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电动机
AUTO生产/节点
9月3日,吉利汽车公布了8月份的销售数据。乘用车销量达到15.26万辆,同比增长约25%。这是吉利历史上8月份最好的销售业绩,也超过了汽车市场的整体增长率。吉利新能源汽车也创下了8月份的最高纪录,超过4.7万辆,同比增长26%以上。
自1997年吉利进入汽车行业以来,其品牌一直是“多生孩子容易打架”。在新能源时代,吉利还推出了极氪、银河、凌克、几何、瑞蓝等多个品牌。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万辆,2022年增长至688.7万辆。三年内,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翻了5.7倍,不用说市场趋势是什么。谁会希望极氪、银河、凌克、几何、瑞兰帮助吉利穿越周期?
01
吉利所有新能源都需要纯电、混合动力和氢动力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吉利集团(以下简称吉利)带来了一个庞大的展览团,包括4个品牌的21款新能源产品。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吉利预计将积极接受新的趋势。态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取决于市场是否能认识到,销售是最好的答案。
今年8月,吉利新能源创下历史最佳成绩,总销量4.73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3.17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1.56万辆。从1月到8月,两款车型的销量分别为19.56万辆和5.06万辆。
目前汽车行业的变化有三个基本点,即电气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从吉利新能源的销售结构可以看出,吉利选择了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的电气化步行策略,与比亚迪相同。今年8月,比亚迪的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销售比例约为1:1。
吉利新能源的另一个特点是,同一品牌有多种动力模式。例如,灵科品牌有混合动力车型和燃油车型。这和比亚迪有些相似。
可以看出,吉利从比亚迪的电气化中学到了经验。同时,吉利也保留了自己的特点,即生更多的孩子和打架,这是吉利转型新能源的第三个特点。
在燃油汽车时代,吉利以其众多品牌而闻名,并被市场用来反对公众。吉利还在新能源方面布局了多个品牌,并考虑了B端市场和C端市场。
瑞兰的表现导致了吉利在B端市场的布局。该品牌之前的市场是在线叫车和出租车市场,产品涵盖汽车SUV、MPV、物流车辆和轻型卡车同时支持换电模式。瑞兰销量下滑的原因与以往依赖B端市场的北汽新能源相似(几何也主要是B端市场)。自去年12月以来,瑞兰发布了瑞兰7和瑞兰9,标志着瑞兰正式进入C端市场。
吉利除了常见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力外,还布局了氢能和甲醇,其自主研发的2.0L直喷增压氢内燃机热效率突破了40%的行业瓶颈。
氢内燃机的历史比传统内燃机早,但由于成本较高,不能大规模推广,因此不像石油那样推广。从减碳的角度来看,氢能和甲醇可以实现零污染,甲醇可以直接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0多年来,吉利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利用资源,比如收购沃尔沃,这提高了吉利在燃油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这不仅是吉利的优势,也是吉利转型新能源的地图。与以自主研究为主的比亚迪和特斯拉相比,吉利的风格更加开放和封闭。
02
吉利的目标是什么?
全年销售688.7万辆,同比增长93%,市场份额达26%,这是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成绩单。各机构对2023年的表现做出了乐观预测,预计新能源渗透率将达到30%以上,相应的销量规模将达到850万辆以上。从今年上半年的趋势来看(销量为374.7万辆,同比增长44.1%),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延续去年的高繁荣。
对汽车公司来说,这是一场不容错过的盛宴。
早在2005年,吉利就成立了混合动力汽车研发项目组,但并没有在新能源上投入太多精力,燃油汽车仍然是当时吉利的重点。
2015年,吉利正式宣布全面推进新能源领域,并提出名称“蓝色吉利”战略目标是在2020年之前将新能源汽车销量在集团总销量中的比例提高到90%以上(65%是插电式和混合动力汽车,35%是纯电动汽车)。不幸的是,2020年,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仅占5%左右。
在此期间,吉利并非一无所获。它借助沃尔沃的资源投资开发了一个独立的SPA平台,基本满足了开发轻量化和电气化产品的需求。
2021年,吉利创始人、董事长李书福内部提出“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该计划与2015年相当“蓝色吉利计划”重叠反映了吉利对行业发展方向的研究和判断。
一方面,吉利希望继续专注于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和扩展范围,其中约90%是大功率混合动力汽车,约10%是传统的节能和小排量汽车。另一方面,增加对智能领域的投资。
“计划的变化反映了吉利如何参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思考。两个蓝色吉利行动的核心有两点。一是要求吉利继续加强电气化研发,二是要求吉利探索智能汽车的新局面。这表明吉利认为,电气化和智能化是汽车工业的未来,也是吉利转型新能源的两个目标。”一位汽车博主告诉节点AUTO。
吉利未能完成蓝色吉利计划的根本原因是该产品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
今天的吉利在新能源布局上与2020年有一些相似之处,都有多种能源模式,都考虑到了用户的耐力焦虑,但市场销售表现却大不相同。
2020年,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万辆,同比下降39.8%。当时,吉利还推出了几何、帝豪等多个新能源品牌。
到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吉利发生了一些变化。与以往的油改电、定位失焦、缺乏智能产品相比,吉利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这三个方面都取得了进步。
上述四个品牌都专注于节能路线和智能化。凭借其性能和设计,极氪在30万元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银河和凌克帮助吉利弥补了大约15万元的空缺。再往下看,还有几何图形和蓝色,从B端到C端。
今天的吉利,虽然距离已经实现“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布局,掌握了一些销售密码。
03
吉利新能源的C位是谁?
