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全球信息机构SNE research公布了2023年9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载量数据:9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载量为68.2GWh,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6%。
6家中国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为66.1%
9月份全球动力电池装载量排名前十的企业有:宁德时代、比亚迪、LG新能源、中创新航、松下、三星SDI、SK On、国轩高科技、亿纬锂能、富能科技。
数据来源:SNE,锂电池制表/维科网
与SNE 与research公布的1-9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载量TOP企业相比,仍有6家中国企业上榜。
不同之处在于,从1月到9月,6家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为62.9%,但在9月份更快反映市场变化的单月排行榜中,6家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高达66.1%,基本实现了“世界上每3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2辆由中国企业提供动力电池配套设施。”
新旺达跌出月度排行榜,富能科技新进。
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创新航,以3.6GWh的动力电池装载量,市场份额达到5.3%,超过日本松下,进入世界第四!
三家韩国公司的市场份额总额为21.4%。松下是唯一一家入选TOP10的日本公司,以5.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五。
中国已成为全球动力电池的领头羊
近年来,在全球动力电池竞争格局中,中国、日本和韩国一直处于“三分天下”的局面。然而,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不断变化,近两三年来,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格局更像是中韩之间的“双雄决斗”,现在中国企业“领先”。
更不用说宁德时代了,以自产自销为主的比亚迪,从2021年的第四名开始,先后超越松下和LG新能源,跻身世界前2名。
中创新航发展更快,2021年全球第七,随后一路向上,到现在9月份全球第四,已经超越了韩国的三星SDI、SK 以及日本的松下。
有趣的数据是,韩国动力电池从中国进口,从2021年的33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56亿美元,而2023年前8个月的59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56亿美元。
除成品动力电池外,韩国在动力电池原材料领域对中国的依赖度很高。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前驱体、氢氧化锂等关键矿物及其加工产品最多占96.4%。
这是比亚迪、中创新航等中国龙头电池企业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是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取得的成就。
强大的中国创新航空实力
据了解,中创新航继续保持BEV(纯电动)的领先地位,在PHEV/REEV(插电╱增程混合动力)细分市场,战略布局进一步完善。目前,许多汽车公司已经增加了许多新的混合动力车型,配套车型的数量继续增加。
这意味着中创新航未来的动力电池装载量将呈现纯电动╱插电╱增程混动齐头并进,节节攀升。
具体来说,在乘用车业务方面,中创新航已经帮助广汽埃安、吉利、小鹏、威来、长安、东风、一汽、零跑等客户推出了多款新车型,包括800V高压快速充电芯、纯电 第一款SUV战略车型S7,增程双动力推出、蔚来NT2.0平台全新ES6、零跑唤新主力C系列车型等。与此同时,中创新航还获得了多家头部乘用车企业多款车型的定点。
其中,中创新航在广汽的装机量继续突破单月1GWh,稳居供应商TOP1,AION是一款配套畅销车型 S、V、LX,最高渗透率为100%;Hyper新增配套高端品牌 GT,作为中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超跑,其电动豪华超跑豪铂SSR-全系列配备了中创新航超高倍率电池。
中创新航在长安的装机容量持续增长,9月份达到历史新高。配套车型中深蓝SL03、S7系列,启源系列,长安欧尚Z6 IDD系列车型是最大的供应商。
中创新航在新势力动力电池配套设施方面也表现强劲。自2021年10月以来,小鹏一直在批量供应,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全系列车型配套设施已实现,月最高渗透率达92%,稳居供应商前列;蔚来电池装载量连续6个月保持增长。
在出口市场,中创新航向Smart、本田和其他汽车公司的交付量继续稳步增长,并开始了蔚来汽车和小鹏海外出口车型的大规模生产和交付;与沃尔沃等出口车型的大规模生产和交付即将开始。
在商用车业务方面,中创新航与吉利、瑞驰、奇瑞、一汽解放、徐工、重汽、陕汽、金龙汽车等行业主流汽车企业实现了全面合作和批量交付,成为行业龙头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产品得到汽车企业和终端用户的高度认可。此外,下一代重点车型还中标/指定了多个核心客户,为商用车市场的爆炸性增长奠定了基础。
建立持股平台显示信心
11月3日,中国创新航空公司的一项行动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同日,中国创新航空公司发布了自愿公告,“公司现有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员工持股平台股份,终止公司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
图片来源:中创新航公告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公告:中国创新航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现有股东将单独出资和转让涉及的股权激励股份,相当于进一步增持公司股份。“常州常金新能源持股平台将转让864.24万股国内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49%,转让对价总额为3.601亿元,即每股41.67元,与授予员工激励股份的价格一致,也与中创新航同期引进的战略投资者增资价格一致。”
相比之下,截至11月8日收盘,中创新航在港股市场的收盘价为19.06港元/股。
由此可见,中创新航的管理人员和股东一直对中创新航的长期发展和价值充满信心。这也可能是中创新航9月份进入世界前四的内因。
总结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轨道,正在为实现双碳目标和全球能源转型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创新航,具备“客户持续增长,管理层和股东信心满满”的条件,未来将在新能源轨道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锂电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0922132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