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剩下的不到十天了。回顾今年的汽车市场,就像幻灯片一样,燃油车和纯电动车之间的纠纷,混合动力车型的强劲输出,日本品牌销量低迷,自主品牌崛起等。最重要的是政策的变化,就像今天要讲的新能源汽车补贴一样,到2022年12月31日正式取消。
十三年国补
2009年1月14日,正式发布了《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文件,首次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启动了国家节能新能源汽车示范项目,由中央政府安排补贴。
同年10天后,《关于开展节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明确对试点城市公共服务领域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从此,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时代正式开始。
2010年,财政部首次发布《私人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贴管理暂行办法》,选择上海、深圳、杭州、长春、合肥作为试点城市,随后增加北京。
根据本办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可获得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为3000元/元kWh给予补贴,每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贴6万元,每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贴5万元。
然而,新能源汽车补贴不是不变的,而是根据市场的变化,可能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2009-2012年,城市、新能源商用车试点工作;第二,2013-2015年,从试点到全国,从公共到私营;第三,2016-2022年,促进技术发展,逐年下降直至结束。
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开始时,由于补贴金额大,汽车制造商闻到了金钱的味道,推出了许多新能源产品,以获得更多的补贴。2013年,四部委正式发布《关于继续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通知》,宣布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式进入补贴阶段。
正是这一通知的出现,不仅让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传统汽车公司吃到了甜头,也让其他人对新能源汽车补贴嫉妒。2014年至2015年,中国掀起了新的汽车制造力量运动。第一批新的汽车制造力量品牌诞生了,包括小鹏、威莱、理想和威马。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汽车制造的新力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从2015年到2017年,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有200多个,其中有未来、拜腾、游侠等汽车制造新力量品牌。然而,有些品牌不想造车,而是想欺骗。进入游戏后,由于政策的变化,他们展示了自己的真实面貌,结果并不奇怪。
2016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欺诈达到高潮,根据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欺诈和非法补偿汇总统计93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包括72家汽车企业涉嫌非法欺诈,甚至一些主流汽车企业也参与,涉及欺诈金额达到92.7亿。
因此,在几次补贴下降中,一些汽车公司无法承受压力,从市场领导者到边缘人,这反映了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仅可以对汽车公司发挥积极的激励作用,而且在加快市场淘汰速度方面发挥催化作用。
涨价,保价上场
现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即将到来,就像学习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一样,不担心销售的优秀学生汽车公司不再需要学习,开始阅读下学期的教科书,那些销售不好的劣质学生汽车公司一直在思考如何暂时抱佛脚。
特斯拉,一个超级国际大户,就不提了。毕竟人很厉害。目前,为了应对新能源补贴的取消,国内新能源兄弟比亚迪宣布将调整王朝、海洋和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从2000元到6000元不等。
你知道,目前国家对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的补贴分别是4800元和12600元,但新能源补贴取消后,BYD只增加了2000-6000元,这意味着BYD本身将承担取消补贴的一半成本。
比亚迪发布价格上涨推文后,埃安也紧随其后,宣布明年将涨价3000元至8000元,算盘与比亚迪相同。然而,埃安的算盘仍然不足以让比亚迪响起。毕竟,比亚迪今年卖得很好,价格突然上涨。事实上,它可以在年底给比亚迪带来抢订单的效果,而埃安无法获得这种奇怪的效果。
各汽车公司在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前预测涨价,相当于为消费者做好心理准备。明年买车不会有价格对比,影响购买欲望。可以说这种方式还是比较温和的,也能刺激消费者年底买车的欲望。
小鹏汽车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即保险政策。2022年12月31日24:00前完成定金支付订单后,将继续享受2022年国家新能源补贴,不受交付时间影响。小鹏汽车承担许可时间造成的补贴差额。
长安深蓝也采用了类似的方式,承诺在2022年12月31日前下订单,订单满足2022年新能源国家补贴申请条件,2022年新能源国家补贴政策差额(不含地方补贴)由长安深蓝补贴,用户仍按指导价支付。
这种价格保护政策仍然很好。今年,消费者可以通过支付定金来保留享受补贴的政策,这不仅刺激了潜在消费者的购车欲望,而且使品牌在年底获得了影响销售业绩的好机会。
同时,也可以看出各汽车企业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态度和对策,如何留住消费者,如何刺激消费者购车欲望。
出海寻生机
对于销售不佳的品牌来说,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后,他们遇到了新的问题,销售不好,如果价格再次上涨,那么消费者肯定不会买,即使价格政策,也不能吸引消费者,可以说更加困难。
虽然国内市场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即将取消,但国外市场的补贴战正在全面展开。例如,在美国,合格的电动汽车获得最高7500美元的补贴;法国对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补贴从6000欧元增加到7000欧元;德国对电动汽车的最高消费补贴为6000欧元。
因此,我们将看到许多品牌开始在海外市场作战。例如,威莱在欧洲汽车工业中心德国柏林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进入欧洲市场;比亚迪向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新能源汽车。11月,新能源乘用车海外销量首次超过1万辆,达到12318辆,环比增长29.27%。
爱驰赢得了泰国菲尼克斯电动汽车有限公司15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采购协议;天际汽车宣布与沙特阿拉伯签订合资合同,并将与沙特阿拉伯签订合同Sumou Holding成立合资公司等。
比亚迪在中国卖得很好。出口海外是为了开拓市场,尽快实现全球化目标。威来在海外市场战斗是为了发挥声誉,提升品牌形象。这是一种内外推广策略。爱驰和天际,一个国内边缘品牌,说这是在海外市场战斗。事实上,他们想在海外市场找到第二个机会,一个生存的机会。
编辑总结
从2009年到2022年,经过13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时代即将结束,从先政策到市场,从客观层面促进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现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即将取消,新能源品牌等于缺乏温室庇护,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真正的市场份额战才刚刚开始,市场将再次重组,谁能上岸,谁又出局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原创文章,作者:EV智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262230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