上述博主告诉节点AUTO,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对吉利有两面性。一方面更容易获得销量规模,这是影响汽车公司业绩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失焦。
目前,吉利有两种新能源品牌。一是吉利属于品牌,包括帝豪新能源、博瑞新能源、星悦L增程、熊猫迷你、银河等品牌;另一个是独立品牌,上述极氪和凌克(部分是新燃油车型)、睿蓝等。
在销售方面,第一类品牌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其中,销量最大的是帝豪新能源,去年月销量一度保持在3000辆左右,但今年已经下降到三位数。这样的品牌还不能促进吉利的完成“两个蓝色吉利行动”的引擎。
在第二类品牌中,也有一些品牌需要做出相当大的优化,那就是瑞兰。瑞兰是吉利和力帆的合资品牌。它有两个品牌:枫叶和瑞兰。他们都专注于B端市场。瑞兰从去年开始进入C端市场,推出瑞兰7、瑞蓝9等车型。2022年,瑞兰月销量超过9000辆,到今年,月均销量不足1000辆,1-8月总销量仅为7626辆。
极氪和领克更有希望成为“两个蓝色吉利行动”的引擎。
“极氪和银河各自负责不同的价格区间,银河锁定的市场区间比极氪大得多。”这位汽车博主说。
吉利对银河也有很高的期望。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林杰曾表示,希望银河的每一款产品都能进入细分市场的前三名。未来,银河、几何、凌克三大品牌/系列将进入70%以上的新能源市场。同样,极氪也有很高的期望。引领集团转型是极氪的首要使命。
因此,从销售业绩和内部定位来看,极氪和银河无疑是吉利新能源转型的C位。
然而,这两个品牌的销售表现都很好,都希望完成集团赋予的使命,但也有隐藏的担忧。
例如,两者在电气化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但在网络化、智能化方面仍有巨大的优化空间,特别是在智能驾驶方面。
在智能驾驶方面,吉利有自主研发和对外合作。Mobileye和英伟达是业内两大智能驾驶供应商,而吉利则选择了Mobileye,极氪001首次推出了Mobileye。 EyeQ5H芯片。对于汽车公司来说,Mobileye采用半开放合作模式,为吉利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软件工具开发包,并集成了硬件安全模块。
总之,吉利的自动驾驶=目前合作伙伴最强的芯片 集团内顶级平台架构 纯视觉方案(Mobileye擅长纯视觉方案,新款极氪001爆炸增加激光雷达),可以利用家庭的优势,但有局限性。
首先,纯视觉方案有上限,其上限远低于多传感器集成感知的上限。在纯视觉路线上,特斯拉是业内最好的,但由于上限,很难取得进一步的突破。如果从最终的思维来看,纯视觉更适合作为一种过渡方案,多传感器集成是最终的答案。
其次,自主研发的高端芯片掌握在Mobileye手中,吉利可以定义的空间有限。吉利自动驾驶能达到什么水平取决于双方合作的成果。在乐观的预期下,Mobileye已经派出团队在吉利驻扎,双方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结果值得期待。鉴于一些新力量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发自主驾驶,需要时间来验证这两条路线的优缺点。
至少目前,吉利的自动驾驶能力与行业第一梯队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当问界和蔚小理开始无图自动驾驶时,吉利仍处于上一阶段。以高速试点功能为例。小鹏P7在三年前就有了这个功能,而极氪直到今年才推出NZP(类似于小鹏XNGP)。
吉利曾表示,预计L4级自动驾驶将于2025年商业化,完全掌握L5级自动驾驶。现在看来这个进展应该推迟了。
2025年是业内公认的时间点。在此期间,市场将经历一波大浪。吉利能完成吗?“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让我们拭目以待,成功转型新能源。
节点AUTO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节点AUTO不对使用本文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原创文章,作者:节点AUT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9/2017123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