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调查通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设备产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2023年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调查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汽车企业需要对其新能源汽车进行几个方面的安全调查。

1.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安全调查

(1)动力电池系统安全调查

企业应检查不同类型动力电池系统(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锰酸锂等)的车辆装载情况和车辆动力电池的使用情况,包括车辆里程、电池系统总能量等电池特性和信息一致性,并检查车辆和电池的实际使用情况。信息差异明显的,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车辆动力电池使用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新能源汽车质量安全调查

1.企业应调查存在故障风险的关键电子控制系统,包括驾驶辅助系统或功能的运行、人机/车辆的交互和功能误用,以及故障和故障的风险。企业应根据模型产品的特点制定详细的调查工作计划,统计调查信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风险。

2.企业应在极端天气(如暴雨等自然灾害)或特殊工况下(如高温、高寒、高湿度等)对新能源汽车的质量和安全风险进行调查和统计,包括启动和驾驶质量安全、电池冷却系统安全、绝缘系统安全等。企业应结合车辆的实际使用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二、运行监控安全排查

1.企业应调查新能源汽车产品接入企业监控平台和国家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的情况“应接尽接”。

2.企业应调查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状态。结合车型产品的特点,制定调查工作计划,采取技术手段加强车辆运行监控,及时采取具体措施,消除安全风险。

3.企业应调查新能源汽车在特殊状态下的安全风险。对于车辆、动力电池等关键系统运行状态异常(如电压异常、电流异常、温度异常等),存在安全风险(如长期离线、大面积聚集停车、频繁三级报警等),企业应根据车型产品的特点制定调查工作计划,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三、售后服务安全调查

1.企业应对产品维护、故障报警信息闭环处理、用户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服务进行调查。对于合并重组企业的新能源汽车,应根据模型产品的特点制定调查工作计划,实施调查措施,确保售后服务质量。

2.企业在售后服务过程中应调查供应商的管理、服务和协调情况。重点梳理停止合作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辆控制系统等部件供应商的产品配套和售后服务,研究制定调查计划,确保产品售后服务质量。

3.企业应总结和整理售后服务过程中用户投诉和反馈集中的问题,包括各种公共渠道和其他渠道(公众舆论、网络信息等)。加快确认问题的研究和改进措施,制定闭环处理计划并实施。

四、安全事故隐患排查

1.企业应通过数据挖掘和关键部件系统分析,对历年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进行深入调查,深入调查分析事故原因,研究落实问题改进和车辆安全改进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2.如果同一型号发生三起或三起以上火灾和燃烧事故,企业应统计相关型号的产品配置和技术特点,制定相关型号的安全隐患调查计划,并实施处置措施。

五、新能源安全体系建设自查

企业应当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全面检查企业安全体系建设,形成书面报告。

六、报告要求

(一)报告调查情况

各企业应于2023年8月31日前完成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填写《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统计表》(见附件),并形成书面报告发送至邮箱:eidcjdgl@eidc.org.cn,如实向我中心报送安全隐患排查组编织、实施、运营主体合作、风险和问题处理等内容。

(二)调查报告新能源汽车火灾燃烧事故

企业应及时向事故报告相关信息“新能源汽车事故报告平台”,并积极开展事故调查,具体要求如下:

1.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在24小时内完成事故基本信息报告(如造成人员死亡或重大社会影响的,应在12小时内)。

2.企业应在5天内完成事故的详细信息报告,包括车辆的独特特征信息、车辆的主要技术特征和性能指标、现场记录、火灾发生前和火灾发生时的描述、救援和灭火过程、车辆使用和维护信息、事故发生当天和企业监控平台前三个月的监控数据等。

3.企业应在15天内按要求上传事故综合分析技术报告。分析报告应包括事故详细信息和处理介绍、事故车辆基本信息、事故车辆使用及售后服务信息、动力电池、模块、电池相关技术介绍、事故车辆检查分析、企业平台数据分析、事故原因及改进措施。

如发现企业未按规定报告、隐瞒、提供虚假材料、不配合事故调查,我中心将向工业和信息化部设备行业部门报告,按照有关规定暂停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并进行访谈,同时将企业列入新能源汽车安全系统检查、一致性检查、飞行检查重点监督检查对象名单。

原创文章,作者:电车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011510945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