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行,投资者网
10月8日,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光能”,688599.SH)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5.63亿元至55.77亿元,同比增长89.94%至132.15%。
至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天河光能表示,公司光伏产品业务发展迅速,光伏组件、支架和分布式系统的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受益于N型先进产能的大幅提升,公司TOPCon组件产品的销售比例显著提高;由于N型硅片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组件产品的综合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公司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技术改进,使公司的i-topcon电池量产效率和组件量产功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此外,公司进一步丰富了储能产品线,并继续扩大国内外市场,储能产品出货量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由于自身电池离线和良好率的提高,储能产品的综合成本继续下降。
在10月10日召开的业绩简报会上,公司透露,目前已在越南和泰国建设6.5GW一体化产能。美国项目目前正在有序推进,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投产。
业绩违背了股价的表现
数据显示,天合光能成立于1997年,2006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2017年3月,公司宣布正式私有化,从美国股市退市,并于2020年6月在科技创新板上市。
天河光能的主要业务包括三个部分:光伏产品、光伏系统和智能能源。光伏产品包括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光伏系统包括系统产品业务和电站业务;智能能源主要由储能解决方案、光伏发电和运行维护、智能微网络和多功能系统组成。其中,光伏组件的出货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一。
根据天合光能半年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493.84 1亿元,同比增长38.21%,归属母亲净利润35.40亿元,同比增长178.88%。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资26.78亿元,同比增长24.44%。
天合光能虽然表现出色,但今年以来股价持续下跌,从年初70元左右跌至29元。截至10月10日,该股收盘价为29.78元,年内下跌52.77%,也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
在天河光能最近举行的业绩简报会上,一些投资者问:“公司如何看待当前股价下跌?如果业绩不被资本市场认可怎么办?目前的股价是否表明公司的业绩不再可能继续今年的业绩,或者业绩将非常糟糕?”
对此,公司回应称,二级市场股价走势受宏观经济、情绪偏好、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不确定性较大。请注意投资风险。公司将继续做好管理工作,积极完善新的高效电池技术和垂直整合全球能力布局,不断发挥品牌、渠道、全球化优势,巩固和提升市场领先地位,确保未来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以更好的业绩回馈投资者。
年内多次筹资扩产
天合光能亮眼业绩的背后,其实是公司在不断筹资扩产。今年以来,天合光能多次大规模筹集资金。
今年2月,天河光能宣布,该公司计划向非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88.65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该公司表示,可转换债券将用于投资年产35GW直接拉单晶项目,并补充营运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6月,天河光能发布公告,拟增资不超过109亿元,用于淮安年产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天河光能(东台)年产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天河光能(东台)年产10GW光伏组件项目,补充营运资金,偿还银行贷款。
不仅如此,天河光能还通过对外贷款筹集资金。根据公告,2023年1月至9月,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下属子公司新增贷款总额为84.26亿元,占2022年底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31.99%。
中登网显示,天合光能有多个抵押登记信息。其中一项登记信息是,7月31日,天合光能向中国农业银行抵押2088台机械设备,总价值约8.10亿元,债务履行期为2023年7月31日至12月31日。
天合光不仅可以筹集资金,还可以投资项目。今年以来,除了投资上述项目外,天合光能今年5月宣布计划在四川什邡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25 GW单晶拉杆及配套工程。总投资约107亿元,其中天合光能出资约87亿元,什邡国有公司出资约20亿元。7月,公司与什邡市政府签订项目投资协议,计划在当地建设年产13GW单晶拉杆及配套项目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53亿元,其中天合光投资约43亿元。
从国内光伏产业的整体情况来看,不断筹资扩产的企业不仅仅是天合光能,很多业内人士都指出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天河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在SNEC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能能源(上海)会议上表示,中国光伏产业已进入万亿轨道,2022年主要光伏产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辅助材料和设备总产值超过2.2万亿元;截至2022年底,138家光伏上市公司总市值高达3.8万亿元。同时,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技术迭代和国际环境三大挑战。
在天合光能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表示,市场普遍认为行业产能过剩,想了解公司产能利用率。
该公司表示,预计到2023年底,该公司的硅片产能将达到50GW;电池产能75GW,其中N型TOPCon电池产能40GW;组件产能达到95GW,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公司坚信,新产能是行业内结构化的优质产能。通过深化N型产业链先进优质产能的布局,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
核心技术人员离职
随着光伏产业的不断扩张和产业竞争的加剧,天合光能否不可避免地遇到人才流失的问题。
今年2月,天河光能发布公告称,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方斌最近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并完成辞职手续。方斌离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的任何职务。公司与方斌签署了保密条款和竞业限制条款。方斌有义务保密公司的技术秘密和其他商业秘密。方斌先生的辞职不影响公司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完整性。
根据公告,方斌于2017年11月加入公司,担任公司子公司天河云能源互联网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在能源管理系统和能源云平台相关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积累和实践经验,主要负责公司综合能源管理平台(工商)等项目的技术研发。
截至公告披露日,方斌持有第二类限制性股10418股,方斌授予但尚未归属的第二类限制性股24240股将无效。根据公司2021年年报,方斌当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41.11万元。
7月,天和光能再次宣布,公司董事会最近收到了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曹波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由于个人原因,曹波先生申请辞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职务,不再担任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
截至公告日,曹博直接持有公司260586股。同时,曹博先生间接持有公司0.052%的股份,通过十堰携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来自行业领导者,拥有丰富光伏项目运营成功经验的老兵已经成为各方竞争的对象。高薪、股权、更高的职位和更大的决策权都给这些光伏高管带来了巨大的诱惑。
光伏产业协会名誉主席王波华曾透露,从2022年初到2023年4月底,中国有460多个光伏产业链规划和扩张项目。虽然实际实施情况不确定,但在如此庞大的扩张规划基础上,人才需求强劲是很自然的。(思维金融生产)
资料来源:投资者网
原创文章,作者:投资者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1314126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