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汽车产业链的投资和机遇

2022年12月16日至17日,由安徽省发改委联合主办的2022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在安徽省合肥举行。本次论坛围绕全球新变汽车发展新战略主题,本次论坛共设立5个主题论坛和2次闭门会议,与行业机构、高校、领先企业代表共同探索我国智能汽车发展新路径。

其中,凯辉基金合伙人在12月17日举行的投资者论坛上 李贸祥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记录:

GIV2022|凯辉基金李贸祥:投资看三点:好的细分赛道、好的客户结构和好的竞争格局

大家好,我是凯辉基金的李茂祥。非常感谢邀请我参加电动汽车百人大会和论坛。今天论坛的主题是新一代汽车产业链的投资和机遇。我将讨论智能汽车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和策略。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全球汽车行业的变化,看看它对应的几个不同的挑战,因为挑战会带来投资机会。我们来看看行业整体格局的变化,主要来自两点。首先,用户侧的需求对汽车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部分要求主要来自两点。一是性价比更高,二是差异化需求。当新技术带来更低的成本和更大的差异化时,面对这种类型的挑战,主机厂的转型速度关键的。如果转型快,将继续在这个市场中保持行业地位。如果转型缓慢,将慢慢被市场淘汰。

其中,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我们有四个维度的能力,第一个维度的能力是品牌和市场维度,第二个维度的能力是产品和技术,第三个维度的能力是生产和供应链维度,第四个维度是组织和财务维度。在观察整个产业链的变化时,我们也将其分为0-1、1-10和10-100。

第一阶段,0-1阶段。我们称之为电气化。目前,它似乎已经完成。在中国的整个产业链中,电动汽车的渗透率今年接近30%,甚至超过30%。    

第二阶段,1-10阶段,主要方向来自智能。在智能化中,会有很多不同细分领域的好的投资机会和新型企业,其中SKU智能技术在不断扩张和升级。

在最后阶段,10-100,产品可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不仅满足当地市场、全球化、更具竞争力的市场产生更好的竞争和不同维度的竞争,对品牌、产品、生产、供应链、组织、财务提出了更高、更高的要求。

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整个汽车市场或乘用车市场所经历的三个周期或三个阶段。

2000年至2010年的第一阶段是产能快速扩张的周期。当时任何车都很容易卖,供不应求。当时任何车型都处于脱销状态。此时,中国汽车保有率不断突破扩张,当时行业增速接近30%。第一阶段经历了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十年。

从2010年到2020年,其实是产品结构优化的状态。整个汽车行业的年产销量约为2000万台,增速放缓,从原来的30%降至近3%-4%,分布在不同年份。其中,也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很多不好的企业都被淘汰了,很多优秀的企业,最重要的是它有好的车型,好的产品结构,能够生存。在这个周期中,我们可以看到SUV主要车型充分受益于行业结构的变化。而且,整个行业的增长放缓过程是大家争夺内功的过程。

第三阶段是今天所面临的,从2021年到2025年被称为电气化的第一年。同时,从2025年到2030年,被称为出海和智能扩张的新阶段,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

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投资都是趋势投资。当我们看到这些趋势时,我们必须先进行布局。整个投资周期的正常布局将早于行业发生的五到七年。今天,当我们看到智能和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明显的行业现象时,我们可能已经太晚了,我们必须首先进行布局。你也可以看到,目前这类企业的真正成立年份通常是在2014年和2015年,通过近七到八年甚至十年的周期不断建设企业,以迎接这一行业的快速增长。

供应链的投资机会是什么?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里的粮草是指供应链的投资机会。在整个投资筛选中,我们主要关注三点:良好的细分轨道需要良好的客户结构和良好的竞争模式。这三个具体标准是什么?

良好的细分轨道,我们通常看汽车产品,供应链产品,哪些产品单价高于1000元,同时处于快速渗透状态。在筛选过程中,我们关注未来两到三年的手工订单是否足够,手工订单代表这些企业在未来两到三年的渗透率。

好的客户结构代表什么?目前,在电气化和智能化的整个过程中,我们现在正在控制整个燃油车客户的比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将燃油车的客户比例控制在25%以下,1/4以下,同时深度绑定更好的客户。什么是更好的客户?能找到确定性放量的车型。正如我刚才所说,结构化调整很多。在结构化调整中,选择好的车型比选择好的客户更重要。团队需要有更好的判断能力,判断哪些车型可能起步,哪些车型可能不起步。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看企业面临什么样的竞争模式,是强大的敌人,还是市场一步,慢慢占领市场机遇?最好的,一定是在没有充分竞争的行业,快速做大做强,同时做好国产替代。而且,通过在中国建立供应链的优势,反向输出。其中,我们需要对行业产品的壁垒和开放空间做出更多的判断。

