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度哥
上海车展于2023年4月拍摄
随着销量的不断下滑,日产汽车“技术日产”的光环在大规模召回下逐渐褪色。
日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召回计划。从现在起,召回了2022年8月25日至2023年5月29日生产的部分东风日产品牌艾瑞雅电动汽车,共有2958辆。原因是逆变器软件设置不合理,可能导致车辆行驶中动力中断。
一个月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备案召回计划,自2023年12月30日起召回部分东风日产品牌奇骏、新小科、第七代天籁,共计118.8万辆。召回规模甚至占9月份召回总量的98%以上,排名第一。
这真是“房漏偏逢连夜雨”。2022年,东风日产销量首次跌破2015年以来一直保持的百万辆“红线”;今年前9个月,累计销量仅为50.7万辆,同比下降29.9%。前“日本品牌销售冠军”和“日本汽车技术代表”正受到销售和质量问题的双重考验。
值得一提的是,最新召回的艾瑞雅是东风日产首款纯电动SUV,也是日产电气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但艾瑞雅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其累计销量仅为2924辆,召回的数量几乎涵盖了上市以来的所有销量。
东风日产是否有可能因销量持续低迷、新能源转型挫折、质量问题引发的大规模召回而翻盘?
1
单次召回超过100万辆
汽车公司召回有安全隐患的车型并不新鲜,但一次召回超过100万辆车的情况并不多见。这种事情发生在东风日产。
9月,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等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召回计划。自2023年12月30日起,召回2018年7月23日至2021年9月26日生产的部分东风日产品牌齐军、新小科、第七代天籁共118020辆。
原因是召回范围内车辆发动机废气回收阀(EGR阀)密封不严格,内部轴承可能被氯冷凝水腐蚀,导致阀体堵塞,发动机运行不良,故障灯点亮,CO、NOX等污染物排放增加,排放不合理。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低速熄火、电源中断和安全风险。
从数量上看,东风日产已成为9月份汽车召回规模大幅上升的“罪魁祸首”。根据《汽车圈能见度》的梳理,9月份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的汽车召回计划共有11起,涉及1206578辆,月召回量创下新高。其中,东风日产的召回量占98%以上。
一般来说,汽车公司的积极召回也反映了对消费者负责、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态度,但如此大规模的召回很难不怀疑其技术在质量控制方面。东风日产的召回似乎不是积极的,而是由于缺陷调查后的“被迫”行为。
召回公告称,召回活动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启动的缺陷调查下进行的。受调查影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决定在召回范围内免费更换改进后的EGR阀,以消除隐患。
在第三方汽车质量评价平台车质网上,我们搜索关键词“EGR“可以看出,自2022年以来,相关投诉已经很多了。自2022年以来,共有51起,主要反映EGR阀故障导致启动困难或低速熄火和多个故障灯报警。
事实上,了解日产品牌的人都知道,日产品牌曾经是日本汽车的技术代表,在内燃机、混合动力等方面有很强的技术积累,创造了令人敬畏的战神GTR,横扫球场,创造了50场不败纪录,所以日产也被称为“技术日产”。
但现在很明显,“技术日产”的标签正在慢慢褪色。除了这个大规模的EGR阀问题,日产近年来一直深受三缸机和CVT变速器的困扰。它不仅失去了经济优势,而且超过了国内汽车的性能。
2
纯电车型“全军覆没”
东风日产电气化转型的关键作品在经受考验的同时,也出现了燃油车的情况。
10月,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等相关要求,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近日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召回计划。召回对象为2022年8月25日至2023年5月29日生产的部分东风日产品牌艾瑞雅电动汽车,共2958辆。
