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了解决氢化非晶硅性能缺陷,我国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取得了许多新进展
氢化非晶硅(a-Si:H)它是一种由氢原子和硅原子组成的非晶硅半导体材料,含有大量的硅氢键。氢化非晶硅具有光吸收能力强、毒性低、生产成本低、电阻可调、化学稳定性好、热稳定性好、晶体结构紧密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非晶硅光伏电池的制造过程中。
异质结背接触电池(HBC电池)是氢化非晶硅终端产品。HBC电池具有IBC电池和HJT电池的优良特性,采用非晶硅钝化技术,氢化非晶硅是其双面钝化层的主要材料。2023年9月初,我国高效太阳能电池代表企业金石能源成功将HBC电池转换效率提高到27.4%。未来,随着HBC电池行业的繁荣,氢化非晶硅将获得广阔的市场前景。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氢化非晶硅》(a-Si:H)根据行业市场深入研究和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光伏发电领域是氢化非晶硅的最大需求端。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新能源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3年1月至7月,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4.9亿千瓦,同比增长42.9%。下游需求的增长将进一步扩大氢化非晶硅产业的发展空间。
氢化非晶硅市场虽然前景广阔,但行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光衰减效应(S-W效应)容易影响氢化非晶硅光电转换效率,长期光照后降低氢化非晶硅电学性能,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光伏领域的应用;另一方面,氢化非晶硅电子迁移率低、载流子扩散长度小、使用寿命短,不能满足高性能半导体设备的生产需求。
近年来,为解决氢化非晶硅性能缺陷,我国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取得了许多新进展。2022年5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刘文柱和刘正新研究团队进一步提高了硼氢化非晶硅膜的导电性。该研究将在未来的光伏电池、光电子设备等领域得到应用。随着未来研究的深入,我国氢化非晶硅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
新思界行业分析师表示,我国氢化非晶硅行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市场份额相对较低。未来,随着光伏发电行业繁荣程度的提高和技术进步,我国氢化非晶硅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在市场竞争方面,近年来,我国多家企业布局了高性能氢化非晶硅的研发和生产轨道,未来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
原创文章,作者:新思界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0609137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