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为什么一直念念不忘资本市场?

魅族为什么一直念念不忘资本市场?

魅族必须杀死一条血路

撰文/ 陈邓新

编辑/ 孟会缘

魅族,IPO的消息传出。

不久前,腾讯新闻《一线》报道,星纪魅族集团最近频繁接触近10家投资银行,包括但不限于中金公司和华泰证券,以及几家与上市相关的律师事务所团队,计划于2024年第二季度在香港上市。

然而,上述消息似乎并没有引起外界的太多关注。

魅族为什么一直念念不忘资本市场?“华小魅”资本市场似乎对这个故事不感兴趣?折叠屏幕手机,魅族的下一个关键“战场”?

魅族有了三次敲门的新故事

魅族IPO的传闻已经三次了。

魅族创始人黄章早在2016年就出现在公司年会上“稳定增长,创造利润,挺进IPO”目标是拥抱资本市场。

当时魅族意气风发。

2015年,手机出货量为2000万部,魅蓝3、魅蓝Note3、MX6、PRO 在新产品的帮助下,2016年的销量一举上升到2200万部。

因此,魅族进入了历史的巅峰。

内部员工透露:“我觉得小米将在过去两三年内上市,否则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将消失,魅族希望在小米之前上市,抓住机会。”

不幸的是,事与愿违。

2017年以后,魅族意外走下坡路,销量持续下滑,IPO自然谈不上。相反,令人遗憾的是,目标小米成功登陆香港证券交易所。

幸运的是,魅族也在自救,放弃了“机海战术”,改走“小而美”路线,虽然风景不再,但生活还可以。

在这种背景下,IPO的想法又萌生了。

一封被曝光的魅族内部信提到:“2020年财务指标显示持续盈利,高端市场越来越稳定。这种久违的持续积极反馈,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和IPO战略的实施打下了真正的通行证。”

问题是魅族的市场份额萎缩,成为Others之一,既不是“性感”也不“惹眼”,缺乏资本市场的兴趣。

直到吉利出手,魅族才再行。

2022年7月4日,吉利旗下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收购珠海魅族科技有限公司79.09%股份,合并为星纪魅族集团。

魅族为什么一直念念不忘资本市场?

图源:官网

对应的是,“涅盘”之后魅族开始说话“华小魅车圈二次对决”的故事。

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星纪魅族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子瑜表示:“目前华为、星纪魅族、小米打造的三个OS系统,代表了汽车3.0时代的玩家。”

众所周知,造车是一款烧钱游戏。魅族虽然背靠吉利,但是“输血”这不是一个长期的计划。毕竟,你仍然需要依靠自己来缓解财务压力。

根据企业调查的数据,星纪魅族集团于2023年11月完成了A轮融资,融资后估值超过100亿元,天使 与A轮合计融资20亿元。

从这个角度来看,魅族再次关注资本市场是合理的。

魅族造车,既学华为又学小米

从上面可以看出,魅族已经变成了车圈。“新秀”。

尽管魅族不如以前,但作为第一个涉足智能手机的企业,魅族的底蕴依然不容小觑,尤其是手机操作系统相当能打。

吉利入主后,魅族喊道“All in Auto”推出Flyme口号,推出汽车系统 Auto,率先搭载领克08,一举改进屡遭批评的吉利车机。

魅族为什么一直念念不忘资本市场?

Flyme Auto

之后,又推出了“无界智行”。

“无界智行”共享Flyme Auto的能力允许汽车公司灵活访问模块化能力,从而提高与华为的智能体验“鸿蒙智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应该成为智能汽车时代。‘修路者’,未来会有更多的产品搭载Flyme Auto”,沈子瑜认为,没有手机软件赋能的汽车制造商将逐渐落后,“基于Flyme的无界智行开放平台 作为一个模块化的平台,Auto就像Android系统,所有主机厂都可以自行开发相关产品。”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所《智能汽车人机交互行业报告》,随着消费者对汽车需求水平的提高,人车关系发生了阶段性变化;人车智能交互系统起着重要作用,主机厂和系统集成商也从消费者应用场景和情感需求的角度出发,构建有效的人机交互系统。

这意味着,汽车互联网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这也是吉利收购魅族的关键。

除了赋能,魅族还直接下场造车。

魅族将“为魅力朋友打造一款专属的产品 Dream Car”,第一辆车叫“MEIZU DreamCar MX”,基于吉利SEA架构,Dream于2024年第一季度启动 Car共同创建计划,允许用户定制车衣涂装、内饰配色、Flyme 个性化细节,如Auto主题。

这意味着,魅族造车双线并进,既学华为又学小米。

魅族也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无界智行”为了扩大朋友圈,我们必然会遇到亲密和疏远的问题。如何消除第三方汽车公司的疑虑,考验着管理层的智慧;另一方面,魅族自己制造汽车必然会与第三方汽车公司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如何平衡这种关系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一位市场人士告诉锌刻度:“背靠吉利这棵大树,魅族造车门槛很低,但难免会留给人‘套娃’毕竟,供应链和汽车制造资质都是共享的。因此,无界智行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决定了魅族汽车制造能走多远。”

手机业务能东山再起吗?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吉利不关心手机业务,但手机业务对魅族同样重要。毕竟,魅族汽车将在未来的线下商店销售。

这意味着,“无界智行”要走出圈子,离不开手机的利用和价值升级。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Mate 60和Mate X5给新M7带来的排水效果对这款新车的销售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汽车和手机的生态联动也给很多客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据《金融世界》报道,与汽车行业传统的4S店模式相比,新能源汽车选择在商场销售汽车,华为在中国拥有5.6万家门店和柜台,尤其是5500多家体验店,这已成为华为销售汽车的主要优势。

这样,手机基本盘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问题在于,魅族虽然走上了正轨,但手机销量还没有完全恢复。“华小魅车圈二次对决”这个故事自然值得商榷。

事实上,2023年第四季度,国内手机市场Top6中没有魅族,依然属于Others的行列,迫切需要打破这种局面。

对此,沈子瑜希望2024年销量翻倍,花三年时间重返国内中高端市场前五,“中高端市场确实很难,但首先要在中高端市场有立足之地”。

多方爆料,魅族正在酝酿折叠屏手机,或成为破局的关键起点。

魅族为什么一直念念不忘资本市场?

图片来源:魅族社区

目前折叠屏手机火爆。据IDC介绍,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预计将接近1000万台,同比增长53.2%。

姗姗来迟的魅族能否在这个细分的增量市场中分一杯羹,还需要继续观察。

总而言之,在吉利的帮助下,魅族站在那里“造车”风口,渴望借助资本市场,手机业务回归昔日辉煌,汽车制造业务开辟新局面。

所以魅族必须杀出一条血路。

原创文章,作者:锌刻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172214622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