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为什么坚持在2024年执行原产地协议?

由于国家政策的可持续性,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今天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政策。相比之下,在英国,游戏规则每天都是一样的。当然,很难激发玩家进入游戏的动力。

英国的电动汽车工业来到了悬崖边。

此前,英国脱欧时与欧盟达成贸易协定。自2024年以来,英国出口到欧盟的电动汽车必须从欧盟或英国出口60%的电池和45%的部件(按总价值计算),否则将面临10%的关税。现在,这已经成为英国重振汽车帝国计划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就英国和欧盟目前的制造能力而言,很难满足汽车工业对动力电池原产地的要求。

为此,英国和欧盟本月就推迟原产地协议进行了谈判。英国贸易总监凯米·巴德诺克对欧盟施加了压力,希望欧盟在2027年开始执行动力电池原产地协议,为英国留出足够的时间重建电动汽车产业链。

脱欧后,英国电动车产业得了偏头痛

但欧盟似乎不想给英国留下这个时间窗口,布鲁塞尔驻伦敦最高外交官佩德罗·塞拉诺私下提到,很难避免即将到来的英国脱欧后的电动汽车行业危机,因为“欧盟希望保留它‘协议’继续推动欧盟电动汽车行业的投资”,而“如果英国受到影响,那就是英国的问题”。

欧盟对原产地协议的强硬态度无疑是对英国电动汽车行业的沉重打击。如果该协议真的在2024年实施,多达20万个工作岗位和价值110亿英镑的英国汽车出口很可能成为泡沫。

Stellantis集团在英国有两家工厂,已经“警告”了英国政府,除非英国与欧盟重新谈判脱欧贸易协定,否则该集团将关闭沃克斯豪尔汽车工厂,大量英国工人将被解雇和失业。

福特还敦促英国政府尽快与欧盟达成共识,将原产地协议推迟到2027年。”否则,由此产生的关税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对英国和欧盟国家拥有生产基地的汽车制造商也将受到沉重打击。”

目前,福特正在在英国哈利伍德工厂投资3.8亿英镑,计划将内燃机工厂转型为电动汽车零部件工厂,这也是福特在欧洲推进全面电气化战略的一部分。”一旦贸易规则收紧,关税将不可避免地拖累汽车公司的电气化步伐。那些在电气化转型中投资巨大的汽车公司也受到了最大的打击,因为内燃机汽车将继续免征关税。”

脱欧后,英国电动车产业得了偏头痛

福特、Stellantis等汽车公司除了要求重新谈判脱欧后的贸易协定外,还敦促英国政府吸引更多资金在英国生产动力电池,因为英国目前的动力电池行业太弱,汽车公司仍然希望动力电池工厂离自己越近越好。

事实上,英国在电动汽车和电池行业都落后于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尤其是电池生产能力不足。据英国一家电动汽车供应商估计,“英国每年只能生产5万台汽车电池,甚至不需要十分之一的电池。”但“由于电池的成本约为发动机的六倍,因此很难进口大量的电池。”

英国政府一直在努力促进当地电力电池产业的发展,但问题是,英国一直难以吸引与电动汽车产业相关的投资。

从外部环境来看,英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为了重塑汽车产业链,美国和欧盟正在加大对电动汽车产业的战略投资。未来十年,美国的工业战略可能会吸引美国约3.5人 万亿美元的总投资;与此同时,欧盟也在为其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刺激计划提供资金,其中一项价值为2 万亿欧元的协议是针对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

虽然英国也有电动汽车行业政策,但英国政府“每天都有一个想法”。每当新部长上任时,他们都会重新制定政策,提出新的增长计划,包括新的优先事项、激励措施和支持。我们应该知道,由于国家政策的可持续性,中国电动汽车行业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今天的规模。相比之下,在英国,游戏规则每天都是一样的,当然很难激发玩家进入游戏的动力。

脱欧后,英国电动车产业得了偏头痛

一位汽车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英国缺乏坚定的产业战略是非常致命的,“就像资本不会投资于一家没有计划的公司一样,哪个外国投资者会投资于一个没有计划的国家!”

由于政策和其他原因,英国面临着电动汽车行业危机,但事实上,不仅英国制造商希望原产地协议延期,欧盟汽车制造商“表示希望延期,因为他们自己的电池容量不会完全启动”。

在这种情况下,欧盟为什么坚持在2024年执行原产地协议?这是因为他们担心钱会被中国赚走。一位英国专家表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电池供应商,因此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都希望鼓励制造商通过收紧原产地规则,在当地投资建厂,以防止像中国这样的第三方“无意中成为主要受益者”。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公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031711026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