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发展」蔚来、小鹏打头阵押注欧洲寻增量

9月7日,蔚来汽车发布了截止2022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季度蔚来汽车实现营收102.9亿元,同比增长21.83%,与2022年第一季度相比也增长了3.9%,创单季新高,已连续九个季度实现正增长。这也是造车新势力中第一个实现单季营收破百亿的品牌,这样的成绩属实难得。

9月7日,蔚来汽车发布了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显示,蔚来汽车本季度收入102.9亿元,同比增长21.83%。与2022年第一季度相比,也增长了3.9%,创下单季度新高,连续九个季度实现正增长。

「中国新能源发展」蔚来、小鹏打头阵押注欧洲寻增量

这也是造车新势力中第一个单季收入超过100亿的品牌。这样的成就真的很少见。

在新车交付方面,蔚来2022年第二季度累计交付量达到25059辆,比2021年第二季度增长14.4%。其中,车辆销量95.708亿元,比2021年同期增长21%,比2022年第一季度增长3.5%。

但另一个关键指标,即利润,蔚来首次揭露伤疤,与其高端形象不符的是净亏损暴涨300%以上。

蔚来Q第二季度亏损27.575亿元,同比增长369.6%,比2022年第一季度增长54.7%;扣除股权激励费用后,第二季度净亏损为22.67亿元,比2021年第二季度增长575.1%,比2022年第一季度增长73.1%。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蔚来净亏损40.169亿元,这也意味着蔚来过去一个季度的亏损超过了去年的一半。

蔚来和造车新势力一样,面临着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亏损多方面。一方面,蔚来第二季度研发费用为21.495亿元,环比增长22.0%;

另一方面,蔚来的销售成本进一步上升,第二季度销售成本达到 89.52 从增长率来看,亿元环比增长5.8%,超过营收环比增长,这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号。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简单地计算威来第二季度的汽车销售、收入和损失。威来自行车收入超过38万元,但自行车损失11万元,即销售一辆,损失11万元。

小鹏和理想也难逃卖一辆亏一辆的困局。小鹏今年上半年总营收达到了148.9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1.85%,但净亏损达到44.02亿元,同比增加了122.18%;Q理想汽车收入87.3亿元,同比增长73.3%,净亏损6.41亿元,同比增长172.2%。

事实上,蔚来汽车的现状也是大多数汽车制造新势力所共有的。从这些数据来看,汽车制造新势力蔚小理表面繁荣背后可能存在危机。

「中国新能源发展」蔚来、小鹏打头阵押注欧洲寻增量

在电气领域,经过大浪的洗礼,蔚来、小鹏和理想的国内新势力通过最初的产品布局和稳定的销量上升,一举成为新势力的龙头企业。

蔚来的高端定位为蔚来赢得了不少铁杆粉丝,也让蔚来一度占据国内电动车市场的最高位置。

随着传统汽车公司大胆进入市场,比亚迪早些时候发布了截至8月的销售数据,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97.88万辆,同比增长267%。这种爆发力使其超越特斯拉,暂时成为销售冠军。

比亚迪家族占主导地位,特斯拉老而弥强。新的汽车制造力量在第二梯队竞争,各行各业的领导人纷纷下海制造汽车。今年4月以后,蔚来一直是威小理三家中的垫底选手。在过去的7月份,新力量的榜单甚至变成了哪吒和零跑。

如何在未来实现利润也是李斌面临的挑战之一。出海可能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下一步。毕竟,如果他们只关注国内市场,他们可以抓住非常有限的市场份额。此外,为了建立自己品牌的影响力,汽车企业的发展必须采取国际战略。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 年 7 月,中国汽车出口量为 29 万辆,同比增长 67%,环比增长 16.5%,再创历史新高;2022年 年 1-7 月,国内汽车累计出口 150.9 万辆,同比增长 50.6%。2022 预计中国汽车出口量将超过年 240 万辆。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重要的增长点。2022 年 7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 5.4 万辆,同比增长 37.6%,环比增长 89.9%,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据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 今年上半年,西欧市场占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的比例 比利时是上半年从中国进口新能源汽车数量最多的国家。

其中,蔚来进入挪威市场后,2022年,蔚来产品及全系统服务将在德国、荷兰、瑞典、丹麦正式落地。目前,团队建设和相关市场准备进展顺利。8月22日,威来首款智能电动旗舰车ET欧洲将于今年向德国、荷兰、丹麦、瑞典、挪威等国家开放预订并交付用户。蔚来能源欧洲工厂将于9月在匈牙利佩斯州投资建设。

「中国新能源发展」蔚来、小鹏打头阵押注欧洲寻增量

除蔚来外,爱驰、兰图、威马、小鹏等已进入欧洲市场,并取得了一些成就。比亚迪、长城、一汽、吉利等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新能源产品线不仅是汽车制造的新力量,也进入了欧洲市场。

此前,比亚迪宣布与欧洲最大的经销商之一合作 Hedin Mobility 今年将合作,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 10 月交付;然后,长城汽车和埃米尔福莱(Emil Frey)集团就魏牌和欧拉在欧洲市场的进口和分销达成战略合作。

新能源汽车公司将重点放在海外市场寻求增量的同时,可能会为中国造车新势力赢得弯道超车的机会。

原创文章,作者:财经有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09/09095158.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