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车在华日薄西山还能找到过去的风景吗?

韩国车在华日薄西山还能找到过去的风景吗?

图片来源:度哥

上海车展于2023年4月拍摄

起亚,全球销量再创新高,营业利润率超过特斯拉,还需要中国市场吗?

纵观全球市场,起亚今年第二季度全球销量为80.78万辆,同比增长10.1%。其中,海外市场销量为65.70万辆,同比增长10.8%。这一销售业绩促使其今年第二季度销量达到26.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0.0%,净利润同比增长49.8%至2.8万亿韩元,营业利润率高于特斯拉,达到13%。

然而,在中国市场,起亚的销售和利润与全球业务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销售方面,第二季度零售量仅为19000辆,低于峰值时期的月销售量;在财务方面,它已经资不抵债了。截至今年3月31日,中国合资企业江苏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悦达起亚”)超过127%的资产负债率。

随着全球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市场似乎是多么的孤独。中国市场似乎对起亚并不重要,但它不愿完全放弃。今年上半年,起亚全球首席执行官宋虎生来到中国调查市场时,强调了扎根中国市场、重塑模式的决心。

对于如何重塑,“您先烧死,我以后再等着进来抢市场也可以。”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曾说过,起亚口袋里充满了金钱和技术,并没有放弃中国市场,在适当的时候进入也是一种策略。

这是真的自信还是活在梦里?韩国车在华日薄西山还能找到过去的风景吗?

1

冰火两重天

说到韩国汽车公司,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逐渐衰落、崩溃、被国内汽车超越等,但事实上,韩国汽车是海外的压力,但不能把握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

以拿起亚车为例,作为“韩流”2022年席卷全球,销量约290.36万辆,同比增长4.6%,居世界单一汽车品牌第七位。其中,电动汽车48.7万辆,同比增长54.8%。

今年上半年,起亚延续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球总销量为157.59万辆,同比增长11.0%,创上半年销量新高。其中,海外市场销量为128.11万辆,同比增长10.8%。

在优异的销售业绩下,财务业绩自然不会令人失望。2022年,起亚汽车总收入达到86.5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3.9%;净利润为5.41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3.6%。

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额为23.6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9.1%;营业利润为2.8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78.9%,营业利润率为12.1%。根据上述第二季度的数据,起亚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的整体表现仍然是“赢麻了”。

然而,与全球业务相比,起亚目前在中国市场的情况完全不同。从2018年到2022年,起亚在中国的销量分别为37.0万辆、28.98万辆、24.93万辆、16.34万辆和9.43万辆。到今年第二季度,它将低至1.9万辆,这可以说是一场失败。

要知道,2004年底,东风悦达起亚的第一辆车“千里马”销量超过10万辆。2011年,中国整体销量逆势增长30%至43.25万辆,进入全国汽车企业前9名。2016年直接达到顶峰,年销量达到65万辆。近年来,起亚在中国的销量每年减少数万辆。

更棘手的是,起亚在中国已经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困境。去年年底,《汽车圈能见度》关注了这个问题。根据起亚当时披露的财务报告,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末,其在华合资公司悦达起亚的资产负债率已超过107%。因此,我们担心悦达起亚是否会落后于北京宝沃和广汽菲克。毕竟,宝沃和广汽菲克在退市前的负债率分别超过130%和110%。

但现在,悦达起亚的资产负债率进一步恶化。截至2023年3月31日,总负债已达24709亿韩元,总资产为19445亿韩元。按资产负债率超过127%,达到更危险的悬崖边缘。

一边是海水,另一边是火焰。也许对起亚来说,中国市场并不那么重要。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韩国汽车已经是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存在了。

2

“二人转”也难唱

许多观点认为,起亚汽车在中国的衰落与时代的变化有关。随着新能源汽车浪潮的兴起和国内独立品牌的兴起,韩国、日本、德国、美国和法国的转型都缓慢了一半,因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由于韩国汽车给每个人留下了成本效益的印象,在独立品牌逐渐失去竞争力后,所以消费者不仅在更换高端豪华车时想不到韩国汽车,在购买低端汽车时也有更多的独立品牌可供选择,韩国汽车面临着高、低的困境。

