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智能汽车业务正式独立。
11月26日,华为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消息称,25日,华为与长安汽车在深圳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经协商,华为计划成立一家专注于智能联网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和增量部件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新公司。
根据备忘录,华为计划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的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到新公司。长安汽车及其关联方将打算投资公司,并与华为共同支持公司的未来发展。
根据长安汽车的公告,新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智能驾驶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汽车云、AR-HUD 与智能灯等。”,业务内容比华为详细得多。毕竟,长安汽车一直在从事汽车业务,而华为直到2019年才建立了智能汽车业务BU。
11月27日,华为执行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华为仍将主导新合资企业的技术研发方向。未来,华为智能汽车选择业务的合作伙伴将陆续加入合资企业。
最新消息显示,华为已邀请赛力斯、奇瑞、江淮和北汽共同投资。11月28日下午,余承东宣布希望一汽集团加入。
那么,华为牵头成立这家新公司对整个行业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们看看汽车同行的态度。
上汽:相当于灵魂 我是肉体
在2021年6月30日的上汽集团股东大会上,当被问及是否会考虑与华为等第三方公司合作进行自动驾驶时,陈红说:“上汽很难接受单一供应商为我们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这将成为‘他是灵魂,我是身体’。我们的灵魂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我们不接受任何供应商的整体解决方案,最多是合作。”
事实上,上汽集团和华为除了自动驾驶业务外,还在许多技术领域进行了合作。
广汽:华为太强大了 与华为合作基本没有溢价能力
早在2020年9月29日,广汽集团就与华为签署了深化广州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深化智能汽车领域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
2021年7月9日,广汽集团宣布同意广汽埃安和华为(AH8) 车型)项目的实施。根据广汽与华为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广汽 GEP3.0 华为,底盘平台 CCA新一代智能汽车数字平台(计算与通信架构)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透露,广汽埃安与华为合作打造的豪华高端品牌将于2023年推出三款系列产品,第一款AH8将于2023年推出。此外,还有两款基于AH8同一平台的车型,一款是MPV,另一款是高端轿车。
但2023年3月27日,华为与广汽埃安的深度合作“告吹”。当晚,广汽集团(601238).SH、02238.HK)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广汽埃安AH8项目变更的议案》,同意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
早在2022年8月,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勇就公开表示:“华为也是一家大品牌供应商。它的价格相对较高,无法控制。如果我们想与华为合作,我们会发现它基本上没有议价能力。”这相当于给华为一个“不好的评论”,但对于这样的评论,华为选择保持沉默。
2023年11月15日,在谈到广汽埃安与华为的合作时,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广汽埃安始终坚持自己掌握核心技术,两位朋友也应该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因此,在智能道路上,我们将坚持自主研发 对外合作;智能化这条道路,集硬件、软件、用户体验三位一体的技术,我们必须放眼世界,目前还没有人能建立其独有的技术优势。
肖勇和古惠南的观点基本上与上汽集团陈红的观点相似。这意味着上汽和广汽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方面具有不同的地位。
失败案例:北汽极狐
根据公开信息,华为与行业的合作包括三种方式:零部件供应模式,主要提供标准化模块;解决方案模式,提供全堆栈集成解决方案,目前客户只有长安;智能汽车选择模式,定义为创新的汽车生态模式,重点是鸿蒙智能银行,包括智能驾驶(HUAWEI ADS 2.0 高级智能驾驶系统)、智能驾驶舱(鸿蒙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控制(华为途灵智能底盘)和汽车定义软件(HUAWEI iDVP 目前主要客户有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四部分智能汽车数字平台。
就北汽极狐而言,它最初与华为合作的模式是Huaweii Inside(HI)该模式将华为的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应用于产品,并授权在车身上使用HI标志。事实上,这是华为和长安的“解决方案模式”。