公告显示,由于逆变器软件设置不合理,当异物进入驱动电机的滑动环,产生瞬时异常电流时,逆变器会立即进入保护模式,切断电源,导致车辆中断电源,存在安全风险。
从东风日产官网可以看出,目前销售的新能源车型只有ARIYA艾瑞雅和轩逸电动驱动e-POWER、启辰大V DD-i超级混合动力、超级混合动力驱动奇骏和超级混合动力驱动轩逸五款车型。其中,ARIYA艾瑞雅是去年9月27日在中国市场正式上市的第一款纯电动SUV车型,是日产电气化的关键环节。
数据显示,ARIYA艾瑞雅诞生于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开发的云图智能纯电平台,共推出4种配置,上市市场指导价27.28万元~34.28万元,长续航版27.28万元,长续航版28.48万元,高性能四驱版32.78万元,高性能四驱版34.28万元。第一批新车于2022年10月正式交付给用户。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山口武在上市之初表示,他对ARIYA艾瑞雅充满信心,表示日产将再次迎来创新洗礼时刻,ARIYA艾瑞雅将是最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
然而,上市一年后,这款最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根据汽车皇帝平台的数据,截至今年9月,ARIYA艾瑞雅的累计销量仅为2924辆,今年6月至9月的月销量仅为100多辆。
在此期间,东风日产多次“放水”,以提振ARIYA艾瑞雅的销量。比如今年2月17日晚,东风日产发布消息:自2月18日起,日产纯电ARIYA艾瑞雅全系列车型将获得政企补贴6万元,活动将持续至3月31日。
再比如7月份,东风日产降低了ARIYA艾瑞雅入门级车型的门槛,推出了更便宜的ARIYA艾瑞雅500,官方指导价19.99万元~28.29万元,但效果还是不好。
结合召回的2958辆数据,几乎涵盖了ARIYA艾瑞雅上市以来的所有销量,让人担心东风日产是否会走不顺利的电气化转型之路。
3
重新开始可以翻盘吗?
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质量”都是金字招牌。一旦质量受到质疑,必然会影响日产品牌的形象和长期销售业绩。更何况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东风日产已经陷入了销量持续下滑的泥潭。
据了解,东风日产凭借其高性价比和强大的技术积累,一度成为合资企业的典范。奇达、逍客、奇骏、轩逸等车型相继成为各自细分市场的热门产品。
2018年,日产在中国的销量达到顶峰,超过丰田和本田,赢得了日本品牌的年度销量冠军。其中,东风日产负责乘用车行业,累计销量116.7万辆。
轩逸作为东风日产的王牌产品,月销量超过6万辆,直接坐上2018年所有车型“销量之王”的宝座。
不幸的是,这个曾经主宰国内汽车江湖的日本汽车品牌,在过去两年自主品牌和新能源市场爆发的冲击下,逐渐走下祭坛,东风日产也变得“压力很大”。
去年,东风日产(包括日产、启辰、英菲尼迪品牌乘用车)销量92.2万辆,这是东风日产自2015年以来首次跌破100万辆。
2023年,东风日产销量未能停止下滑。根据产销快报,今年前9个月累计销量为50.7万辆,同比下降29.9%。原因可能与上述“技术日产”标签褪色和电气化转型挫折有关。
为了改变现状,今年6月东风日产20周年,东风日产在广州花都举行了FAMILY DAY活动回顾了公司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并正式宣布进入新的“再创业阶段”,目标是挑战合资新能源的销售头部阵营。
转型的方向和目标已经明确,正如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高国林所说,启辰是“锋利的刀刃”,为新能源而战。
今年7月,启辰大V DD-i超级混合动力车上市;不久前,启辰首款纯电动SUVVX6首次亮相,定位为15万级家用纯电动紧凑型SUV,预计将于11月2日正式上市。不难看出,在新的战略部署下,东风日产正在加快新电动产品的布局。
然而,这些新车型能否挽救东风日产持续下滑的销量和声誉还有待观察。在自主品牌的围攻下,东风日产重新开始创业并不容易。
作者|刘媛媛
来源|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原创文章,作者:车圈能见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2513129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