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大蔚
编辑|凯旋
新能源电池专利纠纷愈演愈烈。
7月10日,珠海冠宇公告收到专利侵权判决,被判宁德时代454.6万元。
根据公告,2022年7月8日,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收到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单独或合称)“ATL”)起诉公司的民事起诉状等相关材料。ATL称,该公司的产品涉嫌侵犯ZL20121040578.9.、ZL201811308831.X专利。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均为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
根据上述民事判决书的判决结果,珠海冠宇应当自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制造和销售侵权“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加宽结构及生产方法”(专利号:ZL201210405678.9)、“电化学装置”(专利号:ZL2018130831.X)发明专利产品;珠海冠宇应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宁德时代的经济损失和制止侵权的合理费用。015万元、500万元;珠海冠宇承担案件受理费24.6万元、5万元,涉诉金额454.6万元。
珠海冠宇表示将提出上诉。
宁德时代作为电力电池领域的领导者,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一直不手软,包括不正当竞争、专利纠纷、竞业协议等。宁德时代多次“手撕”朋友,包括蜂巢能源、塔菲尔、中创新航等企业。
实力雄厚,拥有数千项专利“宁王”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打这种知识产权诉讼已经很熟悉了,但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可能是负担不起的。
“新兵”屡成被告
珠海冠宇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消费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9年,珠海冠宇开始进入动力电池市场,但主营业务仍是消费电池。
市场研究机构Technono Systems 据Research统计,2022年珠海冠宇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锂离子电池市场份额为31.09%,全球排名第二;智能手机锂离子电池市场份额为7.43%,全球排名第五。
根据2022年年报,公司消费电池收入占91.71%,电力和储能电池收入仅占3.62%。珠海冠宇虽然不是动力电池的主力,但还是被宁德时代告知了。
这个动力电池“后起之秀”早在IPO之前,就与宁王发生了专利纠纷。
2021年6月22日,珠海冠宇收到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来的《侵权通知书》,并于2021年6月28日收到ATL及其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来的《侵权通知书》要求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在接下来的两年里,ATL多次向珠海冠宇提起专利诉讼。
2022年7月,ATL起诉珠海冠宇产品,涉嫌侵犯ZL20162140703.7号专利。
珠海冠宇于2023年4月6日发布公告,因珠海冠宇侵犯ATL“含有电极片的电极片和锂离子电池”发明专利权的电池产品专利号:ZL201410782528.9,ATL经济损失和制止侵权的合理费用共计3000万元。并承担案件受理费18万元。
2023年5月14日,珠海冠宇再次发布涉诉公告,珠海冠宇侵犯ATL“卷绕式电池”专利号:ZL20162140703.7,ATL经济损失和制止侵权合理费用共计1000万元。并承担案件受理费中的12万元。
2023年6月26日,珠海冠宇再次发布诉讼公告,原告ATL认为珠海冠宇生产销售的相关产品侵犯了其 ZL20162131507.9.ZL2012102404.X号专利的专利权,每起案件要求的赔偿金额为1100万元,共计 2200万元。珠海冠宇根据一审判决,分别支付4015万元和500万元。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ATL及其相关公司向珠海冠宇提起了10多起专利侵权诉讼,总诉讼金额超过1亿元。
面对ATL密集诉讼,珠海冠宇多次表示,公司开发生产的产品具有完全独立的知识产权,诉讼案件不会影响公司的核心技术和独立研发能力。但珠海冠宇也承认,由于最终判决结果尚不确定,对公司期后损益的影响以法院生效判决为准。
珠海冠宇还反击了宁德时代的一系列侵权诉讼,通过上诉和专利申请无效对抗宁德时代,并取得了一些小胜利。
6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ATL起诉ZL20162140703.7侵犯珠海冠宇的专利“没有创造力”全部无效。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二审涉及的专利全部无效的,最高法院基本撤销一审判决,驳回一审原告(ATL)所有诉讼请求。
此前,ATL起诉的4项专利纠纷被宣告无效。其中,ZL201420789403.4、ZL201510564696.5、ZL2012035989.9因不具创造性而被宣告无效;ZL201720090970.4因权利要求无法获得说明书支持被宣告无效,ATL随后撤回诉讼。
截至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宣布珠海冠宇与ATL10起专利纠纷案件中5项ATL专利无效。
2022年,珠海冠宇实现总营业收入110.6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98%;净利润9069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0.41%。不仅收入增长大幅下降,而且净利润与前两年相差甚远。2020年和2021年,珠海冠宇净利润分别达到8.17亿元和9.46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珠海冠宇以败诉告终,将面临上亿元的赔偿,这对于不乐观的表现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宁王“以大欺小”?
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在装载量、销售额、利润、技术和专利数量方面都是当之无愧的霸主,这是许多中小企业无法避免的。然而,宁德时代似乎根本不在乎规模和规模。一旦发现侵权行为,无论大小企业,“手撕”朋友们毫不留情。
宁德时代每年起诉近十次专利侵权,“追着打”珠海冠宇这样的后起之辈,难免会有宁王“以大欺小”的既视感。
在之前的专利诉讼中,“宁王”是否使用专利压制竞争对手也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
手持数千项专利的宁德时代,在多次保卫战中始终保持着不败的战绩。在很多朋友心中,宁德时代已经是一座压在心里的山了。
2020年1月,宁德时代以侵犯专利为由向塔菲尔新能源提起诉讼,要求塔菲尔新能源停止制造、销售和承诺销售侵犯其专利权的电池产品,并赔偿相应损失。2021年6月,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塔菲尔新能源构成侵犯宁德时代实用新型专利权,应当依法停止侵权和赔偿损失,并判处2330多万元赔偿宁德时代。
2022年2月,宁德时代“不正当竞争”对蜂巢能源提起诉讼的理由。除蜂巢能源外,被告还包括无锡天宏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和保定亿鑫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因为无锡天宏和保定亿鑫被法院认定为蜂巢能源的关联方。宁德时代认为,2018年至2019年 离职后,宁德时代9名员工分别加入保定亿新和无锡天宏,为宁德时代竞争对手蜂巢能源提供服务,构成不正当竞争。诉讼持续了半年,最终以蜂巢能源支付宁德时代500万元,双方和解结束。
而宁德时代在专利大战中打得最激烈的,就是属于龙头企业的中创新航。双方的专利诉讼已经成为旷日持久的拔河战,至今还没有结束。宁德时代在与中国创新航空公司的专利诉讼中,先后起诉中国创新航空公司侵犯其五项电池专利,索赔总额高达6.47亿元;中国创新航空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宁德时代滥用专利权恶意维权和肆意诽谤的不正当竞争。
2022年7月,中创新航曾表示,宁德时代“利用无创新专利,涵盖在先公知的公共技术,恶意打压同行业,违反专利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立法宗旨。”言下之意是,宁德时代滥用专利,虚假维权,真正打压。
经济学家任泽平于2023年1月下场,为中创新航发声。任泽平在一篇文章中说,“近年来,宁德时代四面开战,引起广泛关注,打压竞争对手,胁迫汽车公司,挤压上下游利润。”
任泽平还在文章中表示,“鼓掌中创新航的揭竿。”他建议各行各业和监管机构关注两个关键问题,其中一个是宁德时代是否涉及使用争议和问题专利来压制竞争对手。
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迭代速度非常快,一些专利甚至在审计过程中过期,最终被判无效。无论专利侵权是否最终成立,被控侵权人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高昂的诉讼成本。
保护和创新是专利法的立法初衷。如何保护电力电池行业的创新对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宁王”是否使用专利压制对手值得关注。
——END——
原创文章,作者:零碳风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1822103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