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帮宁 甄瑶
编辑|李国政
生产|帮宁工作室(gbngzs)
暮色低垂。这是下班的高峰期。公共汽车在工厂里穿梭,进进出出。走在这些公共汽车之间,你不仅听不到恼人的发动机噪音,还闻不到刺鼻的燃油车尾气味。相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这是比亚迪深圳研发中心(六角大楼),那些无声的公交车都是比亚迪生产的纯电动汽车。2023年8月9日晚,比亚迪第500万新能源汽车腾势N7下线。
因此,比亚迪成为世界上第一家达到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汽车公司。此时此刻,不仅是比亚迪的新里程碑,也是中国品牌向上发展的见证。
在现场演讲中,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回顾了自己过去的创业精神,几次哽咽和哭泣。在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之后,比亚迪感到困惑和不情愿,更多的是希望、坚持和感动。
“面对质疑和嘲笑,我们没有放弃,坚定地走这条没有人走过的路。中国人在许多行业都对世界感到惊讶。”王传福说,比亚迪已经制造汽车20年了,证明“比亚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国汽车可以”。
当传统汽车跨国巨头普遍陷入新能源泥潭时,比亚迪首次达到500万辆,不仅为自身领先建立了先发优势,而且对整个汽车行业的最大价值是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熟,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打造世界级品牌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01.从进步到进化
北京市大兴区比亚迪新敏恒金朝店负责人感慨道:“用户对比亚迪的热情远远超出公众的想象。”。
新敏恒集团作为陪伴比亚迪成长的经销商合作伙伴,是比亚迪汽车20年转型的见证人,与比亚迪一起度过了艰难的一天。
现在,他们苦尽甘来。
随着比亚迪品牌实力的提高和产品的热销,新民恒集团运营的许多比亚迪海洋网络和王朝网络往往拥挤不堪。到目前为止,该集团拥有13万多名新能源汽车客户,每天只接待160多人,高峰时段同时接待60人。
在今天的汽车行业,类似的场景并不多见,这说明比亚迪的热销程度。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不同的顶级行业,最早的是“南北大众”、东风日产、东风本田、“南北丰田”等,其次是BBA(奔驰、宝马、奥迪),其次是特斯拉。如今,这个行业已经被中国的面孔所取代,尤其是比亚迪。
比亚迪很受欢迎,给疲软的汽车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再次证明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事实:没有不受欢迎的轨道,只有不受欢迎的汽车。
腾势品牌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腾势作为比亚迪的高端豪华品牌,销售3款产品,售价超过30万元。”目前,腾势汽车的累计用户已超过10万。”7月26日,腾势销售部总经理赵长江在微博上表示。
在行业低迷期越多,对企业产品实力的考验就越多。比亚迪经受住了考验,几乎重建了一个由燃料汽车主导了100年的汽车行业。
在燃油汽车时代,“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是汽车公司的护城河;在电气化时代,汽车公司需要建设新的护城河。
刀片电池,e平台3.0、DM-I超级混合动力,易四方,云战……近年来,比亚迪推出了一系列颠覆性技术,打破了行业上限,促进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变革。
在这些技术的加持下,比亚迪王朝/海洋、腾势品牌和仰望品牌的新产品一经推出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数据是最好的见证。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比亚迪花了13年时间从第一辆到第100万辆;从第100万到第200万,花了1年时间;从第200万到第300万,花了半年时间;从第300万到第500万,只有9个月。。。超乎寻常的速度证明了比亚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2022年,比亚迪年销量186万辆,超过中国汽车市场常年霸主一汽大众,获得中国乘用车品牌销量冠军,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近30%。
对于大多数一直在苦苦挣扎的中国汽车公司来说,这样的成就几乎是不可能的。很多人感叹:比亚迪变了!
