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港湾商业观察
近日,光伏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公布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仅在一个季度内,公司的利润就大幅下降。
为什么通威股份到此为止?怎样才能挽回?
今年前三季度,通威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14.21亿元,同比增长9.15%;归母净利润约163.02亿元,同比下降24.98%。
01
第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大幅下降
第三季度,通威股份营业收入373.52亿元,同比下降10.52%;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31亿元,同比下降68.11%,扣除非净利润30.21亿元,同比下降68.16%。
通威股份的第三季度报告确实突然“变脸”。该公司表示,第三季度净利润下降主要是由于报告期间光伏产业链价格同比下降造成的。
今年上半年,通威股份收入740.68亿元,同比增长22.75%;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2.7亿元,同比增长8.56%。
第三季度报告发布后,一些券商也降低了通威股份的盈利预期。
国信证券的投资建议是:降低利润预测,保持“增持”评级。考虑到光伏产业各环节产能过剩快,下游库存持续保持高位,产业链价格波动剧烈,公司利润预测下调。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81.04/136.11/168.亿元(原预测为194.8/202.6/223.5亿元),同比为-29.6%/-24.8%/ 23.7%,EPS分别为4.02/3.02/3.74元,目前PE为6.8/9.0/7.3倍,保持“增持”评级。
国信证券指出,硅材料价格继续下跌。根据solarzom数据,23Q2硅材料平均含税价格为136元/kg,23Q3硅料平均含税价格为74元/kg,环比-46%;在出货量方面,估计公司在2023年前三季度出货量约为28万吨,其中第三季度约为10万吨,股权出货量约为7.5万吨,出货量环比略有增加;在成本和产能方面,目前,公司的生产成本已降至40元/公斤以内,硅产能超过42万吨。预计未来三年公司产能将扩大到80-100万吨,公司成本和产能将保持在行业领先地位。
财信证券认为,第三季度光伏产业链价格波动,硅材料价格经历了一轮下跌。第三季度行业平均价格约7.4万元/吨,环比下降约40%,电池价格略有下降。第三季度行业平均价格约为0.72元/吨w,环比下降约23%。硅料吨行业利润环比下降约60%-70%,电池片单瓦利润环比增长10%-15%。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9.32%(同比下降9.3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为19.77%(同比下降23.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7.04个百分点)。
此外,公司前三季度资产减值20.15亿元(去年同期为3.4亿元),主要为固定资产减值9.2亿元,库存减值10.6亿元。在固定资产减值方面,公司从谨慎的角度减值计提了不能升级为topcon技术的电池生产线。库存减值是由产业链价格波动引起的。第三季度资产减值5.61亿元主要是库存减值。
02
160亿固定增长终止后,继续扩大产能
在第三季度报告中,通威股份还表示,2023年9月25日,基于资本市场的变化,公司价值被明显低估。为维护全体股东利益,实现高质量发展,公司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议案》,决定终止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终止后,公司将合理利用自有资金、金融机构贷款等融资方式,统筹资金安排,继续推动公司2020-2023年和2024-2026年发展规划的稳步实施,确保相关项目如期完成。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经营和稳定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也不会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今年4月25日,通威股份抛出固定增长计划160亿元。公司表示,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固定增长94亿元,云南通威水电硅高纯晶硅绿色能源项目(二期20万吨/年高纯晶硅项目)固定增长66亿元。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通威股份货币资金275.3亿元。
根据财信证券的研究报告,通威股份继续推进产能建设,拟建硅料产能超过50万吨。前三季度,公司资本支出达到165亿元(同比增长67%),第三季度达到48亿元(同比增长189%)。截至今年8月,公司已形成高纯晶硅产能42万吨,光伏电池产能90GW、光伏组件产能55GW,比年初增长62%/29%/193%。目前公司在建硅料产能约40万吨,分别为云南通威二期20万吨(3月开工)、内蒙古硅能源20万吨(7月开工),拟建乐山12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预计年内开工),拟建双流、乐山等地50GW以上的电池产能。预计上述在建及拟建产能达到产能后,公司光伏硅料产能将达到90万吨,光伏电池产能将达到150GW、组件产能达到100GW。(港湾金融出品)
原创文章,作者:港湾商业观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0722132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