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链投资]44家机构潜伏半导体资本盛宴

比亚迪就是任性。多少企业削尖了脑袋,过五关斩六将,想上市而不得。比亚迪拆分旗下半导体业务,寻求创业板上市,同样历经重重艰难。终于在今年1月过会,上市只差临门一脚。11月15日,比亚迪突然宣布,主动终止拆分半导体业务单独上市,待时机成熟后,将再度择机启动拆分上市计划。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产能缺口严重,半

[新能源产业链投资]44家机构潜伏半导体资本盛宴

比亚迪任性。

有多少企业削尖了头脑,通过五关切六将,想上市却不能上市。比亚迪也经历了许多困难,拆分其半导体业务,寻求在创业板上市。终于在今年1月的会议上,上市只有一只脚。

11月15日,比亚迪突然宣布将主动终止半导体拆分业务单独上市。时机成熟后,拆分上市计划将再次启动。

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产能缺口严重。半导体公司依托比亚迪,通过一级市场融资扩大能源,可以更快地抓住时间窗口。有44家机构潜伏着享受资本盛宴。

终止上市

比亚迪拆分其半导体公司单独上市的计划是曲折的。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经过多次审查,胜利终于在望。

11月15日,该公司突然宣布将主动终止半导体公司单独上市的计划。在这方面,该公司解释说,在促进半导体公司分拆和上市的过程中,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根据行业数据,今年1-9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量已达387.7万辆,同比增长 113.2%的新能源汽车年总销量预计将达到650万辆。

[新能源产业链投资]44家机构潜伏半导体资本盛宴

该行业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对相关配套部件的需求激增。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配置的不断提高,对各种半导体的需求显著增加。

与此同时,国内独立汽车规级半导体日益成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主要汽车制造商增加了对国内芯片的采购,以确保供应链的安全。在各种因素的叠加下,晶圆(半导体生产中使用的圆形硅晶片)的容量已成为限制汽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容量的瓶颈。

为了扩大晶圆产能,YD半导体在上市审核期间投资约49亿元,实施济南功率半导体产能建设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建成投产,产能已顺利攀升。

该项目预计明年3月满产,届时产能将达到3万片/月。即便如此,新晶圆产能仍不能满足下游快速增长的需要。

公司决定抓住时间窗口,开展大规模晶圆产能投资建设。预计将对公司未来的资产和业务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之前的计划,比亚迪半导体公司首次上市,将筹集20亿元资金,投资三个研发项目,补充营运资金。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扩大产能的优先级已高于研发项目的投资。虽然晶圆生产线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很大,但半导体公司支持比亚迪和许多强大的机构股东,通过一级市场融资可能会更快。

一波三折

比亚迪半导体是比亚迪的主要功率半导体和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等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公司依托母公司比亚迪,以汽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在工业、家电、消费电子等领域布局半导体。

根据行业数据,2019年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模块销售计,公司用于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电机驱动控制器IGBT全球模块制造商排名第二,仅次于英飞凌,市场份额为19%,在国内制造商中排名第一。

在IPM该公司在国内制造商中排名第三。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直接促进了比亚迪半导体收入的持续上升。

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96亿元、14.41亿元和31.66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5亿元、0.59亿元和3.95亿元。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子公司半导体公司生产的产品自然应优先供应给母公司。

因此,双方进行了大量的相关交易。从2019年到2021年,半导体公司向关联方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分别占各期公司收入的54.86%、59.02%和63.37%。

[新能源产业链投资]44家机构潜伏半导体资本盛宴

尽管有各种优势,但比亚迪半导体的上市并不顺利。

2021年6月底,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了公司申请创业板上市的相关文件。但仅仅一个多月后,由于公司发行人律师北京天元律师事务所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深圳证券交易所暂停了对公司的上市审计。

十多天后,天元律师事务所发布了审查报告,交易所恢复了对比亚迪半导体的审查。不久,该公司IPO申请文件中的财务资料过期,审核再次暂停。

2021年11月30日,比亚迪半导体更新了财务信息,最终于在今年1月举行了会议。但自今年以来,由于财务信息已经过期,上市审计已经暂停了两次。

44家机构潜伏

半导体概念股一直是股市的热点。当然,资本不会错过比亚迪半导体的优秀投资目标。比亚迪半导体原名比亚迪微电子,以前是比亚迪的全资子公司。

2020年,公司密集开放一级市场融资。小米产业基金率先出售。当年5月22日,BYD股份以1亿元对价(19.95元/注册资本)将其半导体公司1.67%的股权转让给小米产业基金,投资前估值60亿元。

仅4天后,比亚迪半导体决定增资扩股。原股东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和小米工业基金放弃了增资优先认购权。红杉、中金等14家机构争相进入,增资完成后,比亚迪半导体20.2126%的股权共计19亿元(24.98元/注册资本),投资前估值75亿元。

半个月后,比亚迪半导体重启融资。爱思开、小米、招商银行、联想、深圳风险投资、碧桂园风险投资等30家机构也以75亿元的估值获得了公司7.843129%的股权。

经过几轮融资,比亚迪持有半导体公司72.301481%的股权,王传福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比亚迪股份后,有44家机构等待比亚迪半导体资本盛宴。

原创文章,作者:斑马消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18171472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