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能源勇立汽车消费潮流时,从地图上看,动力电池的争夺战是血红色的。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傅凌辉在国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7%。
显然,随着全球节能减碳共识的推进和储能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逐年增加,这推动了动力电池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市场上最成熟的锂离子电池。
根据IT橘子数据,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7万辆,比2021年增长90%以上。相应地,动力电池的装机容量为302.3GWh,同比增长95.6%。其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占市场份额的70%以上。
数据来源:IT橘子
01宁德时代市场份额48%
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创始人曾玉群家乡福建宁德。2018年6月,它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目前,市值徘徊在万亿元左右。国内电力电池市场份额连续三年排名第一,占近50%。2022年,全球市场份额为36.7%。根据官方披露,宁德时代在中国拥有10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其中,青海省西宁市研发生产基地规划占地2000亩,投资约50亿元;江苏省溧阳市规划占地约1000亩,投资约100亿元;四川省宜宾市规划占地约3000亩,前后投资约540亿元;广东省肇庆市规划占地约1048亩,投资约120亿元;上海临港规划占地约426亩,投资约28亿元;福建省厦门市规划占地约2800亩,投资约200亿元;贵州贵阳规划占地约1435亩,投资约70亿元;山东济宁规划占地约2000亩,投资约140亿元;河南洛阳规划占地约1700亩,投资约140亿元。
据上述统计,宁德时代除总部2600亩外,在全国各地占地1.5万亩,约1027万平方米。
比亚迪占市场份额23.7%的情况如何?
02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为23.7%
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2011年6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a股上市,总部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街延安路1号。主要从事汽车业务、电池和光伏业务,包括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其中,在动力电池领域,比亚迪在2022年表现优于松下,与LG持平,并以13.6%的份额成为世界第二。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比亚迪在全国拥有9个生产研发基地。
深圳宝龙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规划用地约2025亩;坑子生产基地规划用地150亩;西安高新技术规划用地4928亩;青海西宁规划用地1500亩;贵州贵阳规划用地1106亩;重庆璧山规划用地1500亩;长沙宁乡规划用地640亩;安徽蚌埠规划用地418亩;山东济南规划用地600亩。
根据目前的数据,作为比亚迪汽车主营业务以外的动力电池业务,其全国生产研发基地约1.28万亩(约857万平方米),略低于宁德时代的1.5万亩。
那么,从动力电池企业双雄的生产研发基地选址来看,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战略是什么呢?
03宁德时代VS比亚迪
从以上对比地图可以看出,锂矿资源基地驻扎在19个生产基地——青海西宁和贵州贵阳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共同选择。
特别是在西宁,数据显示,青海锂矿资源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0%以上,占世界盐湖锂资源储量的30%以上。此外,青海干燥、少雨、多风、缺氧、寒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锂材料的稳定性和优异性能。
目前,青海已逐渐形成“盐湖提锂—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锂离子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工业及配套设施”在动力电池上下游企业眼中,完善的产业链已经成为一个完美的产业链“香饽饽”。
与比亚迪的一个明显特征不同,宁德时代广泛布局在长江三角洲,如江苏、上海等地。宁德时代表示,“由于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众多。国内锂电池制造商主要在华北和华南,华东地区电池企业较少。”
比亚迪的布局特点与其整车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相同。“全国一盘棋”涉猎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地区的路线。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总部外,宁德时代还绑定了宜宾,使宜宾成为中国生态系统最完整、写作能力最强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之一。“动力电池之都”的称号。
比亚迪利用零部件-电池-整车集成深度布局西安,使西安在2022年底优于上海,成为当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00万的第一个城市。
原创文章,作者:选址96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0422110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