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维修车的寿命延长了30岁”“让每一位车主实现百岁生活”。不久前,在3月初的宣传会议上,创维汽车创始人黄宏生谈到了创维汽车的慷慨演讲,就像医疗保健产品传销现场的特殊词汇一样……
图源:创维汽车微博
与此同时,“XR 创维汽车=睡眠?”社交平台上也引发了热议。据悉,创维将其XR硬件——创维VR一体机PANCAKE 1与创维汽车的联动:PANCAKE 1系列VR硬件内置六个助眠全景视频后,用户可以躺在创维汽车上睡觉……
图源:淘宝
只是,有了噱头,实力如何?创维汽车能否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外部?“破局者”?
图源:创维官微
事实上,“创维”跨境造车的起点可以追溯到2010年。
那年年底,创维创始人黄宏生在南京成立了凯沃汽车。一年后,通过与南京金龙的重组,成功通过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审查,将发展重点转向了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全面参与了汽车和核心部件的生产、销售、研发和服务。
踩着金龙客车的肩膀,开沃汽车的销量一路蓬勃发展。
据凯沃汽车官方公布,核心子公司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2014年纯电动客车产销排名第二,2015-2017年排名第四,2018年排名第三,2019年排名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黄宏生对看似值得称赞的成就并不满意:“商用车市场太小,乘用车是主要战场”。因此,2019年11月1日,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天美汽车应运而生。
当时,虽然天美进入市场已经太晚了,但其战略目标非常激进。成立仅一个月后,首款纯电动SUVET5将投放市场,未来五年将发布4款新车,推出N项智能技术,完成50万辆的生产和销售。
然而,雄心壮志还在耳边,天美终究没有兑现自己的豪言壮语,上市半年,只交出了销量不到600辆的成绩。
延长时间线,交通强制保险数据显示,2020年上市当年,天美汽车总保险只有467辆,2021年前3个月只有206辆。
事实上,在造车轨道上,“商转乘”或者“商乘并举”路线有很多先例。江铃、福田等商用车代表通过合资、收购等方式进入乘用车领域,试图在乘用车领域实现飞跃,但成绩并不理想。开沃汽车也不例外。
图源:创维汽车官网
面对如此糟糕的情况,创维只是以创维的名义取代了天美,旨在利用创维品牌在家电行业的影响力打开汽车市场。
2021年3月26日,凯沃汽车与创维集团签订相关商标转让协议,前者以2800万元的价格获得创维集团对“创维品牌”转让第十二类商标。4月27日,创维汽车召开品牌会议,宣布天美汽车更名为创维汽车。
三个月后,创维汽车正式带来了创维EV6,补贴后价格区间为15.28万-24.98万元。
但创维EV6的尺寸、定位和续航里程与天美ET5相同,堪称“双胞”。因此,虽然销量有所提高,但仍然很低迷,2021年全年保险金额为1670辆。
然而,这样的结果并没有让创维“丧失信心”。在去年4月创维汽车2022年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大会上,创维推出了两款新车——创维HT-i和2022款创维EV6并定“2022年完成3万辆”交付目标同时影响销售额45亿元。
图源:创维汽车官微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根据官方数据,2022年,创维汽车总销量达到2.19万辆,达到3万辆目标的73%,今年前两个月共交付2664辆。根据交通强制保险的数据,2022年创维汽车的保险数量仅为5183辆,今年前两个月累计为919辆。
快车酷研究所认为,对造车路线和节奏的错误把握导致了创维的现状。
除了路线混乱,创维对产品“标签”建筑,也选错了方向。
目前,国内造车新势力各有各的新势力“人设”,比如蔚来主打“服务”,小鹏猛立“智能”Flag,理想的定位是家庭汽车场景。销售领先的新力量总体上倾向于科技企业的经营理念,而一直处于市场尾部的创维汽车则选择在汽车领域使用健康理念,真的看起来有点奇葩。
在安全方面,创维表示将通过“4390品质战略”,在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给用户带来看得见、摸得着、开着爽的安全驾驶体验。(“4390品质战略”也就是说,通过4个认证体系,9个质量管理工具,单车测试不少于300万公里,全面保证产品质量,实现交付“0”投诉)
令人尴尬的是,创维汽车的安全性能可能无法承受考验。
根据不久前中汽评估公布的C-NCAP碰撞测试结果,创维EV6在满分为五星的前提下 520智能版只获得一星成绩。
在碰撞测试的详细分数方面,创维EV6的主动安全评价得分率为30.26%,行人保护评价得分率为61.46%,乘客保护得分率为38.45%。在侧柱碰撞的单次测试中,该车获得了惊人的零分。车内假人胸部压缩变形超过极限值,这意味着车内乘客在碰撞中受到致命伤害。
同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众多跨境造车项目中,还没有得到认可的成功突破者,难以退出已经成为常态。
例如,苹果放弃了全自动驾驶车型,全额退款了自己的家庭意向基金,恒驰超过400亿元的投资只交换了惨淡的交付量,宝能汽车投资500亿元建设观致计划中途死亡,戴森准备六年放弃汽车制造……可以说,大多数跨境汽车制造项目最终都成了鸡毛。因此,很难说创造和维护汽车的未来是什么。
黄宏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纵观全球百年汽车发展史,破局者往往来自外部。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妨多一些包容和支持,剩下的就给时间去检验了。”结合创维2023年“全年销售4万辆,其中国内3.2万辆,海外8000辆”恐怕在破局之前,创维的销售目标应该是第一个“不食言”而努力了。
创维人说健康是1,其他的都是后0,这对人来说是真的。快车酷研究所认为,对于一家汽车公司来说,只有产品是唯一的1,背后是0。在这方面,我们只能希望创维能够脚踏实地地地生产产品,并以产品质量得到市场和用户的认可。毕竟,健康的概念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但创维汽车迫切需要制造一个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
原创文章,作者:速途车酷研究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4/121969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