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已在泰国交付了1万
事实上,中国汽车公司进入泰国汽车市场的原因很简单,这里可以让人们看到金钱和希望。
星月已经三年没去过泰国了,所以当他在去年12月收到一家汽车公司泰国车展的邀请时,他真的很想亲自去泰国汽车市场。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外界对泰国汽车行业的报道都是这个国家希望利用汽车行业发起的攻击,把自己变成“亚洲底特律”。曼谷已经启动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使其成为亚洲大陆汽车生产的重要标杆。
“这次去泰国,除了和以前一样,在景点和餐厅随处可见中国话,但在街上奔跑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街上的一道新风景线。因此,你经常可以看到,许多泰国人在社交媒体和商店里讨论中国电动汽车,他们有很强的存在感。”星月表示。
34岁的Ratchadada不仅仅是中国人。 自去年以来,Retreat一直在泰国哈特府和曼谷之间工作。在购买汽车时,她惊讶地发现,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报价远低于泰国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油车,尤其是在智能方面。
例如,丰田的电动bZ4X在泰国的零售价格约为5.3万美元。特斯拉的Model 起价约为5.1万美元。而Ratchada Retreat选择了中国长城的好猫电动超小型车。除了4000美元的补贴外,她总共花费了7.63万泰铢,相当于2.2万美元左右。
不仅如此,泰国也开始成为中国汽车公司“出海”竞争的首选。仅去年,比亚迪、哪吒、长城、上汽等四家汽车公司就在泰国投资了150多亿元,长安汽车和奇瑞汽车也在泰国投资建厂……
“淘金热”很快就变成了销售。据外媒报道,泰国Autolife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品牌在泰国纯电车市场的总份额已达70%至80%左右。
但坦白说,虽然在纯电动汽车市场就像“小透明”,然而,日本汽车制造商在泰国燃油汽车市场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并意识到危机。
据共同社12月25日报道,泰国政府表示,四家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本田、五十铃和三菱预计将在未来五年投资43亿美元(相当于307亿元)在该国生产电动汽车。
一方面是主动抢占泰国市场的中国汽车公司,另一方面是寻求变革以保持其份额的日本汽车霸主。中日汽车公司的攻防战将在泰国市场日益激烈。
“亚洲底特律”的心思
事实上,2015年,泰国政府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将其发展提升到明年国家战略的高度。在“泰国4.0”新一代汽车制造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被列为战略上的主要目标产业。
泰国积极适应全球汽车电气化浪潮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亚洲底特律”,泰国不愿重蹈覆辙“汽车之城”底特律衰落的同样错误。
毕竟,汽车工业多年来一直是泰国的第二大支柱产业,GDP(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约为12%,仅次于旅游业的20%。这意味着,如果泰国对汽车新能源转型的趋势视而不见,那么被推翻的成本是无法承受的。
2020年,泰国政府得到了实质性的推动,并在今年发布“30.30”该政策,即到2030年,零排放电动汽车的产量将达到汽车总产量的30%。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泰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和激励电动汽车的政策。
首先是财政补贴计划。2022年8月,泰国批准了29.23亿泰铢的财政预算,为每辆电动汽车提供7万~15万泰铢的补贴。
然后,在减税计划方面,电动乘用车的消费税将从8%降低到2%;在道路税方面,新注册电动汽车道路税减免80%;在进口税方面,电动汽车和零部件的进口税免征;同时,投资不低于50 亿泰铢汽车企业还可享受100%外资控股、永久所有权地契、8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条件。
在给出这些政策的同时,泰国只提出了一个要求。汽车制造商享受优惠政策的前提是,必须在泰国设立电动汽车工厂,并在2025年底前在泰国生产与其进口量相同的纯电动汽车。
泰国的雄心壮志是继续其在燃料汽车领域的辉煌,成为东南亚新能源汽车制造中心和出口基地。泰国是一个没有独立汽车品牌的国家,需要利用优厚的投资政策来吸引外国汽车公司进入深度布局。
可以说,泰国是东南亚最活跃的电动汽车国家。泰国政府为汽车工业提供服务一系列优惠政策与前几年中国大力补贴电动汽车行业的阶段非常相似。与欧美市场相比,泰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分析人士指出,泰国的汽车消费也侧重于性价比高的经济车型,与中国隐藏的文化差距相对较小。现阶段更容易接受中国电动汽车的产品和技术,相互契合度很高,所以目前越来越多“中国制造”涌上曼谷街头的原因之一。
到曼谷的中国汽车公司
“泰国作为一个投资目的地,在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泰国是一个贸易外向型经济发展国家,政策稳定连续性好,航运方便,不仅与多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协议,与主要经济国家关系和谐,中国在泰国建厂方便原材料进口、成品出口,也可以利用其关税优惠规则作为过渡区,跨越贸易壁垒,更好地出国。