这种变化不是量变的一小步,而是物种进化的一大步。
比亚迪从进步到进化,在大众和丰田之后,逐渐有了引领整个行业的实力和信心。
过去,中国汽车公司习惯于遵循丰田和大众的道路。现在,BYD已经跳出了原来的思维方式,不断探索新能源汽车的蓝海,以不断提升的品牌价值和核心创新技术,积极重塑整个行业。
旧时代结束,新时代开始。
02.突破思维边界
“比亚迪想做一个证明问题。证明什么?证明比亚迪可以,证明新能源可以,证明中国汽车可以!”回顾比亚迪新能源业务的成功,王传福说。
证据是什么?王传福明确指出,核心在于研发和技术。
比亚迪从进入汽车开始就非常重视技术创新。
早在2002年,比亚迪就在动力电池技术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并于2003年开始开发混合动力技术。
在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离线仪式上,王传福特别回忆了一个场景:比亚迪在2004年北京国际车展上首次展示了三款新能源概念车,其他展位都是燃料车。
当时没有人相信新能源汽车会有未来,甚至“新能源汽车”这个词也没有出现。每个人都看不懂,也看不上,更看不起。大家都看不懂,也看不上,更看不起。大家都在质疑比亚迪能不能做电动车。
面对这些质疑和嘲笑,比亚迪开始蝴蝶变化。
“技术研发是科技自力更生和自我完善的新长征。在这条长征路上,我们毫不犹豫地把技术自我研究作为一个坚定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王传福坚信。
投资未来,不仅要靠一腔热血,还要坐在板凳上十年。
比如刀片电池。2002年,比亚迪确定了磷酸铁锂的技术路线,直到2020年成功推出刀片电池——坚持研发18年。
刀片电池不仅突破了里程瓶颈,而且解决了困扰新能源发展的电池安全问题。正是由于刀片电池,磷酸铁锂再次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
比如DM-i超级混合动力技术。比亚迪从2008年发布全球首款量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F3DM,到2021年1月11日发布以电为主的DM-i超级混合动力技术,致力于研发13年。
DM-我的超级混合动力技术诞生了,振兴了整个市场,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推动越来越多的中外汽车公司投资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的研发。插电式混合动力从非主流到主流,更多的消费者享受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带来的便利。
比亚迪一直坚持技术研发的长征,无论是技术路线的选择,还是研发成本的投入。
比亚迪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了数千亿元。在过去的12年里,比亚迪在研发方面的投资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通常是净利润的3到4倍。
最困难的是,从2017年到2019年,比亚迪连续三年利润大幅下降,特别是2019年净利润仅为16亿元,但在研发方面,汽车公司仍咬紧牙关投资84亿元。
目前比亚迪有11家研究院,研发人员9万余人,平均每个工作日授予15项专利。今年7月,比亚迪结束了2023年的校招,3.18万应届毕业生加入,其中硕士、博士生占61.3%,80.8%将投入研发…
正是由于如此巨大的投资,新能源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没有这些厚厚的家庭背景,比亚迪就无法迎来技术创新的爆发。
然而,如果只有技术,没有勇气突破一切的重建,没有勇气推倒一切,就很难引领整个行业的创新。对于一个公司和品牌来说,突破思想的局限性和边界比技术的积累更重要。
按照这个想法,比亚迪重构了许多技术和产品。
时代证明,比亚迪是对的。
随着技术的爆发和产品的热销,BYD的虹吸效应推动了更多的中国品牌增加对新能源领域的研发投资和产品开发。越来越多的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崛起,汇集了足以动摇汽车行业的技术洪流。
中国汽车品牌越来越内卷,大家都在寻找破局的方法。
如何走出内卷?从产品、技术到思维,全面进化的比亚迪为行业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即“在一起”——以“中国汽车”的名义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实现世界级品牌。
03.挑战世界级对手
在一百年的燃油汽车时代,中国品牌一直是追随者。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关键核心技术一直受到德国、日本和美国汽车公司的控制。特别是集尖端技术为一体的豪华品牌,一直是中国汽车行业不可逾越的山区。有多少中国人曾经看着“外国”叹息。
直到电气化开始重塑百年汽车工业,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固有的边界才被打破。
通过三组数据,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种新的市场模式正在形成。
首先,中国品牌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半(占50%以上)。回顾2008年、2020年和2021年,这个数字分别是28%、38%和44%。
王传福预计,未来三年,在新能源汽车和中国品牌崛起的“双轮驱动”下,中国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将上升到70%,实现跨越式发展。
其次,今年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80.5万辆和78万辆,同比增长30.6%和31.6%,市场份额为32.7%。“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2025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超过60%。”王传福预测。
第三,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214万辆,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乘联秘书长崔东树说:“在正常情况下,中国汽车的年出口预计将超过500万辆。”。
这些都是不可复制的时代机遇。中国本土汽车品牌有机会分享这一红利,包括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一汽红旗、东风汽车、奇瑞汽车甚至“魏小理”。
“我相信中国汽车时代已经到来,中国汽车将诞生一批世界级品牌,我们都有机会成为受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王传福充满信心。
纵观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每一个汽车强国都有自己的世界级品牌。
美国有通用汽车、福特和特斯拉,德国有大众汽车、奔驰和宝马,中国的邻国日本和韩国也有自己的世界级品牌。但另一方面,目前还没有世界级的汽车品牌得到世界各地的广泛认可。
作为一个挑战者,在一个有竞争对手、有目标、有基准的行业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因为竞争对手会迫使你成长。王传福曾多次表示,他应该敢于挑战世界级品牌。
比如比亚迪的高端品牌仰望,敢于挑战世界级竞争对手,其产品——新能源硬越野U8成功进入百万高端汽车品牌俱乐部。这不仅是比亚迪的进步之路,也是中国汽车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超越跨国巨头的重要一步。
更重要的是,在挑战最强竞争对手的过程中,比亚迪逐渐通过技术建立了系统的能力,并不断涌现出突破性的创新和产品。
沧海横流展现英雄本色,千帆竞渡才有行业健康。
在当天的离线仪式上,比亚迪发布了《中国汽车在一起》的宣传片。影片中,比亚迪并没有盲目强调自己的成就,而是用26张图片和11家汽车公司回顾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再现了中国汽车70年的变化。同行们争相转发和祝福,展示了中国品牌的团结和崛起。
水善利万物无争。正如王传福所说,比亚迪花了20年时间做证明题,证明比亚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国汽车可以。
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离线,不仅展示了比亚迪对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追求和探索,也展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心灵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干坤。期待中国汽车在世界舞台上继续发光。
原创文章,作者:帮宁工作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1613113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