从起亚品牌本身来看,似乎有更多的问题。例如,消费者抱怨产品和技术更新缓慢。虽然每年都有新车推出,但基本技术没有太多创新,只是在原车型上更新了一些“皮毛”。起亚K52.0自吸加6AT变速箱,上市近10年才更换。

起亚的产品质量控制也受到了质疑。据《车圈能见度》统计,2022年,起亚在中国发起了7起召回事件,召回量超过15万辆,涉及进口嘉华、索兰托、智能跑车、K3等车型。

此外,海外品牌也在做“双标”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起亚也有这样的疑问。例如,起亚嘉华在海外使用3.5L V6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马力达到294PS;G4NN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中国使用,最大马力只有233PS,差别很大。

除了以上几个原因,还有一个总是被吃瓜的人津津乐道的因素,那就是起亚合资公司成立近20年来,内斗消息多次传出。

公开数据显示,悦达起亚在去年之前仍被称为“东风悦达起亚”,2002年8月18日,东风汽车集团、江苏悦达投资有限公司和韩国起亚汽车共同成立。起亚汽车、东风汽车集团和悦达投资分别占50%、25%、25%。

据媒体报道,三方合资企业的语言、利益和股票比例结构都带来了摩擦。在讨论问题时,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统一的意见。自2017年以来,东风悦达起亚经常更换总经理,五年内更换了五名经销商和内部员工,进一步加剧了动荡和不安。

直到2021年11月,东风汽车集团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以2.97亿元的价格转让了东风悦达起亚25%的股份。去年1月,东风汽车集团正式退出,其股份由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接管,东风悦达起亚也更名为江苏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合资企业从三方持股到唱歌“二人转”,起亚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并没有变得简单明了,悦达起亚还在夹缝中生存。

3

电动反攻?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很难保证中国市场有一天不会抛弃起亚。然而,即使在中国的销量微不足道,起亚仍然知道中国市场是未来汽车的发展中心。它不能放弃,准备借钱“死磕”电动车再打一次。

“中国汽车市场日新月异,日新月异。确保中国市场的成功是起亚全球战略的核心要素。”今年3月,起亚全球首席执行官宋虎生在起亚中国新能源战略新闻发布会上重申了起亚扎根中国市场的决心,并发布了EV中长期战略蓝图。

蓝图显示,从2023年开始,起亚每年至少推出一款基于E-GMP平台开发的纯电动汽车;到2027年,共推出6款EV车型,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样化的纯电动出行体验;到2030年,EV车型年销量达到18万辆,占40%。

为了赶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起亚在随后的上海车展上出现了第一批布局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产品,包括“高能纯电轿跑”EV6、中型电动汽车EV5概念车、电动旗舰SUVEV9概念车三款全新电动汽车。

5月,悦达起亚被曝光整合业务人员结构,安排管理人员分批轮换,第一批轮换时间长达一年。虽然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悦达起亚在解释中表示,这是为了适应新的电气时代,加快电气品牌转型的正常调整。

6月28日,起亚汽车宣布中国首款纯电动汽车——起亚EV6正式开启盲订,全车进口交付,限1000辆。根据计划,起亚EV6将于本月正式上市。

<p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weight: 400; padding: 0px; width: 100%;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由此可见,起亚自下定决心转型以来,确实加快了步伐,只是有没有机会实现目标还不得而知。之前分析过《车圈能见度》,即将正式上市的领先纯电动车型EV6优势难以体现,很有可能会遇到尴尬局面。

这款车是基于起亚E-GMP平台建造的。最大的亮点是快速充电。在800V快速充电模式下,只需14分钟就可以将功率从30%充电到80%。然而,起亚与壳牌合作建设了第一个配备800V快速充电桩的品牌快速充电站,该站最近在南京登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大规模登陆。

此外,小鹏G9等国内新势力汽车公司也可以实现800V快速充电,从10%充电到80%最快只需15分钟。EV6早在2021年就在海外市场销售,其内饰难以与当今国内新势力相媲美。在这种情况下,起亚想使用电气化“卷赢”还是很难的。

不可否认,正如杨洪海所说,起亚口袋里有钱,今年一季度全球赚了21亿美元,贴得起中国市场。但是其他人“烧”死了,空出的位置会落在起亚头上吗?

作者|刘媛媛&张雪梅

来源|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原创文章,作者:车圈能见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221911552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