早在2012年,上汽集团就与泰国正大集团合资成立了上汽正大有限公司,投资建厂,在泰国生产和销售名爵品牌汽车。据报道,上汽已在泰国交付了1万辆电动汽车。
2020年,长城汽车收购了美国通用汽车的泰国工厂,并提出了投资226亿泰铢(约46.73亿元)进行改造的计划,预计最早将于2024年开始本地化生产。
去年9月,泰国罗勇新能源厂长城汽车1万辆新能源汽车宣布下线。
长城汽车东盟区域品牌负责人曾表示,长城汽车在泰国推出的哈弗和欧拉五款车型均为新能源车型,今年将继续推出坦克品牌和坦克500款 HEV车型。
不仅长城汽车,2022年,BYD也将关注泰国市场,除了确定在泰国购买工厂,2023年3月,BYD泰国罗勇府工厂正式奠定基础,预计2024年开始运营,工厂预计年产能约15万辆,产品将主要在泰国当地市场,同时辐射周边东盟国家和欧洲。
公开资料显示,长安汽车、广汽埃安、比亚迪、哪吒汽车等厂商也涌入泰国,投入巨资筹备建厂。
根据泰国投资委员会的数据,2022年,泰国从中国收到了773.81亿泰铢的项目申请,在外国投资项目申请中排名第一,主要投资领域是电子电器、汽车和机械设备。
不仅中国汽车公司在泰国疯了,中国的纯电车也在泰国疯了。这一点,从比亚迪ATO 3(对应国内“元PLUS”)销量可见一斑。
2022年10月,比亚迪ATO 泰国上市后,价格约为119.9万泰铢(相当于22.6万元人民币),许多泰国消费者整夜排队订车。
与日本品牌丰田相比,此前在泰国推出了主要的纯电车BZ4X,Auto Life数据显示,该车去年3月仅售出2辆;日产LEAF(听风)在泰国的月销量也只有个位数。
数据显示,目前只有比亚迪和哪吒占据了泰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一半,而中国汽车品牌,包括长城和上汽,约占市场份额的80%。换句话说,泰国每卖5辆电动汽车,就有4辆来自中国。
一哥的忧患
毫无疑问,泰国目前是东南亚电动汽车最活跃的国家,计划成为东南亚电动汽车制造中心。
但除泰国外,其他东南亚国家也在等待机会。
“比亚迪的代表在2022年底访问菲律宾时,正在寻找可能的工厂建设场所。”在菲律宾政府贸易和投资机构工作了近10年的鲁道夫表示,中国电池制造巨头宁德时代及其子公司邦普也正在与菲律宾政府官员谈判,计划投资电动汽车电池加工所需的工厂镍。
印尼作为东南亚最大的国家,也加入了对中国企业的竞争。
印尼不仅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而且年轻人口占60%左右%。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工业国家,也是一个广阔的年轻消费市场。汽车是印度尼西亚的支柱产业之一,是东南亚第二大汽车制造商。
和泰国一样,日本汽车公司目前在印尼占据主导地位。
除了2020年疫情产量急剧下降外,印尼汽车的年产量在过去10年基本上是110万~130万辆之间波动,但2022年147万辆的成绩刷新了历史纪录,而且预计2023年该国汽车产量将达到160万辆。印尼汽车市场似乎给外界带来了更大的增长潜力,而泰国的生产和销售水平相对稳定。
根据印尼汽车工业协会(GAIKINDO)根据数据,2022年印尼低排放车辆(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销量为15437辆,2020年销量为1234辆,2021年约为3200辆。虽然产销规模不如泰国,但增速也相当高。
但值得一提的是,泰国和印尼似乎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印尼拥有丰富的矿产,凭借其资源优势,吸引了许多跨国汽车公司、动力电池和原材料制造商。
自2020年初印尼颁布镍出口禁令以来,跨国公司纷纷进入印尼获得丰富的镍资源。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印尼与现代汽车、LG新能源、宁德时代、富士康等厂商签订了10多项电池材料和电动汽车生产协议。
去年,福特宣布与淡水谷印尼和浙江华友钴达成最终协议,投资45亿美元(约326.6亿元)。此外,印尼政府还在积极吸引特斯拉、比亚迪等世界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在该国投资。
此外,印尼政府也在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但总的来说,印度尼西亚对电动汽车的支持略低于泰国。这可能与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政府在电动汽车行业的不同定位有关。泰国更注重吸引汽车领域的投资,而印度尼西亚则专注于建立电动汽车供应链。
因此,在短期内,吸引汽车公司进入大型支持政策,然后将自己建设成东南亚电动汽车出口中心,泰国电动汽车生产和销售增长确实可以预期,但从中长期来看,如果其他东南亚国家能够实现规划目标,仅目前的市场规模可能更值得期待。
但总的来说,作为东盟的发起国之一,泰国率先来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的前夕。根据泰国政府的计划,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其汽车总产量的30%。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在这个市场上进行了决斗。
-END-
原创文章,作者:BusinessCar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0721143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