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国家电力行业统计数据显示,1-10月,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占新增发电装机的57%。近年来,日出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力军。

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的原理,太阳能通过光生伏特效转化为直流电,然后通过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最终实现电力供应。

光伏发电具有独特的优势,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光伏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光伏发电的成本也在逐年降低,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不仅如此,光伏发电也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光伏近年来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01光照资源丰富

中国陆地总面积超过960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光照资源丰富。能源转型委员会(ETC)根据分析,中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只需投资不到1%的土地面积即可提供25亿千瓦的太阳能发电装机,为光伏发电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

同时,太阳能还具有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用电需求。从大型集中电站到小型分布式电站,从沙漠田野到城市屋顶,通过太阳能实现自发用电,可以有效缓解电力紧张地区的用电需求。

光伏发电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02经济效益和产业链改善

中国光伏产业已经摆脱了“三头在外”技术也在全球领先,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2023年,我国光伏制造规模约占全球80%。随着光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光伏电站的成本进一步降低。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看好光伏“蛋糕”,利用闲置屋顶建造光伏电站,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而且为企业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供应,确保了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03帮助实现双碳目标

在中国平均日照条件下,安装1千瓦光伏发电系统,一年可发电1200度,减少煤炭(标准煤)使用约400公斤,减少约1吨二氧化碳排放。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降低二氧化碳效果方面,安装1平方米光伏发电系统,相当于植树造林100平方米。截至2023年10月底,我国光伏发电装机约5.4亿千瓦,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上述积极原因,光伏发电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要实现其有效利用,仍需克服一些困难。例如,如何解决合理消耗光伏发电、电网压力和发电空间的问题。在这些方面,我们需要储能技术和智能操作和维护的支持。

01储能技术

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崛起,储能的普及将是其未来发展的必要因素之一。在光伏电站的运行过程中,由于阳光、天气条件、季节变化等因素,其发电波动,尤其是在高峰和低谷。因此,储能技术在这一阶段对于合理利用电力和充分利用资源至关重要。

光伏电站的发电高峰期一般出现在阳光充足的时期。在此期间,发电量一般大于用电量。储能技术可以在供电不足时储存能量,从而解决光伏电量的消耗问题。

储能技术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光伏发电的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由于光伏电站的发电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性挑战了电网的稳定运行。储能技术的引入可以在发电高峰期储存过剩电力,避免电网过载,造成设备损坏,有效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02智能运维

光伏电站的后期运行和维护是保持电站容量的决定性因素。正确的运行和维护方法可以降低部件的损坏率,从而提高电站的使用寿命和发电量,这必须提到智能运行和维护。数字和智能是光伏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那么,为什么智能操作和维护可以提高电站的发电量呢?我们使用环宝NiOS™智能光伏系统的例子说明。

NiOS™该系统是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开发出来的,其核心功能可以实时监控电站设备24小时的运行状态,实现精确、无死角的全面保护。当发现问题时,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和评估设备的运行数据,并启动自动报警模式。运维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问题的根源,减少线下订单的复杂过程,尽快到达现场,解决问题,大大减少电站的损失,从而提高电站的使用寿命,提高产能。

我相信,通过储能技术和智能运维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将更加不可阻挡。作为中国可再生能源的主要能源光伏发展越好,中国的双碳目标就越早实现。

光伏发电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原创文章,作者:能环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302013690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