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秦乐乐
编辑|凯旋
以BC电池为公司主要路线,隆基绿能正式确定。
9月5日,隆基绿能召开半年度业绩交流会,董事长钟宝申会表示,“BC的技术路线已经成熟,相信它会逐渐取代TOPCon。接下来的5—六年来,BC电池将成为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此外,钟宝申还透露,隆基TOPCon的扩产将于明年年底结束,下一个计划投资项目将采用BC技术。
光伏电池行业正处于P型电池向N型电池的过渡阶段,有三条路线,TOPCon、HJT(异质结)、以及IBC。考虑到技术难度和成本价格,光伏电池企业的技术路线是TOPCon、主要是HJT。晶科能源坚持TOPCon,通威股份和润阳股份是TOPCon、两条腿走HJT。隆基之前没有明确表态,HPBC、TOPCon,三条HJT路线都在尝试。
“不领先,不扩产”,隆基在技术路线和扩产方面一直谨慎,但做出了超出市场预期的大胆选择——在主流技术TOPCon和未来路线HJT之间,选择了少数BC电池。
01
BC阵营又增加了队友
在隆基以BC电池为主要路线之前,光伏电池企业明确提出押注IBC电池,少数量产企业是爱旭股份推出的ABC电池——预计2023-2025年黑洞平均量产转换效率将接近26.5%。转化效率比TOPConon好、PERC电池,至少高出1%,并持有4.5GW的海外订单,进入量产阶段。
事实上,严格来说,隆基提到的BC电池不能算是技术路线,而是一种电池设计理念。
BC电池是背接触电池的总称,即前面完全没有遮挡,提高了光的有效吸收面积,没有电网后没有阴影遮挡,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功率。正负电极以交叉的形式排列在电池的背面。
所以BC电池也叫“”XBC“,它可以吸收其他晶硅技术路线的工艺优势和钝化技术,不断提高转化效率,并且有许多技术组合
例如,IBC吸收了PERC技术发展阶段的优势,转化效率提高到24%-25%。隆基推广的HPBC电池技术是P型电池与IBC技术的结合。
此外,IBC电池还可以与HJT一起使用、TOPCon、钙钛矿等电池叠加:
吸收TOPCON钝化接触技术,演变为POLO-IBC电池或TBC电池,转换效率可达25%-26%。爱旭的ABC电池采用N型TBC工艺;
非晶硅钝化技术吸收HJT,演变成HBC电池,转换效率可达26%-27%,日本企业KANEKA是该技术路线的代表;
与钙钛矿叠加形成PSCC 转化效率超过30%的IBC叠层电池工艺。
目前,BC技术已经形成了三条分支路线:HBC、TBC和HPBC。钟宝申在业绩会议上表示,他一直在研究三个方向,并有相应的中试线数据。哪条路线最终会有更大的优势取决于它们自己的竞争力。
“光伏产业的本质驱动因素是度电成本的降低。”隆基提到的这句话可以看作是光伏企业发展的第一原则。近期市场对N型电池的追求源于N型电池与P型电池相比的电力成本优势。
中金的一份报告显示,TOPCon、与PERC相比,HJT具有成本优势。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带来的发电增益:与PERC相比,TOPCOn的溢价范围为2.8%~13.2%,分别为0.05~0.25元/W,与PERC相比,HJT的溢价范围为3.2%~20.5%,分别为0.06~0.39元/W。
IBC技术是N型电池路线中成本最高的。目前,它主要用于产品溢价高的分布式市场。在硬币的另一面,BC电池有供应链集成和降低成本的空间。钟宝申表示,HPBC技术的升级版预计将达到26.5%的转化效率,这标志着困难技术产品逐渐进入廉价市场。
此外,隆基加入了BC电池阵营,促进了供应链成本的降低和制造设备的本地化替代。在半年报业绩简报会上,隆基供应商连城数控提到XBC路线相关设备研发进展顺利,正在客户处安装调试。
02
不领先,不扩产
谨慎是隆基今年传递给市场的关键词。
一方面,隆基创始人李振国、董事长钟宝申轮流表达了对光伏企业产能过剩的担忧。另一方面,隆基在产能布局和技术路线选择上非常谨慎。
这一轮N型产能扩张,其他企业都下注了一两条技术路线,拼命扩大产能。钟宝申此前表示,光伏产业在18年内建成了约380GW的产能,近18个月新建了380GW以上的产能。
根据北极星的跟踪统计,只有14家顶级电池组件公司,N型电池产能预计到2023年底将超过400GW。首先押注TOPCon的晶科能源预计到2023年底将达到35GW。晶澳半年报披露,N型电池年底产能将超过57GW。天合光能产能预计在40GW左右。N型电池产能规划超过隆基。