2022年5月7日,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正式上市,售价高达39.79万元和42.99万元。这辆车有一系列响亮的“头衔”:世界上第一款配备HI华为全栈智能车解决方案的量产车,世界上第一款支持城市道路高级智能驾驶的量产车,世界上第一款配备华为智能驾驶舱-鸿蒙车机OS的高端纯电量产车。
然而,即使是华为的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也无法拯救极狐。2022年,极狐品牌全年销量仅为11895辆,月均不足1000辆。我们不知道有多少华为HI版。今年1月至10月,极狐累计销量约为1.8万辆,远好于去年,但两款售价高达40万辆的HI车型消失了。
从某种角度来看,极狐是华为合作案中的失败案例。
和极狐一样,长安阿维塔品牌与华为的合作也采用了HI模式,但今年5月~10月份销量不到1.5万台,表现也很一般。
成功案例:金康赛力斯
事实上,金康汽车旗下赛力斯品牌旗下新品牌AITO问界近年来异军突起,让华为在汽车圈名声大噪。
2021年12月2日,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AITO正式发布。公开资料显示,华为从产品设计、产业链管理、质量管理、软件生态、用户管理、品牌营销、销售渠道等方面支持赛力斯AITO品牌。
2021年12月23日,AITO正式发布问界M5,配备HUAWEI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和HarmonyOS智能驾驶舱。2022年7月,问界M7发布,基于纯电驱智能增程平台(DE-i)新车拥有6座大空间、零重力座椅、新升级的HarmonyOS智能驾驶舱等卖点。
数据显示,2022年,问界品牌累计销量高达7.5万辆。今年10月,问界单月销量高达1.27万辆,其中新问界M7销量高达1.05万辆。由于与华为的合作,赛力斯(601127).SH)股价从2020年11月开始迅速上涨,涨了好几倍。截至今日收盘,赛力斯收于78.93元/股,目前市值高达1189.78亿元,甚至高于广汽集团(601238).SH)市值(目前市值约1075亿元)。即使是长安汽车(目前市值约2100亿元)、上汽集团(目前市值约1800亿元)的销量与这两大汽车集团不在同一个量级,市值几乎完全不落后。
但问界品牌在2023年上半年也经历了一个“最黑暗的时刻”,因为2022年推出的问界M7销量远低于预期。根据2023年1-9月的数据,问界M7累计销量仅为1.3万辆,问界M5累计销量仅为2.4万辆。9月12日,华为发布了一款新的问界M7,改进并降价销售。10月,问界M7当月销量超过1万辆,相当于前9个月。
最新数据显示,新问界M7自发布以来,累计定量已超过10万辆。
待观察案例:奇瑞智界:
就在11月28下午,华为发布了第一款与奇瑞合作的S7新品牌——智界品牌。新的智界S7配备了新的DriveONE 800V碳化硅高压动力平台,尤其是华为途灵智能底盘,首款HarmonyOS 4智能驾驶舱配备HUAWEI ADS 2.0高级智能驾驶系统等智能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智界S7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4971mm*1963mm*1461mm,轴距为2950mm,是一款与比亚迪汉、极狐阿尔法S相当的中型车,售价为24.98万-34.98万元。
与极狐阿尔法S相比 智界S7的价格高达39.79万元,42.99万元。
那么,在经历了与极狐的“磨合”失败后,智界S7能否逆势崛起,将是对华为汽车业务成功的巨大考验。
写在最后:
从问界到智界,从极狐到阿维塔,从广汽到今天的长安汽车,华为汽车业务正在迅速迭代、变化和前进。
从上汽、广汽拒绝“交出灵魂”,到赛力斯、奇瑞、智慧愿意“OEM”华为汽车,现在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独立”,中央企业长安汽车直接股份,华为计划与多方成立“平台”合资企业,华为智能汽车生存欲望已经完全满。
从现有业务来看,虽然问业品牌的表现令人惊叹,但每年销量不到10万台,远远不能满足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的胃口。北汽集团的极狐品牌不幸成为华为第一个看起来非常不成功的案例,这让业内同行对与华为的合作充满了观望。
幸运的是,现在,作为一家中央企业,长安汽车愿意“结婚”,让2019年开始智能汽车业务的“外行”华为运营其智能汽车业务的核心技术,这必须让人们赞扬这样的勇气和勇气。
但一切都是一样的,看起来越快,实际上是因为阻力越来越大。对于华为的智能汽车业务来说,不仅要尽快获得上汽、广汽、比亚迪等行业的主流信任,而且要面对特斯拉等外部竞争对手的竞争,情况非常紧迫。
然而,一家致力于征服智能汽车核心技术的合资企业是由一家零部件供应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共同创立的,该公司由零部件供应商主导和控制。这种情况在全球汽车工业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华为这次走对了吗?
理想汽车首席执行官李翔对华为和长安合资企业的评论充满了遐想。“类似的成功案例叫联合电子。李想通过微博表示,华为类比博世,长安类比上汽。联合电子上汽集团控股公司中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和德国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与1995年在中国成立的合资企业相比,51只股票主要从事汽油发动机管理系统、变速箱控制系统、车身电子、混合动力和动力驱动控制系统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它是汽车行业知名的汽车供应商。
李想这句话的意思是华为和长安的合资企业升级,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看不起?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记录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3006136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