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多,锂电池跨界新秀ST龙净(600388)于7月10日晚连续发布22份公告,主要涉及固定增资和收到行政处罚决定。
筹资15亿扩产储能电芯
根据固定增长计划,ST龙净拟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107、729、178股(含本数),发行价格为14.31元/股,预计募集资金不超过15.42亿元,用于年产5GWh储能电池制造项目,偿还银行贷款。
图:ST龙净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3000亿巨头紫金矿业(601899)将以现金认购。
而ST龙净与紫金矿业之间的“故事”始于2022年。
根据公开信息,ST龙净是中国大气环保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2022年5月底,紫金矿业完成了对ST龙净15.02%股权的收购,成为最大股东。
紫金矿业成为ST龙净控股股东后,确立了“环保” 新能源“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新能源业务布局拉开帷幕。
去年第四季度,ST龙净先后实施了三个与储能相关的项目,规划建设从电池到储能系统的完整产品技术链,基本覆盖储能产业链的业务环节。
其中之一是“年产5GWh储能电池制造项目”。10月9日,该项目与上杭县政府签订项目合同。项目总投资20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0亿元,新建储能电池生产线,包括方形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圆柱形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等。
然而,在项目投资之前,ST龙净并没有开展储能电池业务。这意味着上杭县的项目是ST龙净首次涉足储能电池领域。
然而,仅隔一周,10月14日,第二个储能项目迅速落地,即福建龙净量道储能技术(ST龙净持股49%)与量道新能源合资,双方计划建设年产6GWh锂电池储能系统。
12月,ST龙净与蜂巢能源成立合资企业(ST龙净持股60%),共同投资储能电池模块PACK和系统集成项目。今年3月,项目一期2GWh储能PACK综合生产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约5亿元。
固定增值发行完成后,紫金矿业对ST龙净表决权的控制比例将上升至32.37%。ST龙净表示,有利于确保龙净环保持续稳定运行,加快公司在新能源储能领域的布局。
事实也是如此。作为一家矿业巨头,紫金矿业正在加速进入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近两年来,在上游锂矿、锂盐等材料领域,下游电池回收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布局,可与ST龙净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形成协同效应。
原实际控制人受到行政处罚
紫金矿业选择全额认购增发股份,显然对ST龙净寄予厚望。然而,与增发一起,ST龙净因历史遗留问题收到监管部门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
根据《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建省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告》,发现ST龙静及其原实际控制人吴杰存在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2021年年报期间,吴杰为ST龙净实际控制人、阳光集团法定代表人,阳光集团通过龙净实业分别控制ST龙净、阳光科教;2017年11月至2022年6月,吕建波担任ST龙净董事,2017年11月至2022年6月担任阳光龙净总经理。
根据有关规定,阳光集团、阳光龙净、阳光科教,是ST龙净的关联方。
2021年4月至9月,在吴杰的指示下,ST龙净以支付项目预付款、土地收购预付款、股权收购款的名义划出资金,最终通过多个中间账户转入阳光集团、阳光龙净、阳光科教账户,导致关联方非法占用公司资金4.3亿元,占2020年经审计净资产的6.97%。
其中,2021年4月14日至6月28日,ST龙净累计被阳光集团、阳光科教、阳光龙净占用7020万元,占上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1%。ST龙净未按规定披露资金占用事项及其后续与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关联交易,违反《证券法》若干规定。
根据有关规定,ST龙净应在2021年年度报告中披露公司关联方非营运资金占用的关联交易,但直到2022年5月9日才披露36480万元非营运资金占用和整改,剩余6740万元非营运资金占用整改,直至2022年11月3日才披露。
截至目前,关联方已归还全部占用资金。ST龙净未在2021年年报中披露此事,存在重大遗漏。
基于上述违法事实,福建省证券监督管理局计划对吴洁处以150万元罚款;警告ST龙净,并处以100万元罚款;同时,警告有关负责人,共处165万元罚款。
据了解,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处罚对再融资进展有影响。ST龙净融资能否顺利实施也值得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锂电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1310101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