隆基总是犹豫不决。今年,他在鄂尔多斯布局了30GWTOPCON产能,并于8月投产,在N型电池中刷了一点存在感。正如隆基创始人、隆基绿色能源中央研究所所长李振国所说,隆基没有拼命扩大生产:“在隆基找到最终的技术路线之前,他仍然会相对谨慎地安排产能”。
但没想到,谨慎扩产的隆基在主流技术TOPCon和未来路线HJT之间做出了意想不到的大胆选择,选择了少数BC电池。
与多家光伏企业推广的TOPCon相比,隆基一直称TOPCon为过度技术路线,认为TOPCon的包装损失相对较高,与PERC技术相比,实际效率没有提高1%。
隆基积极推动的技术路线是HPBC——P型电池与BC电池的技术融合。更符合隆基使用P型产能的考虑。只是“投资超过10亿元需要3年时间”HPBC技术路线短期内难以成为行业共识。毕竟BC电池的路线纠纷,其他参与者还是愿意考虑N型电池路线,布局在HBC、TBC方向。
而且,隆基的HPBC量产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没有按预期投产达产。原计划2023年销售HPBC电池组件20GW,后来改为15GW,最近又下调到12GW,让市场失望。最近,隆基首席科学家负责HP英国广播公司的李华也离开了,这也使得HPBC的商业化前景蒙上了阴影。现在,隆基技术团队是负责TOPCon和HJT路线的徐希翔博士。市场曾经怀疑隆基是否放弃了HPBC路线。
钟宝申在业绩会议上提到,TOPCon的产能将扩大到明年,其余产能将采用BC电池技术。BC电池技术路线将用于西咸一条50GW线、铜川一条12GW线和西安两条12GW线。另外30GW的隆基HPBC电池预计将于今年年底生产。然而,钟宝申没有发表声明,隆基将专注于HBC的发展、TBC和HPBC的技术路线是什么?HPBC路线的过渡时间有多长?
03
独木不成林
一向严格的隆基为BC电池押注的决定增加了时间限制——未来5到6年。也许隆基知道,它的选择在短期内很难扭转光伏产业的竞争局面。
在产能规划方面,TOPCon和HJT仍然是光伏企业产能布局的关键技术路线。2023年底,TOPCon电池规划产能达到120GW。N型电池的另一条技术路线HJT似乎已经逐渐成熟。
在刚刚发布的中期报告中,光伏发电企业阿斯特披露了 HJT 中试线量产信息,电池量产效率达到25.6%。当然,阿特斯HJT组件的出货量仍然很小。
今年,通威股份在HJT方面也取得了突破。6月,通威太阳能启动了210半微晶技术改造。有了THC技术,预计组件功率将达到710W,比PERC高出55W,成本将进一步降低。8月,通威210半双面微晶技术改造完成,批量生产效率高达26.49%。预计THC将在第四季度开始GW批量生产验证。
假如TOPCon之前产能领先,大企业并没有真正参与HJT,大多是中小型光伏企业5GW、HJT项目建设10GW,现在几家龙头企业HJT的量产计划和行动打开了差距。
华盛新能源公司HJT独角兽公司董事长徐晓华曾表示,预计2024年HJT的扩产规模将在50-80GW之间,异质结产品的竞争力将开始显现。
可以预见,明年大规模生产N型电池后,P型电池将受到挤压。对于具有P型硅片生产能力和P型电池生产能力的龙基来说,将市场关注点转移到BC电池领域也是为了争取市场曝光的机会,为自己的HPBC电池技术。
产能过剩,明显的行动是降价出货。年中,隆基182P硅片降价至2.93元,组件报价低至1.2W。从年初的193亿元到6月底的222亿元,隆基的存货金额在半年内增加了约30亿元。
既然市场上的风口不照亮自己的技术路线,那就自己造风口。
爱旭股份在BC电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目前仍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预计今年的出货量将不超过5GW,珠海和义乌的产能规划将在20GW左右。
与TOPCon和HJT路线相比,BC电池市场范围小,产能规划和参与企业范围有限。龙基作为行业领导者,有望成为行业标准和供应链的建设者,未来进入市场。
但从目前的整个行业来看,BC电池仍然是一条利基路线,隆基似乎很弱。BC电池能否成为行业的真正出路还有待观察。
——END——
原创文章,作者:零碳风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9/1223121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