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正在进行中。这次车展吸引了100多家汽车公司参加,观众和媒体都非常关注会场上的智能汽车产品能带来什么样的体验。
目前,可以说,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井喷”的时代。在本次成都车展上,不仅拥有传统的智能汽车优势,而且硬越野车也迎来了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双重升级。然而,在智能繁荣的背后,每个模型都缺乏一丝“个性”,特别是在智能方面,每个人都有相同的“面孔”,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会上智能车型很多,流派鲜明
在车型方面,目前的主流智能汽车具有相对独特的属性类型,混合动力越野、燃料越野、纯电动汽车、纯电动SUV,如此大的分类属性明显,每个家庭都在布局相应的车型。
其中,混合动力越野绝对是今年成都车展的一大亮点。今年,硬越野车正式开通电气化。许多品牌推出了其混合动力版的硬越野车。同时,可以看出,这些新推出的混合动力硬越野车在车内配置上也得到了智能化改进,中央控制屏幕和配置也得到了改进。
具有代表性的混合动力越野新车有方程豹5,配备了比亚迪新的DM-o混合动力系统,内部升级,三个屏幕和无线充电,整体智能升级;坦克400 Hi4-T,全新一代TOD配备了2.0T发动机和P2电机的动力组合 智能四轮驱动系统Mlock,内饰包括12.3英寸液晶仪表、16.2中控液晶屏、HUD抬头显示等智能三屏,支持车辆远程控制、前双50W无线充电等舒适智能配置;此外,四轮四电机是独立驱动的,此前有信息曝光。内饰车机采用高通骁龙8 性能更高、体验智能化的移动平台。
在智能方面,传统的纯电动汽车是白热的,如汽车,长安启源A07配备了大型HUD显示,意味着汽车类似于深蓝色S7,不使用传统仪表板,但使用HUD,大型悬挂中央控制屏幕几乎看不到按钮,在车载系统或辅助驾驶非常卷;吉利银河E8,首次45英寸8K无界智能屏幕,还将配备新一代高通骁龙8295旗舰驾驶舱芯片,可以说是令人震惊的卷。
除了纯电动汽车,纯电动SUV还带来了许多“卷王”,如瑞蓝 7.AR-HUD功能安装在10万-20万元的车型上,7nm驾驶舱芯片龙鹰1号由吉利的亿咖通提供,速腾聚创M系列激光雷达,5个4Dmm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11个摄像头可以说是智能卷回家;智己LS6,智己LS6除了800V双碳化硅平台外,还配备了激光雷达,将支持无图NOA功能,标配高通8155芯片和英伟达Orin X智驾芯片,也是“卷王”。此外,比亚迪宋L也更受关注,作为“最美丽的比亚迪”宋L的外观真的很惊人,但在内饰方面,仍然是家庭设计,仍然是一个大型中央控制屏幕,但在智能方面,仍然使用高通骁龙芯片、智能电动四轮驱动、云战车系统等。
虽然智能汽车是主流,但每个家庭都逐渐趋同于如何打差异化?
然而,在如此繁荣的市场中,可以清楚地感觉到,虽然车型很多,各种外观设计也很引人注目,但在智能方面,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同质化趋势,除了极简主义大屏幕内饰设计越来越趋同,在智能驾驶选择方案基本上固定了两条路线,一条是以特斯拉、新疆方案为代表的纯视觉智能驾驶辅助,另一个是配备激光雷达盲化驾驶辅助系统,但方案非常接近和趋同,似乎让人们看到汽车智能遇到了瓶颈,那么为什么会导致这种情况呢?怎么破局?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当前智能汽车的发展非常繁荣,但智能概念非常相似,是外部自动驾驶,汽车创造智能驾驶舱,但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渐了解消费者的偏好,也使产业链不断成熟。
目前,智能汽车采用的解决方案逐渐趋同,这是同质化的主要原因。例如,在自动驾驶方面,目前的激光雷达供应商集中在和赛、图达通、速腾聚创、华为科技等企业,其中和赛占据了49.4%的市场份额。可以说,很多使用激光雷达的车型都使用了和赛的激光雷达,所以解决方案自然非常相似。除了特斯拉自己的视觉自动驾驶方案外,大疆推出的视觉自动驾驶方案还将应用于多品牌车辆。
在自动驾驶计算能力芯片方面,同质化也很严重。其中,英伟达占据了52.57%的市场份额,而地平线占据了30.71%的市场份额。在自动驾驶芯片市场,这两家公司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使用了相同的自动驾驶雷达和相同的芯片,最终效果自然接近。
智能驾驶舱也是如此。虽然目前没有确切的市场份额数据,但从近两年新车配备高通骁龙8155的频率来看,高通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此外,还有一款比亚迪使用消费高通芯片。在比亚迪销量的快速增长下,高通的市场份额可想而知,除了高通,AMD只有少数联发科芯片、华为海思麒麟和特斯拉独特的定制版本 Ryzen处理器。大多数车辆的车辆和机器都使用ARM架构芯片,所以在架构固定后,当前的车辆和机器体验也非常相似,可以与Android应用程序兼容已经成为一个大买入点,所以体验自然类似于平板电脑的逻辑,同质化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你想打破这个局,首先是汽车公司需要建立技术“护城河”。只有拥有独家技术,才能创造出只属于自己品牌的差异化体验。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在芯片方面,汽车芯片和自动驾驶芯片都非常薄弱。如果你想创造自己的差异化体验,你需要让芯片企业愿意跟随汽车行业,这需要芯片行业和应用行业的共同推广,让中国芯片企业和汽车行业深入探索,目前国内芯片市场基础薄弱,可以从侧芯片开始,不是简单的定位替代为目标,而是通过创新,构建高灵活性的通用芯片,从软件定义芯片开始,降低研发成本,也可以让芯片有多种组合,给汽车企业空间,可以更好地构建不同的平台,从侧功能创造差异化体验,慢慢发展到汽车、自动驾驶芯片等主要功能的研发,创造全方位的差异化体验。
写在最后
在这次成都车展上,许多汽车公司给消费者带来了非常有吸引力的产品,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家庭在智能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给消费者带来了许多负担得起的选择。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的智能汽车在智能方面表现出了高度的同质化。这背后是马太效应在智能驾驶舱和自动驾驶方面的出现。汽车企业使用的方案接近,导致体验接近。为了打破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增加国内芯片企业与汽车企业在软件方面的合作,开发新架构的通用芯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王宏宇
原创文章,作者:路咖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2820117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