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奇瑞令人眼花缭乱的销售数字实际上掩盖了许多问题。
作者丨杨晶
李思佳,李思佳
金鹏辉编辑
专注于销售数据的微信官方账号《一句话评论》关于奇瑞汽车的报道篇幅开始增加,因为奇瑞汽车自去年以来销量一直在上升,一度成为自主品牌第二大汽车企业。事实上,奇瑞是近年来增长率较高的汽车公司中为数不多的之一。
然而,网民的信息非常有趣,有人说奇瑞牛的技术,有人说奇瑞终身奇瑞,等等。然而,最近更多的评论是“很少在路上看到,似乎完全没有存在感,几乎成为中国的利基品牌”,为什么会有如此鲜明的对比?
所有这些都必须从奇瑞的销售开始。披露业绩的奇瑞实际上不是我们常规认知的奇瑞汽车,而是奇瑞集团。其主要乘用车品牌分为奇瑞品牌、星图品牌、捷图品牌和奇瑞新能源。未来可能会有其他品牌加入。奇瑞集团的销售由这些品牌组成。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奇瑞集团乘用车总销量为69.5万辆,其中奇瑞汽车销量为47.2万辆,星途汽车销量为4.2万辆,捷途汽车销量为11.2万辆,奇瑞新能源销量为4.3万辆。由此可见,奇瑞汽车贡献了主要份额,在自主品牌中也排名第四。
乍一看,奇瑞的性能仍然很好。然而,给消费者带来“未知”形象的原因是奇瑞在中国的销售确实拉了胯部。在上述品牌的总销量中,奇瑞出口了32.1万辆,星途出口了2.4万辆,捷途出口了4.5万辆。
通过简单的加减法,意味着奇瑞国内销量只有15.1万辆,星途国内销量1.8万辆,捷途国内销量6.7万辆。换句话说,奇瑞在中国的月平均销量只有2.51万辆。这就回答了消费者的疑问,为什么奇瑞销量高但存在感低。
国内外销售比例异常的国内外销售比例异常
海外市场重要吗?毫无疑问,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在国外市场与外国品牌竞争一直是中国汽车的夙愿。特别是在今年的关键一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它离不开许多独立品牌的蓬勃发展。
奇瑞出国旅游的故事并不陌生。今年上半年,上汽出口汽车销量排名第一,奇瑞出口排名第二。去年奇瑞出口量第一的产品是燃油车瑞虎7,其次是瑞虎5x、瑞虎3x。而国内售价8-14万元的瑞虎7,在海外售价17-20万元。
因此,许多人也认为奇瑞汽车在海外赚了很多钱,但由于奇瑞汽车不是上市公司,它没有披露详细的财务报告数据,所以不可能研究它赚了多少钱。但另一个标准是,奇瑞汽车出口的主要国家是俄罗斯、墨西哥、巴西、伊朗、智利等国家。
也就是说,奇瑞汽车的海外总产能虽然达到了20万台/年,但这些国家的整体消费力仍然很低,基本上主要销售的是外国品牌的廉价车型。这种情况与中国有点相似。自主品牌的传统油车只能在中低端市场与外国品牌竞争,仍难以进入欧美等全球中高端市场。
如今,许多坚持和退出中国的主流外国品牌仍然可以在石油汽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每年也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相反,这些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遭遇了重大挫折,石油汽车业务一再失败。许多中国汽车品牌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和自行车平均价格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开始占据外国投资的份额。
这必须给奇瑞敲响警钟。
吉利和长城是中国汽车品牌,除了比亚迪近年来依靠新能源强势登顶外,主要依靠油车业务盈利的汽车企业。就连长安汽车也走出了泥潭,摆脱了对合资品牌的依赖,凭借长安品牌乘用车实现了积极的利润。
奇瑞呢?一方面,它不能进入德国、日本和韩国汽车占据的全球发达地区,另一方面,它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表现平平。在出口驱动的辉煌表现下,很难隐藏自己突破的担忧。可以说,奇瑞令人眼花缭乱的销售数字实际上掩盖了许多问题。
奇瑞汽车自成立以来,就积极开拓市场,在“无内不稳,无外不强”发展理念的推动下,实现了国内外的两大开花。然而,到目前为止,奇瑞汽车的海外销量占了68%以上,国内外市场出现了畸形比例。现在奇瑞要面对的是如何“稳定内部”。
“稳定”不是奇瑞摆脱出口依赖,而是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机遇。然而,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模式已经基本形成,独立品牌越来越难以突破传统的石油汽车业务。只有大力发展新能源,才能重新掌握新时代的发言权。
但对奇瑞汽车来说,新能源又是一种说不出的心脏病。
新能源赛道严重落后
奇瑞曾经是新能源的先锋。早在2001年,奇瑞就开始研究电动汽车,并于2009年推出了第一款纯电动汽车S18。但奇瑞新能源的真实故事要等到2017年奇瑞小蚂蚁上市。这款车最大的亮点是全铝车身骨架和后驱。
全铝车身骨架 后驱,这两种配置也是新能源汽车公司关注的竞争优势。可以看出,奇瑞新能源在技术积累和市场洞察力方面发挥了基准作用。然而,奇瑞新能源已经陷入了“汽车”的依赖。
此前,奇瑞新能源的主要销售支柱是奇瑞蚂蚁和奇瑞QQ冰淇淋,占奇瑞新能源的90%。可以说,奇瑞汽车在经营微型电动汽车方面非凡。对于奇瑞新能源来说,这是令人欣慰和值得反思的。
经过2021年和2022年的快速增长,A00级和A0级电动汽车市场今年开始迅速下滑。今年上半年,奇瑞新能源累计零售销量为4万辆,较去年同期10.7万辆同比下降66%。它的下降也引领了许多新能源品牌,这意味着奇瑞新能源遇到了瓶颈。
事实上,奇瑞控股集团已经单独宣布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但近几个月来,奇瑞新能源的销量并没有出现在官方数据中。原因可能是奇瑞控股削弱了奇瑞新能源的比例;其次,奇瑞新能源的销量确实下降了。
不可否认,奇瑞新能源创造了许多记录。然而,在新能源市场上,BYD、长安、吉利等独立品牌汽车公司开始崛起,新力量汽车制造企业起点较高,独立品牌新能源的主流轨道正聚焦于中高端市场。奇瑞新能源还必须跨越过去微小型电动汽车的辉煌,创造下一个非凡的产品。
然而,在奇瑞QQ冰淇淋之后,我们再也没有看到奇瑞新能源有任何优秀的新能源产品。奇瑞新能源还推出了大蚂蚁等“大型汽车”产品,但由于竞争力薄弱,未能形成市场表现。在失去了“汽车”市场后,奇瑞的新能源几乎被市场遗忘了。
在此背景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良好的井喷氛围。今天的新能源市场与过去不同。在这个产品、技术和智能快速迭代的市场中,如果你粗心大意,你将被《纽约时报》甩在后面。随着许多独立品牌推出了电动子品牌,并逐渐增加,奇瑞在这方面只留下了孤独的背景。
奇瑞今年还发布了新能源领域的新战略,以加快进入中高端新能源市场。推出新品牌iCAR、虽然发布铝基轻量化平台,与华为共同打造Luxeed品牌,在混合动力轨道上进行布局,但一系列迟到的措施能否拯救失去的奇瑞新能源还不得而知。
然而,毫无礼貌地说,奇瑞今天面临的被动局面绝对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错误。奇瑞汽车一直被视为“技术企业”,但在技术之王时代错过了重要的市场份额,不仅需要反思,而且需要加倍努力来追赶。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公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1715114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