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前纤维龙头尤夫股份正式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等风险警示,股票由“*ST尤夫”改为“尤夫股份”,实现“脱星脱帽”。
此前,尤夫股份因触及“公司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 2018 年 2 月8 其他风险警告自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告在几次叠加后实施了五年。那么为什么尤夫股份这次“摘星摘帽”呢?目前st板块还有哪些公司有摘帽的预期?
01
改善资产负债结构
尤夫股份原本是一家颇具“故事”的公司。
尤夫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聚酯工业丝绸行业的知名企业,拥有完整的生产、供应和销售业务链,并于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自上市以来,收入和利润总体保持持续增长和顺利。
2016年,为了进一步拓展公司发展领域,提升公司竞争力,尤夫股份通过控股收购了江苏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51%的股权,进入锂电池行业,开辟了双主业发展道路。
江苏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目前拥有完整的三元正极材料、电池和PACK系统生产线,三元动力电池生产在国内单电池企业中排名第一。
此后,公司频繁投资新能源行业,加上原实际控制人的非法外部担保,导致公司债务规模上升,财务费用激增,最终陷入债务危机,实施“其他风险警告”。
2018年,该公司遭受了巨大损失。当年亏损达到10.47亿元时,上市以来的所有利润都将亏损。
2021年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13.54亿元,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如果股票在2022年底前不能成功重组,股票将终止上市。
2022年,尤夫股份通过战略重组剥离了与主营业务无关的非保留资产。目前,公司已形成研发、生产、销售高性能差异化聚酯工业丝和浸胶骨架材料的整个产业链,正式成为陕西煤炭集团的新材料公司。
2022年重组计划实施后,债务风险得到有效化解,资产负债结构得到优化,公司经营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和可持续经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尤夫股份才能“摘星摘帽”。
02
这些股票将“摘星脱帽”
除尤夫股份外,森源电气、冠福股份、云南城投、恒誉环保、科华生物、恒誉环保等十多家上市公司今年已成功“摘帽”。
例如,恒宇环保公司于5月8日正式“摘帽”。该股的缩写由“*ST恒宇”改为“恒宇环保”,成为年报披露季结束后第一家“摘帽”的上市公司;5月11日,冠福股份撤销其他风险警告,股票缩写由“ST冠福”改为“冠福股份”。
除了成功摘帽,很多公司都符合摘帽条件。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ST安全控制、*ST日海、ST中安、ST时万、ST龙净、ST澄星、ST康美等多家公司申请撤销风险警示。
例如,ST安信于4月27日晚披露了2022年财务报告,并申请撤销公司股票的其他风险警告。
此前,安信信托股多次因涉及2018年的原因被风险警告、2019、2020年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较低者均为负值,审计报告显示与可持续经营有关的重大不确定性。
财务报告显示,安信信托2022年总营业收入为1.95亿元,同比下降13.27%,与前两年相比仍在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为10.43亿元,亏损收窄。
一般来说,ST股脱星脱帽意味着公司可持续经营,避免退市风险。同时,过去业绩低迷导致与行业平均估值的差距也会部分恢复。
ST股脱帽后,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购买,主要是因为机构投资者看中了相关股票基本面“重生”变化的预期。机构投资者的选股和仓位配置不再受ST股投资的限制,可以“随心所欲”购买。
03
“摘帽”并不简单
需要指出的是,摘帽后并不是万事大吉。在“摘帽”市场的炒作过程中,确实会挖掘出业绩大幅提升的优质股票。虽然ST板块多年来出现了妖股和牛股。
但作为被交易所“特殊处理”的目标,也必然存在很大的风险,其中不乏通过卖地等形式变相实现业绩扭亏为盈的股票。
例如,在*ST园城,该公司最近再次“戴着星帽”,距离该公司上次(2022年9月15日)“脱星脱帽”还不到一年。
今年首家“摘帽”上市公司天马股份于2月28日被撤销其他风险警告,股票由“ST天马”转为“天马股份”。
2018年因冻结主要银行账户、非法对外担保、原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等严重情况被实施其他风险警告。
今年2月1日,公司提出申请,称公司资金占用和非法担保已消除,主要银行账户已解冻,无其他风险警告,因此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摘下帽子”。
虽然公司2022年净利润8510.46万元,同比增长11.7%,扭亏为盈,但公司2022年收入7.03亿元,同比下降16.12%;扣除净利润-10.94亿元。
换句话说,所谓的“摘帽市场”只是市场炒作的一个主题。投资者在参与ST股市时,仍取决于相关股票的基本面是否真的出现了“重生”变化的预期,以及是否是一家具有较高经营状况改善确定性的公司。
原创文章,作者:证券之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5/151983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