以上是我们对该行业一些投资机会的简单理解。我们相信,在整个智能发展的快速周期中,将会有更多新的高质量供应链企业继续生产。

我们也举个例子,刚才从理论层面讲了很多潜在的筛选方法,以及不同的企业目标。现在,在整个智能产业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以理想L9作为一种类型,您可以看到供应链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包括动力系统供应商、智能网络供应商、内外部件供应商和车身底盘供应商。你可以看到,在动力、内外装饰和车身底盘方面,它仍然是传统的Tier占据市场份额为多。我们也很有趣地看到,智能网络的许多供应商都是新兴的初创企业。有很多投资机会,我刚才说的,也有很多优质的供应链企业。以理想L以这款车型为例,不管是不是HED抬头显示器、计算芯片、激光雷达、单目摄像头器、计算芯片、激光雷达、单目摄像头和智能驾驶舱。我列出了许多受益于智能产品等新型企业。我们很幸运能投资Futurus未来黑科技,以及佑驾MINIEYE这类企业希望陪伴这类企业在快速增长的轨道上快速成长。

凯辉在这条轨道上一直是一个积极的布局者。我们投资和布局了一系列企业,无论是智能驾驶舱网络、汽车标准半导体还是智能驾驶、电池储能、电池上下游、光伏和氢能。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企业和行业玩家,不断形成更好的汽车行业合作生态,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机会主义投资。

事实上,我们在这里看到的行业无非是两种趋势。一是新技术引领的降本增效,满足客户的新需求。二是产业链绿色转型过程中低碳化不同投资类型的机遇。

此外,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年市场上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包括从交易层面回顾市场,给你一种更直观的感觉。以下数字来自投资和普华永道的总结,给你一个简单的解释。

从数字上看,市场交易仍然非常活跃。虽然今年许多市场都很冷,但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上半年还是下半年,汽车产业链的轨道仍然非常活跃。主要交易来自几个,一个是燃料电池系统,包括锂电池系统,占很高的比例。此外,几个不同的智能板块交易,如自动驾驶、智能网络和智能驾驶舱,仍然保持着很高的热度。以自动驾驶为例,大部分投资都不是L4级,很多投资都在寻找清晰的商业落地场景,以商业落地场景为良好的投资依据。同时,我们也看到行业进入了并购与整合的交易活跃期,传统汽车零部件的并购数量不断增加,占很大比例。

从不同的市场交易轮次可以看出,早期轮次比例在增加。与此同时,战略投资轮的交易也在增加,部分压缩投资,但在B轮和C轮阶段。其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2020年金融投资者主导的交易比例正在逐渐下降,但工业和战略投资的轮换比例正在增加,这表明该行业目前的投资已进入深水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际上更注重整个行业的协调性、行业的布局能力和整合资源的能力。之后,我们认为这一趋势将持续一段时间,因为这是一个渗透率快速增长的过程。我们真正需要看到的是行业玩家的进入,以整合行业。

与此同时,我们回顾了2010年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现阶段。2008年和2009年金融危机后的两年里,该行业的许多并购都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与此同时,在过去两年并购爆炸性增长后,许多企业在2015年经历了两到三年的调整周期。整合后,成交量和增长迅速。

自2020年疫情以来,有三年的影响。很多企业,无论是业绩还是经营状况,都被拖累了,但汽车行业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行业,这将是一个产生良好行业整合机会的过程。预计2020年未来两三年将是并购非常活跃的一年,其中工业玩家和战略投资将进入非常活跃的周期。事实上,不难理解,许多龙头企业将充分利用这一周期带来的机遇,找到更强的技术和更好的团队,加强自身的运营能力,不断确保供应链稳定,加快海外扩张,加快技术和综合能力的加强。

其中,资本与技术、资本与产业的结合将成为这一周期的强烈主题。我们还可以看到,在今年年初上半年,法雷奥和西门子整合了原来的西门子部分,博格华纳收购了德尔福在电气化部分的交易,充分证明了这些点。这种类型的交易会越来越多,这种类型的整合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最后,总结一下行业进入深水区和整合期的过程。未来新能源产业的方向是什么,值得关注或做一些投资布局。

首先,与新技术相关的并购交易将继续活跃在自动驾驶和智能网络相关领域。同时,在这种类型中,在许多传统企业或传统玩家中,由于转型加快,他们将集体取暖,这种并购交易或相互学习,增加协同并购交易,也将继续增加。

第二,消费电子巨头,在苹果供应链的洗礼下不断成长的巨头,也在不断转向智能汽车供应链。在这些消费电子产品向汽车供应链转型的过程中,也会有大量的交叉投资,以及进入汽车产业链的并购或战略投资,这些机会也会有更伟大的企业。

第三,除了消费电子,半导体领域的巨头,与算法或功率相关的半导体领域的巨头也会有这种跨境需求。每个人都进入了这个产业链,希望不断提高他们在产业链中所有者或链的能力,这也是一个新兴的投资机会。

更有趣的是,这是一个从全球化到全球本地化的过程。在从全球化到本地化的过程中,许多跨国企业为了更好地服务本地化客户,也拆分了一些中国企业。我相信你可能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感觉到了这一点。这部分中国业务的分拆也将使中国团队获得更多的授权,技术创新可以更扎根,有更多的独立发展过程。

但是,万变不回到本次讨论的主题,我们希望做一个最后的点题。行业最终颠覆模式的本质总是来自两点。首先,这取决于用户侧。对于主机厂和供应链,用户侧的要求是更高的性价比和更好的差异化。看看这些玩家在产业链中如何满足这些用户的期望,满足高性价比和差异化的需求。我们愿意不断为好的企业加注,这也是我们愿意深耕的行业。

再次感谢您邀请我参加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感谢您!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核)

原创文章,作者:盖世直播,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21122979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