仅商业化遥远,而且主机厂也倾向于自主研发,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动驾驶中,影响了百度目前对汽车行业的影响。相比之下,华为更务实,定位增量硬件供应商,提供高精度地图、芯片、感知硬件(激光雷达等)。、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生态服务等。与自动驾驶相比,这些产品和业务更容易实现商业化。
03
百度阿波罗在哪里?
2021年,李彦宏明确提出了三种Apollo业务商业模式——一是为主机厂商提供Apollo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二是百度造车,端到端整合百度自动驾驶创新,第一时间将最先进的技术推向市场;三是共享无人车。现在看来,这三个方面的进展都不尽如人意。
事实上,百度并不是唯一不满意的人。2月27日下午,全球知名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苹果取消了长达十年、投资数十亿美元的电动汽车计划。马斯克转发了这个消息,并与之匹配“致敬”“点烟”的表情包。对此,雷军也表示“非常震惊!”
当科技巨头热衷于进入汽车行业时,苹果的退出为科技巨头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机会:长期的巨额投资值得吗?特别是在生成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中,我们应该专注于生成人工智能吗?
也许百度过去一年的一些行动表明,它已经做出了选择。
去年6月,百度调整了IDG(智能驾驶事业组)的组织结构,其智能交通事业部(ACE)被归类为智能云业务群(ACG);11月,百度宣布李振宇不再担任IDG负责人,这是百度IDG6年后首次更换。
在2022年之前的百度世界大会上,自动驾驶通常是亮点。但2023年,生成式AI成为主题,智能驾驶成为分会坛之一。
对于百度来说,押注生成式AI是正常的选择。然而,百度似乎还没有走出一个怪圈:早发现趋势——投资激烈——看不到收入就退出或放弃——寻找下一个机会。在这样一个重复的循环中,资金投入、时间浪费和机会流失。能跳出怪圈,决定了百度阿波罗未来的命运。
END
原创文章,作者:壹DU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2/2922149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