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汽车芯片峰会论坛举行

2022年11月18日,2022年中国汽车芯片高峰论坛召开。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心主任徐耀宗表示,今年以来,汽车芯片标准工作共启动三批标准项目起草组,标准体系即将发布。其中,第三批包括汽车MCU芯片、车内通讯芯片、储存芯片、激光雷达芯片的标准项目。汽车领域在经历了这两年的缺芯之后

2022年11月18日,2022年中国汽车芯片峰会论坛举行。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心主任徐耀宗表示,自今年以来,已启动三批标准项目起草组,标准体系即将发布。

第三批包括汽车MCU标准项目:芯片、车内通信芯片、储存芯片、激光雷达芯片。

在过去两年汽车领域缺芯后,芯片问题达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市场需求得到了足够的关注。汽车公司也计划开始自主研究,相关机构在政策层面进行指导。

制定汽车芯片标准迫在眉睫,至关重要。

建立芯片标准的紧迫性

传统燃料汽车需要的芯片较少,约为500-600个。然而,新能源汽车需要的芯片超过2000个,是燃料汽车的四倍。随着电气化和智能化的深入发展,可能需要更多的芯片,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智能方面,计算能力要求很高。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根据中国汽车协会销售数据,10月份产销分别完成76.2万辆和71.4万辆,环比略有增长,分别为0.9%和0.8%;同比增长87.6%和81.7%;市场份额达到28.5%,增长1.4个百分点;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8.5万辆和528万辆,同比增长1.1倍,市场份额达到24%。增长0.5个百分点。

中国新能源汽车已开始出口到挪威、比利时、英国、德国等市场,成为推动中国品牌汽车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10月4日,吉利汽车与匈牙利格兰德汽车中欧公司达成合作。根据协议,几何C将在匈牙利、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销售,预计第一批汽车将于2023年上半年销售;9月28日,比亚迪将汉、唐、元交付给欧洲市场PLUS10月初,德国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三款车型SIXT宣布在2028年之前购买10万辆比亚迪Atto 3系列新能源汽车;10月8日,蔚来宣布ET7、EL7和ET5.德国、荷兰、丹麦、瑞典将通过订阅模式开放预订;兰图计划从2023年起进入瑞典、荷兰、丹麦、以色列等国。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和企业的蓬勃发展,对芯片的需求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外,由于新功能的增加,一些芯片类型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如芯片功能集成,如功率、控制、电源、通信、驱动和模拟,智能网络的发展也增加了对计算、安全、无线通信、存储芯片和传感器的需求。

目前,国内汽车芯片企业起步较晚,没有完善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行业上下游厂商普遍借鉴国际标准。这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短板。

目前,许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经开始开发自己的芯片,威莱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已经证实,它正在开发自己的芯片。小鹏汽车在中国和美国同时开设了芯片研发项目,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也开始开发芯片。

可以预见,芯片市场将迎来一轮快速发展。为了避免无序的重复研发,为提高国内汽车芯片的综合竞争力,加快产业进程的发展提供指导,建立芯片行业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短期内供需关系紧张

目前,汽车芯片供不应求,自行车需求逐渐上升。汽车芯片自给率严重不足。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汽车芯片自给率仅为5%左右,2022年自给率水平保持在7%左右。

由于芯片短缺,蔚来、小鹏、理想等汽车制造新力量今年4月交付量环比下降。理想汽车产量当月缩水近62%。

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FS数据显示,仅2021年,由于芯片短缺,中国汽车工业就减产了198.2万辆。2022年情况有所改善,但前6个月中国汽车工业仍减产10.73万辆。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前不久的2022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由于缺芯贵电,长安汽车今年前9个月累计损失60.6万辆。

中国汽车市场与国内芯片的发展不匹配,一直缺乏相应的规划。此前,由于进口芯片性能更先进,供应稳定,中国汽车市场没有自主研发的动力,也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然而,黑天鹅事件导致芯片供需紧张和颈部卡住。

虽然许多新能源品牌已经开始开发汽车芯片,但由于芯片生产不能在短期内实现,从设计、测试、生产、包装设备采购、调试,只能一步一步进行,成品也需要长期的市场测试和声誉积累。

芯片供应链的不平衡将持续很长时间。

但要坚持长期主义,对中国汽车芯片行业能源管理所需的高功率芯片和智能控制处理器芯片持乐观态度。

综上所述,要对中国芯片生产保持清醒的态度——既要承认现状,又要乐观。

虽然政策引导迟到了

在政策指导层面,相关机构已开始采取行动。

2021年,国创中心牵头在工程学会发布了《纯电动乘用车规级芯片一般要求》,2021年6月,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标准工作组发布了《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研究成果》。《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草案)》已提交工信部。此外,联盟还在北京建立了汽车芯片实验室,并提出了完整的汽车级芯片认证框架和实施细则;徐耀宗在2022年中国汽车芯片峰会论坛上提到的芯片标准即将公布。

事实上,2022年相关部委的重点工作是缓解汽车芯片危机。今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要建立相关平台,实现汽车芯片在线供需对接,建立渠道畅通芯片供应信息,建立完善产业链上下游机制的机制,有序提升国内芯片生产供应,通过支持整车、零部件、芯片企业协同创新,促进跨国芯片企业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布局,从而增强汽车芯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

在联合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11部委还明确提出,建设智能汽车关键部件产业集群,包括汽车级芯片、智能操作系统和智能计算平台。

百姓评车

我们之前说过,新能源汽车市场是一个新的市场,不仅是电动汽车取代燃料汽车,还需要重新整合零部件系统,包括传统硬件、新硬件、软件、服务等。

面对这些,大家都没有经验可循,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这是正常的。

总的来说,芯片短缺是一个长期的命题,解决过程也重塑了产业链的形式。我们拭目以待,看看破后立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原创文章,作者:百姓评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21171616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